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莊村“分紅”

柯莊村“分紅”

“請入股的村民到村委會領分紅。”3月25日,一則入股分紅的消息在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柯莊村迅速傳開。

入股分紅對於居住在大山深處的村民來說是頭一遭,大家感覺很稀罕。

看了信息,入股的村民急匆匆趕往村委會,沒入股的村民也緊隨而至,大家都想看看咋分紅。

“之前從電視上看到大公司給股東分紅,沒想到咱小山村也能潮一把。”今年57歲的楊作保來到村委會,坐在小凳上抬頭張望著,眼裡滿是好奇。

楊作保一家6口人,耕田種地幾十年,大兒子和二兒子成家後,老兩口和小兒子一起生活,日子過得艱難。

2016年,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楊作保貸款3萬元,購買2頭基礎母牛。天公作美,20畝青貯玉米連年豐收,牛飼料有了保證,楊作保養牛信心大增。第二年,楊作保還清貸款後,銀行看其守信,又增加貸款5萬元。拿到貸款,楊作保購買基礎母牛,擴大養殖規模。

天道酬勤,至2019年,楊作保依靠養牛收入6萬多元。“牛圈裡牛越來越多,修建房屋後,還有幾萬元存款。”楊作保掰著指頭算了算,開始琢磨讓錢“活”起來。

“錢生錢,富得快。”楊作保得知村裡建養殖園區,村民可以入股,不但年底有分紅,還有獎勵。他以每頭牛犢折價1萬元入股。“原本要等到今年年底才分紅,沒想到分紅來得這麼快。”楊作保說。

“楊作保入1股,每股按10%分紅,以獎代補,再獎勵2000元。”村支書妥軍拿著話筒喊著入股村民名字,楊作保等50名入股村民喜滋滋走上前領取現金。

“入股的村民不但有分紅,養殖企業還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幫助銷售牛隻、配送飼料。”妥軍在分紅現場鼓勵其他村民入股。

入股分紅,僅僅是柯莊村脫貧致富路上的一個縮影。

柯莊村位於大山深處,曾經是原州區貧困村之一,全村631戶2217人。2015年,全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5戶685人,佔全村人口的31%。

“當地村民雖有養牛傳統,卻以農戶散養為主,小打小鬧不成氣候。”妥軍說,村民致富願望強烈,卻沒有資金。

2016年,柯莊村鼓勵村民貸款養牛、養羊。村委會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幫助村民發展養殖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57歲的林生川通過養牛、養羊,年收入五六萬元,擺脫貧困。

經過4年不懈發展,2019年,柯莊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過萬元,如期脫貧退出。

村民脫貧致富夢想實現了,如何鞏固脫貧成果,讓產業持久富民?

原州區的定點幫扶單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資560萬元,在柯莊村援建養牛園區和養雞扶貧車間,採取“鐵路扶貧+企業+貧困戶+村集體”的運營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持續增收。

“扶貧車間和園區的企業,每年向村集體繳納租金13萬元,給已脫貧的1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分紅,幫助貧困戶拓寬銷售渠道。”村主任馬彥虎說,新的經營模式激發了村民發展養殖奔小康的內生動力。

走進柯莊村,寬闊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門口,磚瓦房鱗次櫛比。自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原州區在柯莊村修建2個安置點,將居住偏遠的村民集中安置,幫助村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以前我們走的是泥土路,用的是河道水,住的是危房,日子過得苦。現在好了,喝上了自來水,住在新房裡,別提多高興了。”柯莊村7組村民海樹生於2017年搬遷到安置點,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剡文鑫文/圖)

柯庄村“分红”

村民在養殖園區務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