风口下的康养小镇有哪些发展路径?

风口下的康养小镇有哪些发展路径?


因为本次疫情,人们更加懂得健康游的必要性,疫情终究会过去,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会消失,有观点认为,大健康是未来趋势,疫情之后将迎来新热点,或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获得爆发式增长,康养小镇,正好踩上这个风口。
何为“康养”?“康”是方向,“养”是过程。“康养”不是简单换个地方居住,而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那么康养小镇有哪些发展路径,值得我们探索呢?
1、产业定位
健康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如集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多个产业为一体的康养度假目的地。目前,国内的海南、广西、云南、浙江等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养生胜地,一些特色康养小镇也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
康养小镇要将康养产业(生产)与生活、生态结合起来,以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为经营核心,以养老设施销售作为财务的平衡和补充,嫁接专业的医疗健康(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和配套业态运营方,建立长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及养老运营能力,打造核心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实现小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风口下的康养小镇有哪些发展路径?


2、资源导入
适宜创建发展康健小镇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健小镇。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文化等,打造以优势资源为主题引领特色的健康养生小镇。景区或景区周边有宗教文化基础,适合作宗教文化型康养小镇开发;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等健康养生,适合作长寿文化康养小镇开发;有温泉这一核心资源,适合作温泉型康养小镇开发。
3、特色植入
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相比,康养小镇作为结合康养产业与生活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判断一个区域是否适宜筹建发展康养产业的重要指标。除自然因素,历史人文、特色元素和市场需求特点等也是确定康养小镇类型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无明显资源优势的康养小镇筹建,特色导入是捷径,比如医养结合型的康养小镇,可依托交通辐射导入优质的综合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吸引特定服务受众。这种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康养小镇的发展需要文化植入,形成特色,不可千篇一律。


4、明确功能
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5、运营管理
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康养小镇一般采用多元化的运营模式,社区+医院+地产相结合的模式,将文化与养老相结合,以及将房屋出售、出租、试住体验和场地出租的综合运营模式带来多方面的盈利。长住、试住、旅游体验等多元化的产品线及定价体系为当地吸引不同需求的游客。

风口下的康养小镇有哪些发展路径?


一、健康产业首次被定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中国大健康产业正步入黄金期,健康服务业将翻四番,3 .8万亿增至16万亿,健康服务业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1、2017年4月,江西省发布《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江西省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力争突破1万亿元,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健康中国”建设样板区和健康养生最佳目的地。
2、2018年6月25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规划》明确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到203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15%。
3、海南省2019年1月11日发布《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规划》明确了海南将打造成为全国健康产业先行先试试验区、健康产业高质量融合集聚发展示范区、健康‘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全球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健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各地纷纷拉开康养产业大开发的序幕
1、各省的健康产业规划都把健康产业提到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高度,同时把通过产业融合建设示范区、示范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
《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在全省创建10家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个健康小镇,搭建20个大健康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0个大健康产业重点园区(基地) ,每年滚动实施100个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培育100家大健康产业骨干企业(机构)和100个大健康产业知名品牌。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指出,每年滚动实施100项医养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到2022年,建成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的医养健康特色小镇。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
《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海南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将实施“九大工程”。“九大工程”包括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工程;海口生物医药和转化医学基地建设工程;三亚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南药产业规范化、规模化提升工程;气候治疗与特殊治疗中心建设工程;以康养服务业为核心的康养特色健康小镇打造工程;国家运动健康示范区建设工程;夯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

2、产业融合本质是催生新经济、新业态,达到经济升级、提速的目标。
康养产业发展重在产业融合,产业融合不是简单的产业的加合,二是催生新业态、建立新体系。如“地产开发+康养+旅游”就是要整合土地、气候、生态环境及人文资源,让一个规划空间产生多产业的价值,同时产业间相互促进,达到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目标。

风口下的康养小镇有哪些发展路径?


三、康养产业大开发的机遇
1、整合康养新业态
新型医疗业态,如:质子重离子医疗、介入医疗等。
康复医疗,如:术后康复、慢病康复、精神康复等。
传统特色医疗,如:藏医药浴、瑶医蟒针等。
2、构建健康医学新体系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主要不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 健康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在健康保健、医疗的科学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和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等方式帮助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通过就医服务的安排,尽快地恢复健康。健康医学体系的构建是康养项目的核心生命力。
3、打造康养服务新平台
以健康医学体系为支撑,核心健康新业态为亮点,以“医、养、健、食、娱、居”为核心要素,聚集各类康养服务业,打造康养服务的平台,做康养产业服务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