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變股東,「分紅」全覆蓋

這些天,金寨縣桃嶺鄉8個村的村委會大樓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原來這些都是前來參加本村分紅的群眾,他們個個眉開眼笑,議論紛紛,“沒想到還能到村委會領取分紅錢,真是享了好政策的福啦!”桃嶺鄉金橋村民李守江笑得合不攏嘴,兩眼眯成一條線。

這是桃嶺鄉首次實現集體經濟分紅全覆蓋。近年來,桃嶺鄉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機制,讓農村集體沉睡資產得以盤活,變資產為資本。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形式,將每年集體經濟總收益的一部分作為風險金,一部分作為滾動發展資金、一部分作為績效獎勵資金,剩餘部分作為群眾分紅,讓群眾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各村的分紅大會,進一步明確了參加集體經營性組織成員的戶數及人數,進一步審核把關,將村民變股民。向村集體經營性成員明確該村通過光伏發電、土地流轉、集體庫灣養殖、林場每年間伐及其他“三變”資金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總計通過清產核資向村民公佈全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資金總金額,根據召開股東大會各股東的意願,在今年拿出多少資金作為股東集體經濟收益分紅金額,各村黨支部書記宣讀了《2017年集體經營性資產收益分配方案》,各村合作社社員代表上臺領取集體收益分紅。

“近年來,我鄉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組織,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謀劃和推進,從清產核資、成員界定到股份量化,探索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機制,盤活了部分農村集體沉睡資產,讓地方百姓共享改革紅利。”該鄉黨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今後該鄉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發展風向,將按照鄉政府的要求,立足各村實際:一是將把握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正確方向,以鄉村振興為抓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建立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機制,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二是進一步盤活集體資產,增加壯大農民收入。三是拓寬集體經濟改革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據悉,截至8月31日,桃嶺鄉737戶30129人參加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分紅,共發放分紅資金789846萬元,各村分紅資金不同,有村人均30元的、有村人均26元、有村人均20元不等,首次實現了農戶分紅全覆蓋。( 熊遠玲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謝菊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