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贊同嗎?

拆那小哥哥


古人所說的“道"不是道理,按今人說法就是“道路"即“信仰"一個信仰與信念完全不同的兩個人“能相謀”嗎?一個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服務,一個為少數人謀利益,他們能相謀嗎?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正好說明了此問題。


嚴汝祥


非常正確,


彩虹聖約


從一個人的本質和本性來說,是不會變的,也因此這個“道”如果真的不同,那就還是不要“相謀”了,比如一些原則性問題,是否愛國,是否善良等。

另外這句話還要看用在誰身上,要深交的人,還是隻是萍水相逢的人。如果尋找伴侶,合作伙伴,生意夥伴等,需要一起有共同生活目標的人,那必須是同道之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觀要合,如果不同道還同謀,那麼結果肯定非常難受。

但是人走一生,我的感覺是,會隨著環境發生某些程度的改變,當然本性不會變,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一個你很喜歡的朋友,很敬佩的人,大家不在同一個環境中很多年之後,雖然還是本性相投的人,但是我們內心也都知道,大家不太可能在一道走了。生活中很現實,這樣相投之人,可能就是所謂的“君子之交”,但是淡如水才好,而有時候一起做事或者相處的人,可能就是“小人之交”甜如蜜了。

所以,“易”就告訴我們,我們要發展的看待所有的事情,所以我的理解,“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得辨證的看,也是自己生活中自己在不同情況下的選擇。希望對您有幫助


奕楠聊易經


非常贊同,有句話“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有差不多的意思吧。


沉默的紫風鈴


不同的人的交流是有限度的,對牛不可彈琴,你只須牽他,用一根繩子栓在樹上,讓他吃草就可以了。

多說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