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刘备是一个很会当老板、干大事的人,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跨出自己职场抱负的第一步的。

一、避免无效社交,主动建立职场有效人脉

为镇压黄巾起义,东汉地方州郡发榜招募义兵。刘备看到榜文后,发出一声叹息,恰好被一旁的张飞听到。张飞便斥问道:

“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刘备听后,并没有回答张飞的话。他看了一眼张飞,再次发出一声叹息,就直接转身离开了。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问话不答,只叹息一声就转身而去,未免显得不太周到。可能刘备觉得一言难尽,还是不说为好。也可能,刘备此时还未发现张飞有什么值得结交的地方,无需多费唇舌。

而刘备接下来的行为,表明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刘备于街市上摆摊卖鞋,总是在敏锐地观察周围的情况。关羽与张飞发生争执、大打出手的经过,刘备都看在眼里。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他看到张飞家底厚实,看到关羽勇于打抱不平、乐善好施,看到关羽与张飞都身怀绝技、武艺惊人,心中便有了结论:

“欲成大事,这二人岂不是好帮手。”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于是,刘备挺身而出,镇定自若地运用强大的臂力,终止了关羽和张飞的打斗,由此有了进一步结识二人的机会。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认为对方不值得结交时,便减少投入精力。认为对方值得结交时,便主动采取行动创造机会结识对方。

避免无效社交,主动建立职场有效人脉,这是刘备的第一条职场法则。

二、开启话题,等待最佳表达机会

刘备化解关羽、张飞二人的打斗后,三人一同到张飞庄上叙谈。三人做完简短的自我介绍,刘备便开启了话题,说道:

“我观二位,皆非常人。目下黄巾猖獗,天下大乱,朝廷无力,群雄并起。不知二位壮士,有何打算?”

开启话题后,刘备一直在静静聆听张飞、关羽二人的想法,自己并未插话。

关羽表示,自己有意报告从军,一刀一枪效命疆场。张飞即刻表示赞同,说大丈夫正当如此,愿与关羽一同从军。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在关羽、张飞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刘备依然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意思,仍在静静地倾听。直到张飞转身问起刘备:

“你也去投军如何?”

当我们以向对方提问题的方式开启话题的时候,对方通常会用类似的问题回问我们。这样,我们就用自己开启的话题,获得了对方倾听我们想法的机会。

刘备深谙此道,而且运用得更好。他没有直接回答张飞的问题,而是再次长叹一声。这就激起了张飞和关羽的好奇心,他们倾听刘备想法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设想一下,刘备如果没有做前面的铺垫工作——主动结交拉近关系、主动开启话题,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可能要么倾听意愿不够足,要么带着防备心理听,从而导致自己的表达效果不好。

主动开启想聊的话题,等待最佳时机表达自己,这是刘备的第二个职场秘籍。

三、输出价值,提升职场影响力

刘备开始讲述他的观点:

“目下正值乱世,乱世则必出英雄,像你二位这样的英雄,正是用武之时,何必非要屈身受制于他人。岂不闻,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耶。”

这段话说出了两层意思。一是指出了目前职场的创业大风口:乱世出英雄。二是告诉关羽、张飞二人,相比投军,他们有更好的方式抓住这个创业风口。

这相当于给关羽、张飞二人的职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关羽、张飞二人立马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期待着刘备会说出怎样一番道理来。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刘备继续说道:

“现今黄巾造反,天下响应,朝廷诏令各州郡自募乡勇守备,是因为力不能及,兵匮将乏,且有宦党掣肘之故,然而如此一来呢,必将造成地方豪强割据之势。黄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还尚未可尽知也。”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在这一段里,刘备为关羽、张飞二人详细分析了这个创业风口:中央朝廷势力变弱,各个地方势力变强,地方势力与中央朝廷竞争,将会产生新的霸主。

这样一来,就不能贸然投军了。因为地方势力不是在全心全力报效中央朝廷,而是在扶植壮大自己的势力,与中央朝廷分庭抗礼。而自己所投身的地方势力有多大的可能性胜出,还未见分晓。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这个时候尤为重要。

正是看到刘备指出了这个关键点,关羽才感叹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佩服,佩服。”

而张飞说得更加直接:

“俺是个杀猪的,不知什么是天下大事,你说吧,让俺怎么干。”

就这样,刘备通过专业深入的分析,明确了关羽、张飞的职业发展大环境走向,提供了咨询服务价值,迅速提升了自己在二人心中的影响力。

输出价值,提升职场影响力,是刘备的第三条职场法则。

四、讲好创业故事,确立职场权威度

张飞问刘备,应该怎么干。刘备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人,原是汉室宗亲,他的祖先中山靖王,乃是孝景帝第七子。后来,因祖上涿鹿亭侯没有按期交纳酎金,被削去爵位。其中一支族人,便流落到了这涿州县界,定居于楼桑村。”

刘备很会运用讲故事的技巧。

技巧一,只说“有一人”,不说此人是谁,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技巧二,使用被贬为平民的皇室后嗣的情节,提高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张力,同时暗示了故事主人公的非同寻常的地位。

技巧三,用故事中的故事“楼桑村”,提升了故事的熟悉度和真实感。

果然,张飞立马识别出了“楼桑村”的故事。

“楼桑村?俺知道,那村中有一株千年古桑,树冠高大,楼桑村即由此得名。俺还曾听人说,那古桑庇护人家必出贵人呐。”

“古桑庇护人家必出贵人”,这话从听众张飞嘴里说出来,比从说话人刘备嘴里说出来,给人的可信感更高。

技巧四,加入个人真实经历与情感,引发共鸣,以情动人。

刘备:“是啊,我也曾听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到了这第十八代玄孙身上,却落得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啊。”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刘备声泪俱下的话语,引发的情感共鸣不可谓不强大。以至于关羽迫不及待地问:

“此人贵为帝胄,怎不想光复祖业,重振家风呢?”

刘备的回复方式依然是以情动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哀痛:

“他十五岁游历四方,寻师访友。常思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可如今,他已二十有八,终是一事无成。到头来只能空怀壮志,心中滴泪。”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心中滴泪,此时,情感共鸣到达了极致。

故事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就剩揭晓谜底了。

张飞:“你说的那人是谁?”

刘备:“不敢相瞒,正是在下。”

关羽:“何不早说呢?”

张飞:“原来贵人就在眼前。”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谜底揭开之时,就是刘备的权威建立之始,好故事确实可以收服人。此刻,关羽、张飞二人都已经被刘备收服了。在他二人心中,刘备就是那个胸怀壮志、将要平定天下的独一无二的贵人。

讲好创业故事,确立职场权威度,是刘备的第四条职场法则。

五、趁热打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刘兄你说吧,让俺老张怎么干?”

三国演义的职场:白手起家的刘备,当老板干大事的5条职场法则

当张飞第二次问刘备怎么干的时候,对刘备是尊称为“刘兄”,刘备在张飞心中的地位悄然改变。

这一次,铺垫已经做足,时机已经成熟,刘备这才给出答案:

“我想招募乡勇,讨贼安民。只恨财力不足。”

由于准备充分,刘备收到的效果非常好。张飞爽快说道:

“这有何难,俺颇有家资,愿与公同举大事。”

于是,刘备迅速获得了他当老板的第一个员工和第一笔资金。

关羽此刻显然也是很想为刘备效力的,可是,他不像张飞那样有钱,所以羞于启齿。刘备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立马说道: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呐。这势单力薄……”

这句话就是在向关羽开出邀请函,关羽当然明白,他立即接受了刘备的邀请:

“如蒙不弃,某愿相随。”

至此,刘备已将两位优秀员工纳入自己的团队。但这还不够,刘备需要与他们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为图大事,我漂流半生苦苦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直到今日。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将二位英雄赐予刘备。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结拜为兄弟,等同于签署了一张职场禁业协议。以后张飞、关羽若投于他人门下,那就跟三姓家奴吕布一样,背恩忘义,臭名昭著,遭世人唾弃。

趁热打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这是刘备的第五条职场法则。

六、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刘备快速获取职场第一桶金,当老板谋大事的五条职场法则。

一、避免无效社交,主动建立职场有效人脉。

二、开启话题,等待最佳表达机会。

三、输出价值,提升职场影响力。

四、讲好创业故事,确立职场权威度。

五、趁热打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与你分享更多职场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