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株高15-25 cm,属于小型盆栽,方便移动;花朵硕大,密布茸毛,丝绒般质感;花色鲜艳丰富,有粉红、红、紫蓝、白等色。更重要的是它耐半阴,适合摆放在室内任何有散射光的地方,不必担心植株因光照不足而花开不旺。

大岩桐花期很长,可以从初春一直开到秋天,所以许多花友都很喜欢养上几盆。大岩桐繁殖方式有多种,而且操作也基本上没什么难度。现在正是温度适宜的春季,几种繁殖育苗方式都适合在此时进行,有心的花友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段通过不同方式来亲手育出自己的大岩桐小苗哦。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一、不同的繁殖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

1、播种繁殖:适合经验老道,追求新品的你

播种繁殖一般在仲春季节,也就是天气温度能达到20℃以上时进行,南方某些地区可以在2-3月的早春季节进行,而纬度偏高一些的北方地区最好等到4月,气温稳定了之后再行播种。

播种前,最好把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能促使其提早发芽。同时准备泥炭土或是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粉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另外其他土壤如松针土、椰糠等物当然也可以作为育苗基质,总原则就是一个:疏松透气。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播种前,先用喷壶把基质彻底喷湿,或直接采用浸盆法让基质全部湿润,不直接用浇水的方法是怕这类疏松质基质不太容易留住水,往往表层及中间的基质已经湿润,但是边缘的基质却还没彻底浸润。待基质润湿后,再把种子均匀撒到基质上,向盆面上方喷水,使水雾落在基质上,大岩桐种子比较细小,避免直接喷水过猛将种子冲跑。最后在盆面盖上玻璃片或蒙上塑料布,放置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大约经过一周左右,就可以出苗了。

出苗后逐步撤去玻璃片和塑料布让其接受光照,并保持盆土湿润。待幼苗长出2片左右真叶时,最好进行一次疏苗,将劣势或畸形的小苗除去。当幼苗长出有5片左右叶的时候后,就可以开始定植了。若包括水肥光照等各项管理得当,大岩桐生长迅速的话,发芽后5-6个月后即可开花。

播种方式培育大岩桐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只要育苗基质选用合适还是能发芽一大片的,且还有一定几率栽出异化品种,有想法的花友可以试一试。当然了,种子繁殖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大岩桐的种子很难取得,多数得需要人工授粉才可以获得。而且种子十分细小,出芽能力相对较低。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2、扦插繁殖:适合心血来潮,想什么时候扦插就什么时候扦插的你

之所以说大岩桐方便各时期扦插,是因为大岩桐有芽插、茎插和叶插三种扦插方式,选择不同的插穗,对应的扦插时间也略有区别。

芽插,顾名思义是利用当年在块根上萌发的新芽作为插穗进行扦插,这样的芽子萌发时间不定,室内有保温条件养护时,说不定一年四季都会有发出。

待块根萌发的新芽长到5厘米左右的时候,将多余的新芽从基部掰下,插入与播种时相似的基质中。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耐心养护,温度在20℃以上时,可在两周内有新根发出。当有新叶长出后,意味着插穗已经完全成活,就可以择时带一部分原基质入正式盆定植了。

茎插主要选择从老茎上修剪下来的部分嫩茎来作为插穗来育苗。一般多选在清明过后,挑选些健壮的嫩茎,用消过毒的锋利刀片将伤口修整为平整的马蹄形,在空气中晾干后插入湿润基质。温度同样保持在20℃左右,放在阴凉通风处,大约10天左右就可以生根。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而叶插方式顾名思义是剪取留有1厘米叶柄的健壮叶片,伤口消毒处理后插入蛭石、椰糠、水苔等疏松透气的基质中,插入深度不要太深,大约插入深度在1/3即可。注意遮光保湿,并同样保持温度在22℃左右,10天左右,插穗就可以生根,成苗后移栽到小盆中。

这属于整叶扦插,还有一种裂叶扦插法,即将叶片按叶脉分裂成几片,稍微晾晒伤口后平铺于基质表面,温湿度及光照管理同整叶扦插时一样,20天左右即可在裂叶部位形成愈伤层,并生出新根和新叶。裂叶法扦插时虽然生根时间会迟一些,但是却胜在一片叶子可以繁殖多株。

总体来说,无论是茎插还是叶插,插穗来源都比较广泛,操作也相对简单,而且扦插时间很随意,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操作。缺点就是基质选不好的话,生根难,死亡率高。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3、分根繁殖:适合胆大心细,又不想费心养苗的你

大岩桐其实有点像仙客来,在地下有个类似于土豆的块根,内部富含水份和营养,上部表层分布有许多的潜伏芽点。这些芽点在条件适宜的话,都有机会萌出新芽来,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进行分根繁殖。

分根方式一般在春季进行,即大岩桐刚刚从冬季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中复苏。通过保温保湿以及充足光照,让芽点尽快萌发。当新芽长到1厘米左右的时候,起出块根,注意不要伤及嫩芽,依照芽点分布情况,用锋利刀片将块根分离开来,保证块根上的每一部分都至少有一个芽。最后将分离后的块根创面处蘸涂些草木灰或硫粉消毒以防止腐烂化水后重新定植。

分根繁殖由于新芽下面自带的一部分块根里面还储存有一些营养,所以定植初期,新芽可以依靠这些营养长的特别快,开花时间也要比前面两种方式早的多,这也是采用分根方式的显著优点。但缺点嘛,同样显然易见——分根时造成的创面比较大,消毒效果不好的话,会连根带芽全部死亡。

当然,可能还有一些朋友通过组培方式,组培方式虽有能大量繁殖脱毒的优质种苗等优点,但是操作难度和环境要求可要严苛的多。光家庭环境这一关就过不了,所以青璃就不再多说了。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二、繁殖中的各种细节需要注意

大岩桐在繁殖时除了要保证剪刀、刀片等工具以及基质的消毒到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在等待生根期间的保温保湿了。温度是保证能快速生根的基础,而适宜湿度则是保证能不能生出新根的基础,只有在湿润而不积水的情况下,这些块根和插穗才能有机会生出新根来。由于大岩桐叶片表面有一层绒毛,沾水后不易滚落,所以特别容易渍坏叶片,而基质干燥后又不得不进行补水,这时可以采用浸盆法或压盖透明玻璃片或覆膜来保温保湿。

三、定植过后还要悉心养护

大岩桐新苗的根系不甚发达,且耐肥性又不是很好,所以在上盆前的准备的植土,一定要配好一些。大岩桐上好的植土有松针土、腐叶土、山泥以及草炭土等这类疏松度较好的肥性土。若用田园土时,应视其黏性混掺一些比例的河砂或蛭石来改善其排水性。同时最好能在盆底预铺一层有机肥。在后期管理中,尽量少施或不施化学肥料,让大岩桐幼苗尽量吸收肥力较为温和和持久的有机肥,来减少肥害的可能性。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养过大岩桐的花友们可能知道,大岩桐不怎么喜阳,平时接受一点散射光就可以生长的很好,过强光照反而有可能会使其叶片发黄,生长受到抑制等。而大岩桐幼苗更是不耐阳,平时可以放在离窗户稍远照不到太阳的一些地方,或最多让其只接受早上的一段光照即可。

前段中说过,在扦插期间,大岩桐叶片不要沾水,其实这一点也同样对于定植后的幼苗和以后能开花的成株来说也同样适用。大岩桐一般就采用避株直浇方式补水,最好别用喷壶,那样很容易让全株的叶片沾水。若浇水时不小心沾上水珠的话,可以将花盆放在通风的地方快速吹干,或者直接用纸巾吸干。

好了,关于大岩桐的繁殖及幼苗期管理就介绍到这里。其实对于青璃来说,结果固然重要,青璃更享受的是一种过程,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钓胜于鱼”的心态吧。当然,青璃也还是希望这些介绍能对花友们有所帮助,能够育苗多多,花开多多,也是青璃最喜欢看到的哦。

春季繁殖“大岩桐”,注意“3方面”,轻松操作成活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