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父母的悲哀:以兒女為中心活著,付出全部的心血。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中國🇨🇳華夏五千年文化,離不開的是人文!

中國是個人性化的國家,歷來的傳統養兒防老!

小的時候牙牙學語,父母細心呵護長大,學知識學興趣父母每個月辛苦工作,賺來的錢大部分都花在孩子身上,心都恨不得掰成八瓣呵護著孩子。孩子長大以後,父母繼續攢錢買房子或給嫁妝,時不時貼補。怕孩子吃飯不及時,怕孩子工作不順利,怕孩子家庭不和睦,有了孫子外孫還要繼續操心下一代,還要幫忙帶孩子一直到老。好似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一生,只是付出的多和少!

無限循環,是該還是不該?各有各的道理,交織糾纏,已經是說不清理不清。

人是群體動物,不能孤獨的活著。如果一個家庭它是和睦的,那就值得!反之,不值!


楊楊記錄美好生活


怎麼來說這個話題呢?所謂悲哀與喜悅,都不是一個看客能夠明白的。就像那句古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所以,用看客的角度去評定當事人的人生,本身就有失偏頗。

世間凡人,能夠在活著的時候就明白自己活著的目的,以及去實現自己活著的價值本身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然,絕大多數都是隨波逐流之人,就算這樣的人在彌留之際問他人生的遺憾,也甚少會說出對於自己人生遺憾的事。這就是所謂平凡的人生路。

中國父母對於子女的態度。其實,人性中的自私,並不會因為換成了社會的特定角色就會得到人性的昇華。該自私的人,就算為父為母,也一樣是自私的,子女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兩性歡好的贈品。而大多數為人父母者,不過是隨波逐流的從眾者。當完全沒有自己活著的目標時,那大眾的導向就是他們目標。

人生流年數載,不過幾度春秋。隨波逐流者也有其自己的樂趣。醒世之人也有自己的苦楚。所以,安享歲月,莫論過往,好好活完自己的一世即可。


水木嫣


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母情。父母用心良苦,含辛茹苦就是為了孩子。父母的愛就像百合的清香凝成的感動,慢慢地匯攏,不再飄散。


你我放歌生活


如果現在的你,沒有人生的方向。未來的你也會一樣迷茫,也會去望子成龍。一個失敗的人生,在身教之下,也會影響到子女。

一個沒有自我,沒有自我追求的人,自己都過的很沒有意義。還拿什麼去照顧別人,去影響別人,去愛護別人。不要拿父母和子女來為自己開拓,因為那是每個人分內的事情。所以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也不一定非要有個什麼樣結果,至少你努力過。


遺落的詩情


人家怎麼做是人家的自由自由哇,你乾著急什麼?

人生在世不為子女付出所有,為誰付出所有啊?很老實的說,雖然我也有這種想法,但是我覺得這個題主好像有一點自欺欺人了。我想先問你一句,你自己有沒有為自己的子女付出一切?如果你自己有子女的話,你不會告訴我,你就覺得自己很成功,其他所有人都不成功吧?如果你沒有子女的話,那對不起,你根本連提這個題目的資格都沒有。

作為一名老師,我在這方面是最有發言權的。現在的父母以自己的孩子作為中心,為他們付出一切,這已經是很正常的了。當然可以說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有很多的學生從學習和生活方面都能夠反映出他們的父母的教育是失敗的。很多孩子都受盡了千嬌百寵,孩子犯錯,父母還到學校去鬧這些事情層出不窮,不過很老實的說,這是人家的事情啊,作為老師,現在面對這樣的學生太多了,我們都沒有什麼時間和心情去管了。想明哲保身,有些時候我們還需要去討好學生呢。你自己的孩子為中心,都總比那些養狗人士,愛狗人士以自己的狗為中心要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延續自己的後代,直到千百年。有些人他對孩子的教育失敗了,沒過幾代就絕後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不需要覺得可惜啊。自己管好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怎麼樣,真的不要花那麼多心思去想。


中小學英語精修


(很多中國父母的悲哀……以兒女為中心活著,付出了全部心血)兒子從小獨生子女,爺爺奶奶帶大,當時因為工作關係爺爺離休,奶奶退休心疼孫子所以由二老幫忙,從小嬌生慣養,什麼事都有老人為他做主幫助,所以說這樣的孩子,自主獨立生活性比較差,作為父母的,能不擔心嗎?,所以說這也是父母的悲哀,現在兒子有了孩子作為老人,我們還是在為他們服務,退休在家帶孫子,無論多辛多苦,都由自己承擔,呵呵!也算是心甘情願吧,為了兒子媳婦工作,好好工作,積極向上,那又怎麼樣?怎麼辦?也只能是無奈唄,幫忙幫到底,在幫孫子買學區房,培養孫子,上幼兒園上學,上大學,只要老的還活著,就應就為他們服務吧……。


甜甜的微笑63


終於看到有人提這樣的沉重的問了。中國幾千年的民族傳統是“瓜永遠戀著籽”。這次疫情,有一個近百歲的老人還在病床邊照護七十多歲的兒子。我的父母為我們兄弟姐妹省吃儉用,含辛茹苦。我輩為兒女付出了全部心血。我女兒女婿把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呵護有加。這種博大無私的愛已經溶入了民族血脈中,代代相傳。

而在我輩傳承中,進入了一個誤區:繼承了祖傳的孝道,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和灌輸。謙虛和關懷、無私而溺愛,使得下一輩認為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尚未做好、錯誤較多。想想我們的父母是怎樣教我們的,我們又是怎樣教孩子的。這是我輩最該反省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孩子的“反哺”與孝敬,只能後悔“子不教、子不孝、父之過也”。只能自食其苦果。



漢江庸叟


付出全部心血給兒女,忘了自己,這是中國父母的悲哀還是中國父母的偉大,我們慢慢商議。

此題引發了我生命中難以忘卻的兩個畫面。

一是我六歲時,由於肺炎,被當地醫院急派救護車轉往北京兒童醫院,躺在救護車上我特別高興,因為終於有機會到平時嚮往的北京城看一看了,我告訴母親這個消息想分享喜悅,母親笑了笑,可我發現母親轉身的時候,卻忍不住地掉眼淚。那一刻,情感真的是不匹配呀!

所幸的是,經過大醫院的救治,我活過來了。

回家的時候,父母為我買了一件外套以慶祝疾病治癒,看我穿上新衣服,母親笑了,而我,卻難以了卻離開大城市回鄉下的不悅。

二是成年後我也做了母親,4歲的女兒因為扁桃體炎需要做切除術,站在手術室外我抱著女兒,本想安撫孩子的我卻抵擋不住奔騰的淚水,孩子看我哭了就怨我不堅強,為什麼不能像我教育她時那樣選擇勇敢哪?

在孩子笑話我不堅強的母女交流中,女兒被醫護人員抱進了手術室。

孩子出手術室後與我四目相對時,因為疼痛哭了,這次我和孩子情感共振了,這個畫面定格在記憶中讓我的心好痛,我知道這個生命我願意付出終生去呵護。

行文至此,我想說,這不是中國父母的悲哀,這是中國父母的偉大,讓我們為摯愛的父母唱支歌吧,祝福天下所有父母平安度春秋!


靜默如花60345086


我真心覺得中國式父母很累很累

我親媽,為了兒子 一輩子掙錢打工 為兒子“擦屁股”。雖然我是嫁作人婦的女兒,她也天天操心我 “嘮叨”我這個那個

我家婆,四個孩子 為了供他們讀書 自己的股骨頭壞死,還大量勞動,痛了幾十年都沒吭過聲!孩子上完大學工作了,又操心兒女娶媳婦 孩子逼著她才做了手術。現在孩子全都成家了,又接著為孩子的下一代操勞 唉


小鳥伊人


我就是以孩子為中心活著。

孩子的成長,學習,心理,無一缺席,只想在他沒有自制力、判斷力、認知力時儘自己所有去幫助他。

輔助他努力讀書,幫他找有意義的玩具玩和運動玩。

就是希望他能成為一個能主宰自己一生命運的有能力之人。

父母之愛子,則為止計深遠!

有時,我還在想,只要活個70歲就好了。

不能逝世太早,可以多幫幫孩子。

不能逝世太晚,給孩子添負擔和麻煩。

但是我不覺得這是中國父母的悲哀,因為為了孩子,我心甘情願,他好我就好。這是春蠶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