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FP45“解放者”手槍,喜歡二戰槍械歷史的槍迷對它應該不陌生,它是歷史上最快達到百萬產量的手槍,美國通用公司僅用不到三個月時間,就造了100萬支這樣的武器,從而支援亞洲和歐洲戰場,讓許多民間組織有了反抗軸心國侵略者的武器。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很多人都知道解放者手槍是美國造的,但你可知這個起因是一名波蘭軍人?彼時的波蘭早已被按在地上摩擦數遍,有人選擇流亡去美國討生活,也有人選擇留在故土組成游擊隊反抗德軍。

但是問題就產生了,這些游擊隊終究不是正規武裝組織,而且在德國的統治下,他們沒有渠道獲得武器裝備,只能靠外界的援助生存。

1942年3月,一名流亡到美國的波蘭軍人向美軍提出建議,希望能給波蘭游擊隊支援一些武器。美軍認為這個提議不錯,因為各地的反抗組織壯大了,德軍的精力也會被牽制,這樣正面戰場的壓力也會小得多。

經過一個月討論,援助武器的基本方案就出來了,軍方的要求很簡單,武器儘可能縮減成本,能開槍就行,其他諸如精度、射程、後坐力都無需考慮,於是到了5月份,FP45“解放者”手槍誕生,成本2.1美元/支,有效射程8米,結構簡單製造效率高,實現了美軍的要求。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解放者手槍的結構可以用“極其簡陋”來形容,所以必然會帶來很多問題。首先,解放者手槍只能單發裝填,既然要結構最簡化,自然不可能採用彈匣供彈,只能打一發裝一發。握把採用空心結構,內部是一個裝子彈的小空間。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其次,換彈極慢,打完一發子彈後,解放者並不會自動拋殼,槍手需要先拉開後面的擊錘,然後用一根木棍捅入槍管,將彈殼從後方推出,這樣才能安裝下一發子彈。《佔地1》中還原瞭解放者的複雜換彈流程,整個過程需要7秒,非常麻煩。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解放者手槍出廠時,槍盒裡放著四樣東西,一是手槍本體,二是使用說明書,三是十發子彈,四是一根15釐米長的木棍,專門用來推彈殼的。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其三,後坐力大,解放者手槍的槍管長145毫米,這點距離對於.45 ACP彈來說是完全不夠的,加上它也沒有任何減後座設計,所以後坐力會原原本本地反饋到使用者手上。正如動圖所示,即便是雙手做好握持姿勢的成年男性,在開槍之後也控制不住後坐力。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其四,精度感人,為了節省加工工藝,解放者的槍管沒有膛線,雖然理論上有效射程可以達到8米,但是根據國外槍迷的實際測試來看,站在5米位置都很難打中靶子。

那麼解放者能打死敵人嗎?答案是不確定,.45 ACP的威力是足夠的,關鍵還是得看射程。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將解放者手槍抵在敵人的腦袋上,打死敵人自然不在話下,然而一旦射程超過5米,那麼命中率基本就隨緣了,想打死敵人非常困難。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美軍自然也知道解放者手槍存在諸多不足,所以在說明書裡附加了正確用法,這款武器的正確用法並不是正面斃敵,而是在近距離擊傷敵人(畢竟身體面積大,比擊中要害部位容易地多),令敵人失去行動能力,這樣一來游擊隊就可以奪取敵人的正規武器,進行更有效的攻擊了。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美國一共生產了100萬支解放者手槍,其中一半運到英國,打算藉由英國的能力運到歐洲大陸,但當時德軍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海運、空投成效都不高,所以除了法國抵抗組織因為離得近,得到了幾批援助之外,歐洲其他反抗組織基本都沒得到過解放者手槍,英國人最後甚至覺得解放者手槍太佔倉庫,直接回爐鍊鐵了。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眼看解放者手槍並沒有達到增強反抗組織的預期效果,美軍失望了,開始覺得剩下50萬支解放者手槍實在礙眼,於是都丟給了OSS處理。

OSS即美國戰略情報局,也就是後來的中央情報局(CIA),他們得到這50萬手槍之後,送了一小批到亞洲戰場,交給中國、菲律賓、印度等國使用,不過同樣沒起到什麼作用,所以後續的支援也斷了。

有效射程八米,單發裝填換彈需要七秒,解放者手槍真能打死敵人嗎

自此,剩下的解放者手槍就堆積在了OSS的倉庫裡,直到戰後被淘汰、回爐,所以從1942年流傳下來的原廠解放者非常罕見,如今能夠看見的基本都是後來槍迷自制的(畢竟結構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