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意源源不断的五个黄金建议

今天推荐的书籍是本老书 《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出版于 12 年前的 2006 年,过了 12 年再重读这本书的时候,关注点不太一样。记得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把关注点放到创意金字塔模型上了,这回再重读时,发现作者写了很多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当你学会如何生活、形成稳固的价值观,能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到智慧,才能做出更好的创意。

让创意源源不断的五个黄金建议

2019年全年共126本,本书是第5本书


有幸听过赖声川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受益非浅。要是你经常进行各种创意工作,推荐把这本书读上几遍,会对你有帮助。


口诀:“做”


创意构想形成之后,最困难的就是第一步。


美国诗人洛厄尔说过:


创作中,最困难的就是开始:要做出一根草和要做出一整棵橡树一样困难。

只有一个方法来解决第一步无法下手的问题——“做”。不敢下手意味着害怕做错。但不做,永远也无法做对。先下手,就算错,也才能发现错,才能改变方向,找对路径。亚里士多德说:


有些事情,在做之前必须学会做,这些事必须靠“做”才能学。


要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勇气,需要踏上跳板,跳进游泳池,而里面是不是水都不确定!只有不顾一切,进去再说,边游边学会怎么游。


个人仪式


我们需要养成健康的工作习惯。这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因为创意是这么艰难的工作,大部分的创意人非常在乎自己的工作环境。


让创意源源不断的五个黄金建议

赖声川自己在书中提过,当他在排练室排戏的时候,要求工具都有一定的摆设方法:要求摆一个谱架在他面前,与演员之间角度也是固定的。熟悉他的演员现场排戏要带零食,这种方式都是为了让他的工作更顺利,思路更流畅。


在家里编剧的时候更麻烦,需要一切都是“对”的,饮料也要对,音乐也要对、灯光也要对、写笔记的笔记本也要对,笔也要对、电脑键盘也要对,连鼠标、鼠标垫及屏幕保护程序都要对!这样,气氛才对,心情才对,创意才会流畅。


更多成功的创意人都有固定的工作习惯。


赖声川还在书中提到他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创作时听音乐。听的音乐大部分局限在几个小范围之内:爵士乐、巴赫或莫扎特。


工作的时候会把莫扎特作为背景音乐。进行创意时会听巴赫。创作作品时,就会换成爵士乐。


从事创意工作需要一种节奏。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快速进入这种“特殊时刻”吗?要知道自己如何持续保持这种工作节奏?


如何寻找创意

禅 定

让创意源源不断的五个黄金建议

创作需要心静。


如何让心静下来?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学习禅定。


每个人应当找到自己的让心静下来的方式,寻找自己最舒服的禅定方法。


心不会一夜之间改变,但慢慢训练,我们的心确实能改变,变得更宁静。


闭 关

> 艺术家必须主动创造大部分人所避免的状态——独处。


> ——作家鲍德温(James Baldwin)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步调变得快速、疯狂。创意人必须周期性地离开都市,找安静的地方闭关,找回安静的心,就像是电脑硬盘重组一样,不能同时进行其他的程序。


通过限制,闭关的人开始看到最重要的事物。闭关的人同时开始看到关于创意,关于人生中简单问题背后的复杂答案,也能体会到复杂问题背后的简单答案。


创意的习惯,必须建立在寂静中。


依据自己的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闭关场所。最好是接近大自然的幽静处所,近山或傍水。大自然有一种稳定的力量,也充满源源不断的创意能量。


最好找一个能随时出来散步的地方,让自己沉浸在大自然之中。


遇到瓶颈怎么办?


需要冷静的分析问题具体出在哪?


比如问题出在创意金字塔的“方法”,努力去做可以突破瓶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边做边学如何做,付出努力的创作会日渐明朗。


要是创意不可行,就需要当机立断,直接放弃当前的创意。


有时要放松一 下,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意。利用“如何看”的方法来归零,重新检查这个作品的原始意图、原始动机。有时候这么做,才会发现自己的原始动机非常不清楚。不清楚的意图,如何转化成清楚的形体?


在过程中当然会出现瓶颈。要想发现这一切,就必须回归到自己最原始的创意源头。


遇到瓶颈是正常的,静下心来,找问题的上游,而不是下游,就能找出问题的所在。了解问题,就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找上游的意思就是通过安静的心来回溯自己创作的动机。如果能重新联结到动机,就能看到创作的瓶颈所在。不要忘了:“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知道目标之后,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迷路的点在哪里。


大部分创意瓶颈都位于创意过程的上游。尽量在上游找问题,上游的问题解决了,下游自然会流畅。


积 淀


对创意人来说,闲晃其实是一种效率;不论大小,任何创意人都无法跳过这个阶段,就像一个母亲无法跳过怀孕的过程一样。


——历史学家巴曾(Jacques Barzun)


平时,当我们没有从事特定创作的时候,如何保持随时吸收经验,为下一部作品做积淀?


让创意源源不断的五个黄金建议

闲晃,目的是为了积淀。像诗人豪斯曼下午散步然后得到一首诗的完整灵感,这也算是一种闲晃。


小说家斯蒂芬·金说过:


“如果你没时间读书,你也没有时间、没有工具来写作。我们必须腾出时间读书,安静地吸取知识和书本中的经验。”


禅定、闭关、独处、积淀,同时努力工作,让自己随时保持在“创意模式”上,不管瓶颈或障碍,创意还是可以源源不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