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預言!他在8年前的預測,今天正在上演……

神預言!他在8年前的預測,今天正在上演……

疫情全球蔓延,歐洲國家正在採取中國曾經的措施,全世界都在停頓。本來擔心上半年工作不保,現在更需要擔心下半年經濟危機。

在風險社會里,全球化趨勢導致了風險分配的全球化,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就算是豪門富戶,也難逃風險的侵害。正如海明威所說:“人類是一個整體,所有人的不幸都是你的不幸。”

人類今天的困境,喬根·蘭德斯早在2013年出版的《2052:未來十四年的中國與世界》中一一進行了預測。這場人類與病毒廝殺的戰爭及其帶來的影響中,上演著蘭德斯最不願意看到的“未來”。

神预言!他在8年前的预测,今天正在上演……

點擊封面即可閱讀

《2052:未來四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挪威]喬根·蘭德斯 著

秦雪徵 / 譚靜 / 葉碩 譯

譯林出版社

喬根·蘭德斯是世界頂尖環境戰略研究學者,也是羅馬俱樂部元老級成員。他參與創作的《增長的極限》一書已在全球暢銷近五十年,被奉為環保運動的聖經。而《2052》則是集結了羅馬俱樂部頂尖科學家、經濟學家與未來學研究者,就經濟能源、氣候環境、食品、城市化、養老金等問題,對未來四十年所做的趨勢預測。

神预言!他在8年前的预测,今天正在上演……

《2052》從出版到現在近八年時間裡,蘭德斯的一些預言正在或者已經轉化成現實。比如,他在書中預測,英格蘭將會完全脫離英國,人類將逐漸退守城市,娛樂則會越發虛擬化,出生率會越來越低,可能會有某種可以解決氣候問題的大瘟疫……

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更關心的是:應該住哪裡?靠什麼謀生?應該教給我們的孩子什麼?在什麼地方投資?我們如何為未來做好準備?

在這本書中,蘭德斯將我們導向一條通往未來的現實之路,討論了我們可以為自己以及子孫們的更美好的未來做些什麼。

1

對未來的七個預測

1、我未來會變窮嗎?

如果我們願意犧牲一些精確性的話,我就可以給出這樣的答案:只要你不是美國人,到2052年,你就會比現在更富裕。但是,如果你沒有生活在中國或者BRISE地區(包括巴西、印度、南非以及其他10個大型新興經濟體),那麼經濟水平的增長是非常有限的。我還要補充一點,除非你在未來四十年間,做了非常愚蠢或者非常前衛的事情,否則你的收入水平將和鄰居、同齡人一樣。但是如果你現在極為富有,那麼在在分配過程中,你的社會地位將會下降。

最後,我還要冒昧地給你一點建議: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不應該問“會變窮嗎”,而是應該問“我會比現在更滿足於自己的生活嗎”。因為,生活滿意度比生活條件的高低更重要。

2、未來工作會越來越難找嗎?

未來的工作數量和過去一樣多。認為未來和上一代相比,失業率會升高或降低是沒有道理的。

鑑於就業對社會和平與秩序的重要性,鑑於精英團體對社會重新洗牌確實抱有恐懼,社會將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確保就業。我敢這麼說,是因為這一問題在理論上是可以解決的。如果失業率問題沒有在短期內得到解決,那是因為社會沒有同意使用必要的手段,儘管執政的精英們手頭就有現成的方法。因為這些方法將會從富人手中拿走一部分,給予窮人。

3、生一個孩子,還是更多?

早在2052年之前,全球人口數量就會到達峰值,原因就是不斷下降的生育率。

全球人口的減少不會源於飢餓、汙染或蟲害,而是數十億城市家庭選擇生育孩子數量減少的結果。家庭選擇孩子數量的能力不斷增強——因為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醫療服務日趨完善,避孕技術不斷進步。大多數家庭也會發現,多生一個孩子就多一份負擔。在擁擠的大城市中,多一個孩子就要多一個孩子需要上學,而不是多一份農田獲得收入。

一些鼓勵生育的政府會試圖阻止本國生育率降低。如果政府有能力負擔成本,就會提供廉價的學前教育,使父母在正式經濟中繼續工作。但這不會是普遍的做法,因為大多數政府無法得到足夠的稅收以補貼父母。

神预言!他在8年前的预测,今天正在上演……

4、年輕人會比上一代活得更好嗎?

老一代總是認為,我們正在給下一代留下更好的世界。我們做出犧牲,工作越發努力。我們常常為下一代的教育節衣縮食,在他們長大成人前為他們提供吃住。我們長年累月、毫不思索地這麼做,以至於沒有發現,自己再也不能為孩子提供什麼幫助了。他們中的許多人的生活起點並不美好。

如今的年輕人,尤其是富裕世界的年輕人,正在面臨全新的境況。他們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巨大的國家債務負擔:他們必須奮力競爭,才能進入被長期高失業率困擾的就業市場;他們無力承擔父母輩的住房水平;他們還必須為父母的養老金買單。代際和諧的時代將要終結。

5、互聯網會加快經濟增長嗎?

每個人都只需要輕點手指,就可以獲取人類創造的所有知識。但是,現在人類的努力所遭遇到的瓶頸無關知識。困難在於缺乏共識。這個問題在民主社會中尤其突出。獲得更多信息的能力並不能夠促進人們達成共識,還可能招致同樣多的異議。

即便網絡已經能夠以簡便的方式聚集一群持有相同意見的人,情況仍是如此。因此,我們可以預測,未來社會將有許多頑固的集團,每個集團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訴求。每一件事都會有人支持或者反對,這對生產力增長的影響顯而易見:增長的腳步會因此放緩,因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達成共識。

6、政府的作用會更大嗎?

越來越多的政府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是並非全世界都是如此。未來幾十年裡,世界將面臨新的問題,其中一些問題無法簡單地通過市場來解決。

因此,在一些國家中,我們會看到人們更歡迎強大的政府。這個強大的政府可以避免民主政體中的搖擺不定提出清晰有效的政策。這種情況出現的速度有多快?我認為,我們已經接近這個轉折點了。在未來二十年間,我們會看到更多政府進行干預的例子。政府將做出必需的決定,而不是等待市場來承擔領導作用。

7、中國將扮演什麼角色?

到2052年,中國的人口將是美國的4.5倍,經濟總量是美國的近3.5倍,人均生產與消費量則比美國高出70%還多。中國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驅動力。

“利用更少的資源,實現更多的成果”,將是中國增長的秘訣。中國的目的,就是其過去兩千年來一直持有的目標——將中國打造成自給自足的王國,免受外夷的侵擾。只要通過人力、物力的有效調配,就可以實現效率的增長。中美兩國的政體差異很大,並且這種差異將一直持續下去,但中國的目的是自給自足,中美兩國之間不會發生戰爭。

2

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

在書的結尾,《2052》給出了關於未來生活的二十條實用建議。它們回答了作為個人,你可能會想要做什麼,並藉此確保能夠在未來生活得更好,因為在未來的世界裡,社會會做出許多愚蠢的選擇。

蘭德斯建議:

1. 關注滿意度而不是收入

2. 不要喜歡某些最終會消失的東西

3. 投資奇妙的電子娛樂設備,並學著喜歡上它們

4. 不要教你的孩子去熱愛野生生活

5. 如果你喜歡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現在就去欣賞

6. 在世界奇觀被人群毀壞之前,去參觀一下吧

7. 生活在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小的地方

8. 搬到一個有決策力的國家

9. 瞭解會威脅生活質量的不可持續因素

10. 選擇能源效率或可再生能源工作

11. 鼓勵你的孩子學習普通話

12. 不再相信“所有的增長都是好事”

13. 記住,那些基於化石燃料的資產在某一天將會失去價值

14. 投資那些對社會動盪不敏感的事物

15. 做分外之事——以避免在未來受到良心上的譴責

16. 在當前的不可持續做法中,尋找潛在的商業機會

17. 生意上,不要混淆了銷量增長與利潤增長

18. 政治上:若你想再次當選,應該只支持能帶來短期利益的行動

19. 記住,實體限制因素將主導未來發展

20. 同意人人都能公平地獲得有限資源,比言論自由更重要

看了蘭德斯對未來的語言以及切實可行的建議,你們對於未來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呢?

當然,今天所涉及的部分主要是蘭德斯對個人層面的預測與建議,《2052》中還有一些更宏觀的地區與國家的預測,以及蘭德斯對氣候環境變化的深深的擔憂,這些宏觀形勢的變化也將顯示出風險的迴旋鏢效應影響到我們具體每一個人。

最後,蘭德斯的話送給大家:

不要讓未來可能發生災難的消息摧毀了你的精神意志。不要讓一個頗為黯淡的未來扼殺了你的希望。希望那些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吧!為那些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努力工作吧!

咱們得記住,即便我們並沒有成功地將世界變得更美好,未來仍然存在。

與即將到來的災難共存,並仍然抱有希望。

本文摘編自喬根·蘭德斯

《2052:未來四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把握大勢,贏在未來

神预言!他在8年前的预测,今天正在上演……

《2052:未來四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挪威]喬根·蘭德斯 著

秦雪徵 / 譚靜 / 葉碩 譯

譯林出版社

風險社會中,該如何應對

神预言!他在8年前的预测,今天正在上演……

《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

[德國] 烏爾裡希·貝克 著

張文傑 / 何博聞 譯

譯林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