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华商报讯(记者魏光敬通讯员陈涛)温暖明媚的治愈系手绘、惟妙惟肖的人物画像、俊秀飘逸的书法作品……它们并非出自专业的书画名家之手,而是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生笔下的作品。

2018年,为拥护和支持军队改革,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医生刘思颖与爱人刘世宇一起递交了军转文申请,脱下心爱的军装,成为人民空军一名光荣的文职人员。两年后,由于专业限制不能上前线战疫的她,用绘画作品表达对前线战友的敬意。

这幅作品刘思颖花费近40个小时创作而成。画面中有医生、护士、军人、文职人员等,他们义无反顾,向着武汉的方向转身逆行,英勇无畏。刘思颖说,她想体现的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穿上防护服转身的那一刻,角色即化身为战士。画面以黄鹤楼、大雁塔及口腔医院文化墙、樱花等武汉和西安的标志性元素为背景,体现出秦地与楚地共战疫魔,军队与地方鱼水情深。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85岁耄耋之年的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泰斗、一级教授刘宝林,退休之后寄情于书画,钟情于古诗词书画创作。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空军军医大学医护全力奋战在一线的决战时刻,精神矍铄的刘教授拿起手中的画笔,怀着对前线队员的深情厚意,创作了两副书画作品,为前线战“疫”加油助力,向空医大逆行者致敬。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这两幅书画作品的题材分别是:1958年毛主席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之后,提笔写下的七言律诗《送瘟神》,以及钟南山院士抵御“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的医者仁心和家国情怀。刘教授同时寄语前方队员:你们在前方奋不顾身,出色工作,是空医大的骄傲,期盼你们平安归来!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刘宝林教授1962年毕业于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学系,一级教授、博士导师,我国著名的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学专家,中国现代口腔种植学创始人之一。1987年,他与同事前往瑞典,向现代口腔种植牙之父Branemark教授学习取经,并将国外先进的种植牙技术带回中国。二十年间,他专注牙种植体及颌面战创伤救治研究,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口腔医学事业从弱到强的发展,是一部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活历史。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如今,30年过去了,中国口腔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与理论研究也愈发成熟,刘宝林教授功不可没。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军旅书法家、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张进副主任,是地地道道的湖北黄石人。张进当兵离开家乡30多年,一直对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他常说,湖北是我的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家乡人民。疫情爆发后,张进先后三次向院党委请战出征。他在请战书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作为一名25年党龄的老党员,家乡发生疫情,我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热泪盈眶……我义无反顾申请奔赴一线,用自己的才智为家乡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报答党与军队的教育与培养,接受家乡父老的考验。由于专业限制无法在一线,他全心创作出三幅书法作品,表达对家乡人民的思念,对前线战友的祝福。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地方医疗队陆续撤回,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仍然坚守在战疫一线。虽然不能与战友同披战袍,但他们的心始终和战友们在一起。前后一体,同心战疫,不获全胜,誓不凯旋!

同心战疫,抗疫英雄成画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