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危機背後的巨大戰略機遇

疫情肆虐程度已不需多講,就疫情本身而言確實已經對國內及全球經濟產生巨大負面影響,世貿組織已經發出經濟大衰退預警,本次疫情肆虐影響發生在全球本就負債高企,資產泡沫化危險情況下,對經濟影響及危機程度可以說是本世紀以來近乎最大的危情。

如何把握危機背後的巨大戰略機遇


就危機而言,巨大危情之下總會孕育巨大機遇,改變固有格局,正所謂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那對我們國家而言又有什麼樣的機遇呢?筆者認為,本次疫情在國內率先得到控制本就為把握機遇迎來先發的契機。梳理下來大致有如下幾點:

1.為全面改革迎來絕佳的窗口。

疫情之下全民團結,全社會對負面預期已經形成,在這樣的預期下為過去改革留下的難啃的硬骨頭深水區,利益群體瞻前顧後影響改革進度的推進營造了良好的心理預期和民心所向支持。

2.危情中發現短板,大力推進補齊,調整戰略。

涉及生物醫藥衛生領悟提升到戰略高度,大力推進傳統中醫藥發展,做大做強中藥產業,推進傳業走出去!並多元化構建生物戰略安全防線。

加快涉及數字化信息化領域發展,激發新生行業崛起,良好推進產業更替。


3.調整政績觀,明確打破各級地方政府唯GDP增長為政績考核。

看似只是調整政績考核觀,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改革能量釋放,唯GDP論考核經過多年的矇眼狂奔,已經不再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階段,甚至已經嚴重綁架經濟及改革推進。接受GDP下滑或緩慢合理增長,更加關注民生保障,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等多元化務實的發展。避免當前類似土地財政過度依賴綁架政府推進改革。相當於對地方政府考核換錨定,意義重大。


4.在危情情況下,去偽存真,檢驗經濟韌性,查缺補漏,構建更加健全強大的金融經濟體系。

隨著人口紅利消退,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強大具備頂層設計的金融證券市場體系,已經到了戰略位置,迫切需要強大健康的證券體系,為經濟注入活力基礎支撐。眾所周知的股票市場等。


5.推動內部文化自信,外部文化輸出。

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積貧積弱心理,加上改革開放的需要,過去一個世紀官方不斷推進學習西方工業革命科技發展經驗,而長期導致國人傳統文化遭到弱化,形成崇洋媚外之風,根深蒂固,文化不自信。如果把過去幾代人認為是厚積薄發埋頭追趕階段,那麼當前無論經濟還是文化很多方面應該有了更多的自信更多的推進文化輸出曾強全球影響力。

6.最後特別多提一點,就是房市。以全球疫情為絕佳契機,推動房產市場徹底改革,迴歸更強的居住屬性。

在疫情當下,各地方政府救市行為蠢蠢欲動,反應了地方土地財政的依賴嚴重程度。中央調整政績考核脫鉤GDP,著力實體經濟,拯救中小微企業個體戶為重中之重,這些主體雖然規模不大大,但數量眾多,是社會就業主要支撐。不可否認在房產市場化改革前20年房市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從2010年以後對經濟發展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加之近10年房地產持續暴漲,已經演變為實體經濟各行各業的噬血鬼,特別是近4年暴漲已經徹底越過利弊平衡,嚴重傷害到實體經濟和阻礙地方深化改革,社會矛盾突顯,推高全社會負債,綁架政府和經濟良性發展。而本次疫情對經濟、就業、收入穩定等影響已成事實,在這樣的全民心理預期下,推動房產有序回落,打破過去只漲不跌的畸形觀念。遵循市場規律,逾期飲鴆止渴不如徹底改革。推進持續穩步回落,堅守防止快速回落底線。是完成房產泡沫有序軟著陸的絕佳契機!該被市場教育的總歸回來,不如在當前。


就個人而言,守好錢袋子,切勿輕信所謂專家抄底金融資產,利空尚未兌現,底部尚早,保存實力,密切關注形勢變化,堅信國家崛起動能,伺機而動,另外做好順勢而為的事便是巨大勝利!


不畏浮雲遮望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