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培養了三個月的95後程序員罵兩句就離職,這是老闆素質低還是年輕人太脆弱?

槓否


我養你們這些員工,不爽時提著鞋子罵你們,關鍵我名利雙收之時悠閒悠哉之時你們還得繼續跟我拼命幹,在公司你敢頂我嗎?你不在公司你可扔鞋我,其實不搭界,你在虛擬世界,不爽我可面對面提鞋罵你們!你唯一選擇少出聲,多幹活,別想著你在有工會上班怎樣怎樣!


O態總裁


職場中,有這樣一句話:90後不能罵,70後儘管罵,80後盡情羞辱!

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也許心裡會笑。當然,這些都是網友的調侃。但是也道出了職場中的事實:

在現在的職場,70後經濟壓力不大,抗壓力強;80後壓力最大,要供房貸;90後最沒壓力,活得瀟灑。

所以,你罵70後,他們會理解;罵80後,他們會忍耐;但是罵90後,他們就會走人,因為毫無牽掛。

因此,對待不同年代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

曾經屬下有一個96年的,有一天,他犯了錯,我眼裡批評了他之後,結果第二天,他就提出了離職。問他為什麼,他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覺得我不尊重他;第二,覺得在哪裡工作都一樣,最重要是要開心。

所以,很多90後工作,追求的是三樣東西:第一,尊重。因為他們的自尊心很強;第二,自由。希望沒有約束,希望能夠自主決定;第三,成就感。希望工作有挑戰性。

現在人的生活環境改變了,因此追求的東西也改變了。90後,00後不再受傳統就業觀念的約束,不再認為領導大於一切,不再認為一輩子就幹一份工作,不再認為要委曲求全。

如何管理好90後員工?

所以,要管理好90後員工,你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以溝通為主

出了問題,以溝通解決問題為主。通過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所在,而不是一開始就全盤否定他們。可以採用“三明治”批評法則,先表揚,再批評,再表揚,這樣他們會更容易接受。

2、以發揮他們的優勢為主

任何一個人都有優點,管理者必須要發現90後的優勢,用他們所長,發揮他們的優勢,讓他們在工作中能夠找到成就感,這樣,他們幹活就會有幹勁!

3、多讓他們參與決策

如果你是領導,記住不要什麼事都自己決定,然後再給他們佈置任務。你可以在任務確定之前,就讓他們參與進來,瞭解任務的來龍去脈,讓他們參與全過程,這樣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也會提高。他們的責任心也會提高!因為都是他們自己的決策,他們做錯了,他們就會承擔責任!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現在很多人再來鼓吹一個感恩教育,什麼這感恩那感恩的!我替老闆工作,老闆發給我工資,這本就算了一個等價的交換,我憑什麼要去感恩!

回到問題上來:

1.別人只是替你工作了3個月而已,為啥要說培養了3個月,我很煩這種說法,我在我的崗位上做著我該做的事,通常都是自生自滅的,有沒有發展,很多都是憑藉自身能力的,請問你的培養在哪裡?當然了,有的公司真的會培養人!可惜很少!

2.你為何事罵他?怎麼罵他的?員工錯了,你罵他兩句他不會說什麼的,但很多時候,有些罵捱得很難讓人服氣啊!俗話說,要以德服人,你以為你是領導就能不分青紅皂白的罵!

3.不得不承認,現代的人受不得委屈,那麼請問你,如果員工懟你兩句,你能忍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員工對公司沒有忠誠度,公司是不是得檢討一下自己,為什麼?員工對企業的依賴無非幾個原因:工資待遇,員工福利,發展空間,能否助其成長,工作氛圍,請問你們公司哪一點比別的公司優秀了,既然都是半斤八兩,憑什麼對你們公司忠誠?

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領導就是權威的年代了,作為領導,還是多替員工想想,自然員工就不會那麼容易離職了~


狼哥看新聞


你罵他,他沒有回罵,算是有素質的人了;他沒動手打你,算是冷靜的人了;他沒在背後算計你,應該是個品德還不錯的人。

一個有素質、冷靜、品德不錯的人,覺得跟你這個隨便罵人的人玩不到一起,自動走人了,個人覺得這不是脆弱,而是聰明,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尊嚴以及人身安全,也知道自己的時間寶貴,沒必要置閒氣。

至於老闆是不是素質低,你說呢?

.

記得原來經歷過一個空降兵,行政幹部出身,不僅業務一竅不通,還特別愛擺官架子,不管走到哪、不管幹什麼,都要把他“領導”的架勢擺出來。

他經常口出驚人之語,比如他曾經公開說:“領導批評就批評了,聽著就是。居然要頂兩句,解釋一通。”

當時就跪了。

他把自己放在皇帝的位置上,員工則是他的家奴,隨他處置、收拾,至於辱罵,在他覺得很正常。

.

他這個酋長性格,到哪都待不下去,沒多長時間就被人挖坑埋了進去。他有可能是太單純了(認識太淺),到哪都被人搞得灰頭土臉。

他不是愛批評人嘛,愛罵人嘛,人家給他錄了好多音,傳到微信群裡,送到紀委......

總之,難看極了。

.

90後不缺錢,95後更不缺,他們不用放棄人格求那幾個錢

60後、70後的人,當時社會上大家都沒錢,好多人家境都不好,家裡指望著有工作的人拿錢回去吃飯、穿衣、養孩子。

“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生活困難,掙錢不易,尊嚴就只能放到次要、甚至根本想不起來的地位。

經過幾十年來的財富積累,大家生活條件普遍好了起來。

90後、95後們,一生下來就有好多房產和現金等著他們;縱然家裡沒太多財產,父母也不捨得委屈他們。至於上班以後,家裡也不指望他們拿錢養家,只求父母不倒貼。

既然生存不需要自己放棄尊嚴,那他當然希望得到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他,他選擇走人,而不是選擇回罵甚或打你,已經算是很有素質、很冷靜了。

如果你說這種表現是“脆弱”,那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改變,作為“領導”,也應該洗洗腦子

如前面所述那位“空降兵”。他那腦子還停留在飢餓時代、人沒力氣(不敢)反抗,覺得自己只要當了領導,就等於掌控了別人的命運,成了別人的“父母”,也就可以隨意地侮辱別人。

現在的社會經濟何待活躍,高等教育又是何等普遍,別人不用、也沒必要去接受一個不尊重他的人的領導。

與其說95後“脆弱”,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吧。


也許雜談


1時代不同思想也不同,工作沒有什麼恩情可講,只有利益往來,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其中的彎彎道道,沒有對與錯只有合適不合適。不要總是站在道德高點去評判他人的對與錯。

2人有七情六慾,試問一下3個月培訓期,員工拿的工資高嗎,公司何曾理解過員工跟朋友親人借錢度日的感受,又何曾知道3個月培訓期的工作量和壓力呢。錯的是新來的,背鍋的是新來的。沒點能力能呆3個月,早就幾天給辭退了。當公司傻嗎。

3總有一些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站在道德至高點的人,總是做一些讓人討厭的事。

4我承認是有一些人,受不了指責,但是我很確定這種人一般在公司很少能熬過試用期的。畢竟公司不是做慈善的。

5一個人的抗壓能力跟他的收人成正比的。沒人跟錢過不去。看淡身外之物的人極少。


開始寫手之路


第一次聽說上了三個月班叫“培養”,估計三個月應該是壓榨吧。

從你的語氣看,你壓根沒就沒把員工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你一直認為你高人一等。 人家上班是用勞動換工資,誰都不欠誰。

時代發展,員工人權意識越來越高,你只是不適應這種變化而已,早點退休吧。


艾生活001


個人覺得:科技在發展,社會文明在進步。現在的職場也在進步,而如何處理職場中的問題和管理思維卻進步不大!

無論是員工、管理者還是老闆,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你所面對的環境不會遷就任何人,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現在這個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無數機會的社會,只要有手有腳到哪裡都會有一口飯吃。只要有一身技能到哪裡都會有用武之地!

以九五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的想法

社會分工越來越多,為年輕人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鐵飯碗思維已經被打破,這個廟念不能唸經,可以去下一個廟。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樣化,提供的就業崗位也越來越多。而且時間也越來越自由。年輕人的選擇自然就會越來越多。

而以前,大多都是國家單位和國企,都是鐵飯碗思維,加上崗位不是很多,選擇的餘地就會很小,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只能小心翼翼工作,認真工作,即使捱罵也要工作,因為要養家餬口,要賺錢養家。除了靠上班賺錢外,其它賺錢的方式和方法幾乎是沒有的。

而現在不同,即使不上班,也可以通過兼職和自我創業來實現財富自由,現在是個信息化時代,誰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的發展資料,誰就可能領先比人,而攫取人生第一桶金。

因此,在現在年輕人的眼裡,工作已經不重要了,對他們來說,好玩,有挑戰性的事情才能激發起他們的信心,不會為五斗米折腰,更會為了工作捱罵。對他們來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的是機會和工作,此處幹不了,那就去下一家!

換工作對年輕人來說是家常便飯,沒有什麼可惜的,只有自己不斷的體驗!

兩代人的認知和生活觀念不一樣

  • 職場中的中年人

大多都是經歷了父輩的辛苦生活,親眼見證了父輩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從小就在父輩吃苦耐勞的精神薰陶下長的,而這一代能吃苦、能忍、能吞下委屈,都是為了生活,自然對上司或者老闆的罵不會放在心上!

當然至於網上說的,要罵就罵職場的中年人,我覺得這個是說是不對的。大多數職場中年人,已經跟著老闆或者自己創業成功了,已經是這個社會、或者自己所從事的行業裡的頂樑柱或者已經成為領軍人物了,捱罵的機會和概率幾乎為零。老闆也不可能去罵這些一起打江山的人了,他們出錯的概率幾乎為零。他們也深知職場之道,更不會讓老闆無緣無故來罵自己!

  • 職場中的年輕人

大多都出生在優越的家庭,有爺爺奶奶寵著,爸爸媽媽護著。不缺吃穿,也不缺愛!對職場和社會有著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為人嫉惡如仇,仗義、正直!看不慣被人欺負,更別想欺負他們。

他們不會為了工作忍氣吞聲,會仗義執言,會快人快語,反正在他們眼裡是沒有領導、老闆之分的。都是為了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工作中,你可以指導和他們討論,但不能批評和罵他們,自尊心太強,不允許別人對自己的事情進行指手畫腳。

他們對生活的觀念,自己開心就好!

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和老闆管理思維要與時俱進

我們的社會在發展,社會文明在進步,那麼我們的管理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作為管理者和老闆,不應該在抱著以前、高高在上、嚴厲批評的管理方式和思維去管理自己的員工。

應該學會去了解他們的、走進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大家一起將事情做好,一起互利共贏。讓工作不只是一種工作,而是大家的目標、大家和睦相處的事業來做!

瞭解年輕的特點,針對性的進行有效溝通,比罵一個人要效果好!用罵的方式管理員工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應該學著去嘗試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讓自己的企業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人才的需求。以後這樣的員工會越來越多,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來迎接新的挑戰。

生活和工作,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態度和認知,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可公司的價值觀和文化!公司的文化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讓精華更精華!


狂瀾歸兮


現在這個年代95後不會為了五斗米折腰,誰還不是小仙女啊..

我也是一名95後,如果是我做錯了,我可以接受批評,嚴厲的批評。但是不能接受那種爆粗,說我沒用,或者*nima這種詞彙。你是智障?你是傻逼嗎?

不用多說,直接離職走人,上班受氣就是不行。

其實95後很勤奮,我之前入職一家公司,老闆人還好,沒什麼架子。我也喜歡跟他接觸,主動加班勤奮工作。

對95後你不能大聲哄,除非是那種不可饒恕的事情,如果只是工作上一些小失誤你就指爹罵娘,罵他傻逼之類的,必走無疑了。

用平等的心去對待每一個職工,他們會回饋你更多!

95後很會察言觀色,如果發老闆對他有一點不滿意,他就會考慮下一家!所以請不要以為你可以拿95後隨意撒氣,他還每天堅持上下班沒什麼事,指不定突然就走了。工作也不給你交接了


曉晨遊戲開發


九五後年輕人離職會讓有些公司老闆感覺離職很隨意,那是因為大家所處的背景不一樣,思維方式不一樣,對職場的理解不一樣,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信息鴻溝。

我覺得光是說年輕人太脆弱所以容易離職這樣講真的不太公平,拿腦子想一想,誰願意沒事兒三天兩頭辭職,離職,面試,換工作,適應新環境啊?

但凡是原來那份工作能幹得下去,誰願意整天顛沛流離換工作啊?

你知道換份工作對於年輕人來說有多麻煩嗎?

現在的佛系青年,跟認識好幾年的同事都得想盡辦法尬聊,到了新環境又要重複那個過程,簡直不要太心塞哦!

還有,換工作就要面臨資金短缺,節衣縮食,甚至還要換租房,搬家,麻煩多得很……跟你講,大部分年輕人是不願意換工作的!是喜歡追求一定程度的安穩的!因為換工作太麻煩!不確定性太高!

那種因為被說了幾句話而離職的,往往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你表面上看好像是罵了幾句就罵走了,實際上人家可能早就不想在你這兒做了,你口出惡言只是壓倒這個員工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道理,都做了老闆開了公司的人不會不懂吧。

員工離職一定不會是一個單一原因,什麼被罵了,被說了,被排擠了,這根本不重要,要是錢給到位,工作也做得順手,職場裡那點破事誰還在意啊,還不是因為錢又少做得又憋屈,然後這時候你還說人家,那人家能不跑嗎!大家出來是打工的,不是FJ的!(嗯,話糙理不糙,叉會兒腰)

對了,年輕人離職,除了覺得對公司失望之外,其實也會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有些其他原因,站在公司的角度是不可控的,就無需追究討論了,畢竟天要下雨員工要離職,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處境,現在很少有人一輩子只在一個單位做到退休了,大家好聚好散即可,放平心態哈。

怎樣儘量減少員工離職呢?這可能是很多人事小姐姐還有公司的老闆們考慮的問題。

如果想明白了關於員工為何離職(上面說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那幾點,其實就很容易得出結論了:

關於可控因素,比如公司理念、待遇、薪酬、福利等等,是否做到在行業裡具備一定的競爭力?馬無夜草不肥,沒有一定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想要把有價值的人才留住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還動輒斥責他,這不是緊著把人家往競爭對手那邊送人頭麼!

關於不可控因素,比如員工家庭因素、個人因素,這個說實話吧,作為企業方,你沒辦法控制,如果員工就是鐵了心想回老家發展了,你給他多少錢他都不會留下的。這不僅僅是在哪家公司工作的問題,而是你的公司已經不在他的人生規劃範圍內了。

所以,公司方能做到的,就是儘量把可控因素控制好,消弭掉不可控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不是天天只盯著“年輕人為什麼愛離職”這個問題,老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年輕人……這當然是你的自由,但這樣真的沒啥用。


吉姆妮成長日記


我是【掌涯山】,來談談個人觀點。

在職場裡,其實很不喜歡用70後、80後、90後這個年代去劃分職業者,這個是很片面,也很無知的表現。

所謂職場就是老闆跟員工組成的戰場,有戰場的地方就會有硝煙,所以職場有爭議、有對抗、也會有共同的目標這是正常職場現象。在職場衡量老闆(管理者)和一個員工的標準那就是兩字“能力”。

第一、老闆的能力怎麼去衡量,老闆的三大基本職責是。

1.找錢(資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錢接下來一切都不要談,而且找錢是老闆必需要有的能力和職責。你沒見過哪個公司沒資金了,讓員工去想辦法的吧。

2.找方向(企業的發展方向)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一個公司的戰略方向,直接決定的公司的生死存亡。這個需要老闆要有極強的綜合能力,和判斷對事物未來發展的眼光。

例子:馬雲在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阿里巴巴,當時就看到未來將是電子商務的時代,而1999年不完全統計當時個人家庭的電腦擁有量不到200萬臺,基本上全國人民都不知道電子商務是怎麼回事。

結論:老闆的眼光對未來的判斷能力是考驗老闆能力的基本標準。

3.找人(員工)

有了充足的糧草,廣闊的戰場,接下來就是要找到合適在戰場打戰的員工。每個崗位的職責不同,要找到跟相應崗位匹配的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舉個用人不當的典故:《三國演義》中的揮淚斬馬謖。
諸葛亮十分賞識的馬謖,但因為馬謖的驕傲自大導致街亭被破,而街亭的失守,令整個蜀國都處在危險中。

結論:老闆找人用人的能力,從一定程度上也會決定公司的命運。

第二、員工的能力包括很多如:工作積極主動、團結合作、創新精神、學習精神等等,但我這裡只講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三點。

1.契約精神

當員工正式在公司上班那刻起,你就跟公司達成契約,契約內容為:公司保證你的收入和提供平臺發展,而你要付出相應的技能和時間事換取。只有這一點認同了,才能接下談其他的。

人和人之間並非孤立無關的,人來到這世間,作為社會的動物,是訂有契約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

2.責任心

網上有段子:“你要把公司當成自己家“,當然不是在公司裡面吃吃喝拉撒,而是要把公司當家人來對待,對待公司要像對家人一樣有責任感。

下面的這些話,在職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1.這個項目成敗關我什麼事,那是老闆的事情。
(注:如果項目失敗了,公司倒了,你說跟你有沒有關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2.這個是王鐵蛋的事情。不管我的事你找他。
(注:如果是你家人生病了,這個時候還要分是誰的事情嗎?)
3.這個方案明天完成不了,下週吧再給你吧。
(注:你妹明天結婚,你會說明天沒空,過幾天再去參加!)

結論:責任心就是這個公司、這個工作在你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的好,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壞!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對我幫忙,我助人輝煌。

3.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要時刻站在對方角度來思考,理解別人辛苦和難處,將心比心。

場景1、員工在聊天時候,必會說一句話:“我們老闆是個飯桶,什麼都不會”。
場景2、其實在老闆眼裡員工也是一樣的:“我發錢請你們來是做事的,一點事情都解決不了。”

結論:老闆要理解員工的需求(給錢、給人、給權),員工要理解老闆責任(找錢、管人、引導方向)

以上是對老闆和員工的重要職責,做了相對應的說明。我們對照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培養了三個月的95後程序員罵兩句就離職,這是老闆素質低還是年輕人太脆弱?”自然可以找到答案

總結:老闆和員工就像兩條平行線,他們都在各自不同空間運行,做著不同的事情,但是總方向是一致的。

如果兩條平行線發生交叉(老闆和員工發生矛盾),雙方都要換位思考下,以上幾點都做到哪幾點。用最基本的責任來規範自己,保持雙方平衡點。一旦無法平衡(離職),那就是雙方都應該對此結果負有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