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嗎?得了冠心病需要注意什麼,還能治好嗎?

用戶6780237851625


冠心病患者能不能喝牛奶,這的確是臨床上很多冠心病患者在諮詢的問題。其實,大家對於牛奶的疑問主要還是來自於是否會影響血脂?而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血脂達標,這就使得很多人有疑問,不知道冠心病患者是不是能喝牛奶?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當然,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喝牛奶肯定是可以喝的,但是要注意適量,因為牛奶中也含有脂肪,也會對於血脂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只要不過度攝入牛奶,一般說來,問題都不大。有些冠心病患者提出喝脫脂牛奶的想法,這肯定是更好的一種方案,這樣做既增加了鈣質的攝入,又不增加血脂的負擔,的確是一個好方法,但是口味上可能不如全脂牛奶好喝。同時,張大夫查閱文獻也發現,歐洲一些小型的研究提示,喝牛奶攝入的飽和脂肪酸,相對於吃肉攝入的飽和脂肪酸,可能對於冠心病危害要小一些。當然,這些研究規模較小,也還沒有上升到指南的高度,喝一點需要跟大家說清楚。

從我自己的角度看,我認為冠心病患者可以適量喝牛奶,但是對於全脂牛奶對於血脂的影響一定要給與重視。其實,脫脂牛奶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既補充了鈣質,又不影響血脂。


張之瀛大夫


今天門診來了一位冠心病的患者武先生,一個月前勞力性心絞痛,有人建議他造影,王醫生說先吃藥看看,結果吃藥效果不錯,目前已經完全控制住了。今天來是複查,複查完後,一切正常,心率58次,血壓118/68,低密度脂蛋白1.8。

臨走時,武先生問我,他能喝奶嗎?以後還得注意點什麼?

王醫生很是差異,因為之前都給他講過一次,怎麼又會問這個問題,或許患者很願意和醫生交流,這樣才踏實吧。

既然患者問了,王醫生就有義務回答:牛奶當然能喝,冠心病啥都能吃,不完全忌口,只要把油鹽糖控制好,多吃各種食物都行。

既然說道吃,那我們順便複習一下,冠心病的飲食細節,我們先簡單說說牛奶,我們都聽說過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吧!大部分人喝奶都有好處,只有少部分不喜歡或喝完不舒服才不建議喝奶。

牛奶中含有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心血管疾病飲食只是建議低鹽低糖低油,而牛奶並不屬於高鹽高油高糖,所以冠心病人,當然可以喝牛奶。那麼冠心病在飲食上除了大原則低鹽低糖低油外,細節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需要控制的食物,要控制鹽,不僅是炒菜的鹽,一天鹽少於6g,還包括醬油、醬豆腐、鹹菜、燻肉等等都需要控制;少吃甜食,尤其是各種糕點,人造黃油,油酥點心,油炸食品,肥肉,動物內臟,豬牛羊紅肉,細糧等等。這些食物需要控制量,一定少吃。

適當可以多吃,或為主的食物,粗糧雜糧,蔬菜水果,魚類,去皮禽類等等都可以為主。

飲食健康,只是冠心病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健康生活包括戒菸戒酒,控制體重,減少熬夜和壓力,保持情緒穩定,保持大便通暢,堅持有氧運動等等結合起來,並且需要配合一定的藥物。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冠心病能治好,但這所謂的治好是控制住病情,在一定長時間內不犯病。但並不是真正的治好,也就是暫時無法根治,需要長期健康生活+正規用藥。

但不要認為不能根治就每天糾結擔心,因為我們遇到很多冠心病的人八九十歲,也就是正規治療下,與冠心病和平共處,並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正常壽命。但不重視或不正規治療,那麼冠心病會加重,可能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心衰。所以,一旦確診冠心病,我們要正確面對,健康生活,正規治療。


總之,冠心病的飲食沒有絕對不能吃的食物,甚至偶爾吃一頓大餐,偶爾開心一次也無妨,只要能長時間堅持低鹽低糖低油,堅持大多數一日三餐健康,那麼就是健康的,因為健康不僅是飲食健康,還包括心態健康。


心血管王醫生


冠心病的發生與生活方式不健康密切相關,尤其是高脂飲食,牛奶雖然營養豐富,但也含有脂肪,那麼得了冠心病,牛奶還能喝嗎?其他方面還需要注意什麼?冠心病能治好嗎?

徐醫生逐一來為大家解答…

牛奶可以飲用,但要適量,最好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乳蛋白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乳脂肪多為短鏈和中鏈脂肪酸,極易被人體吸收;鉀、磷、鈣等礦物質配比合理,易於人體吸收。


冠心病患者需要低脂飲食,大量攝入全脂牛奶對血脂還是有影響的,建議冠心病患者適量飲用,並且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徐醫生個人認為一天250ml就可以了。基於以上分析,冠心病患者是完全可以飲用牛奶的,無需擔心。

冠心病是一個慢性病,需要終身服藥,並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復發,有一些冠心病相關的注意事項,徐醫生跟大家科普一下。

1. 生活方式改善

戒菸限酒,菸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於心血管危害極大,同時對肺功能也會進行性損害,冠心病患者應該立即戒菸,刻不容緩。

健康飲食,低脂飲食。減少膽固醇攝入。例如避免食用肥肉,蛋黃,蟹黃以及其它高膽固醇含量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需要低糖飲食,高血壓患者需要低鹽飲食,綜合考慮自己危險因素,做到健康飲食生活習慣,降低食物攝入帶來的潛在風險。


鍛鍊運動。適宜的鍛鍊有助於病情的控制,並且利於機身對於缺血狀態的預適應,生命在於運動,不能因為患有冠心病而靜臥不動,導致活動耐量下降,起到相反的作用。

2. 監測危險因素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非常高的,必須通過各種措施使血糖達標。一般建議6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6mmol/L,餐後2h血糖<8mmol/L。密切監測血糖,根據血糖狀態調整降糖藥物,是延緩冠心病進展的關鍵因素。

血脂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其中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主要是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這個指標,要求<1.8mmol/L,對於血脂不高的冠心病患者,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下降30-50%。他汀藥物可有效降低膽固醇,並減少今後再發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堅決避免根據血脂正常範圍,自行停止服用他汀類藥物。


冠心病患者的血壓目標,一般來講<140/90mmHg,降壓達標,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不宜過低,尤其是舒張壓,因為心臟灌注主要是在舒張期,不建議<110/60mmHg。需要根據血壓水平靈活調整降壓藥物,終身服用藥物也需要靈活多變的對待,核心在於血壓維持在合理的水平。

徐醫生從生活方式和危險因素監測兩個方面給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大家從此能夠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地面對這個疾病,也希望能幫助到每一個冠心病的患者。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不少人在得了冠心病後,連牛奶都不敢喝了。他們覺得牛奶中含有脂肪,因而害怕喝牛奶會使得血脂和膽固醇增高,病情加重,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參照牛奶成分表或者對牛奶成分分析,牛奶中雖然含有可使人體血清膽固醇和血脂增高的飽和脂肪酸,但是牛奶中也有一種能夠耐熱的低分子化合物,這種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牛奶中還含有一種可以影響脂肪代謝的乳清酸(維生素B13),這種物質還能夠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過程中的酶促反應,從而有效地阻斷肝臟合成膽固醇,因而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減少,保持血管彈性。牛奶中含有的大量鈣質和膽鹼也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這些物質的存在,也起到了降低血脂的作用。當然,牛奶本身也含有膽固醇,但其數量極少。


對經常飲用牛奶的農牧地區人群進行調查研究,他們的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很低。他們中極少有人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實驗證明,喝牛奶並不會試血液中血脂的水平升高。

牛奶有著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維生素D等物質,這些對於增進人體的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對於冠心病人來說,牛奶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品。部分冠心病人存在血脂代謝異常,可以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不放心時可以定期檢查血脂。


長腿醫生


牛奶被稱作“接近完美的食物”。冠心病患者在控制好量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放心喝的。



牛奶可以降低人體的膽固醇,從而達到減緩冠心病發展的目的。因為其中含有可以抑制人體肝臟合成膽固醇的物質,另外,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和乳清酸,這兩種物質均可以降低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鈣對心肌還有保護作用。

如果擔心牛奶中的脂類對冠心病有影響,也可以選擇低脂奶或者脫脂奶。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會引發或加重冠心病,所以為了預防和減緩冠心病的發展,生活中某些方面要儘量“低”。



1.低熱量,當攝入總熱量超過消耗時,剩餘的熱量就會積存在體內被變成脂肪。在生活中,肥胖者的冠心病發病率比一般人為高,故冠心病人要保持飲食的低熱量狀態。每餐八分飽即可,晚餐可七分飽,並提倡飯後輕微活動,如散步等。

2.低脂肪,血清膽固醇水平的變化,與食物中的脂肪總量密切相關,血清膽固醇含量的變化與脂肪類型有關,動物脂肪易致血清膽固醇升高,而植物脂肪(除椰子油外)則有抑制血栓形成、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發展的作用,故低脂肪是限制動物脂肪。

3.低糖,主要是限制澱粉的攝入。精米、精面中富含糖類,過多的糖類可致血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由於粗糧、雜糧中富含纖維素,有利於排除膽固醇,因此,提倡飲食中應有適當比例的粗雜糧。

4.低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適當限制。冠心病患者應注意選擇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如魚、牛奶及豆和豆製品等。這樣,既可滿足機體蛋白質的需要,又能避免因攝入過量的蛋白質而增加病人的肝腎負擔。

5.低鹽,食鹽過多可加重機體的鈉瀦留、升高血壓,這對冠心病是不利的。因此要注意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膳食中鹽的總量應在5克以下。我國北方地區居民日平均攝入鹽量往往達到每日12—20克,故北方地區居民中冠心病人要特別重視低鹽飲食。



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慢慢狹窄堵塞,這種狹窄以目前醫學水平一旦出現就很難讓其完全消溶,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儘早的藥物干預以預防和減緩冠心病的發生。


醫學掃地僧


我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冠心病與其他疾病不同,雖然同樣需要注意飲食,但並沒有什麼絕對的禁忌,重要是飲食原則”,也就是注意下“高鹽、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量,而非完全不能食用”。

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

一,藥物

這是冠心病患者最關心和熟悉的話題,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常被叮囑需要長期服藥,這些藥物多為長效製劑,並不存在所謂的耐藥性的問題,所以不要隨隨便便的停藥,否則可能出現危險,這個服藥與否跟有無症狀沒有直接聯繫。

藥物除了每天定量服用外,還需要定時服用,像一日三餐吃飯一樣,養成一種習慣,提高服藥依從性。

在服藥期間,需要小心所服藥物的副作用,比如最常見的阿司匹林,它的副作用是出血,也就是說近期需要手術或患有胃潰瘍、腦出血等疾病的患者不能服用,一旦出現便血、牙齦出血等症狀時,也需要及時排查原因,以便在醫師指導下停藥、換藥。

二,飲食

就像我開文所說,飲食是冠心病患者必須注意的重點,除了在飲食選擇上,需要按照總攝入量(鹽、脂肪、糖分等)來選擇外,還需要戒菸戒酒,這兩種“飲食愛好”,是高危致病因素。

平時在吃飯時,患者需要控制自身的慾望,哪怕飢腸轆轆,也需要緩慢勻速進食,當達到七、八分飽時停止就餐,否則會加重心臟負擔,發生危險。

都知道冠心病高發季節是冬天,但實際上,夏天氣溫較高時,同樣是冠心病患者的多發期,在炎熱的天氣裡,人們都向往著清涼,患者血管由於高溫處於擴張狀態,一旦突然進食過涼的食物或飲料,胃腸道會受到刺激,引起血管急速痙攣收縮,讓血管內的壓強增加,血壓升高,突發心絞痛、心梗等事件。

三,支架

作為手術的一種,支架手術與其他手術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的誕生目的並不是以致病為第一任務,更多的是一種急救措施,主要用於冠脈狹窄較高患者的急救進程中。

是否需要支架,在臨床上是有標準的:需要達到75%狹窄,存在明顯的臨床症狀,有心肌缺血的客觀事實,否則不建議進行支架手術。

支架後,不管是否有症狀,都不能停藥,不僅不能減少藥物,還需要加服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進行雙聯抗血小板治療一年。

支架後,不僅服藥不能停,飲食、生活習慣同樣不能放任,因為支架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依然可能二次、三次支架,我們所服用的藥物和規範的飲食生活習慣,為的是延緩病情發展速度。

冠心病患者還能治好嗎?

從整體來看,冠心病既然被稱為慢性疾病,那麼只能控制,不能恢復!

從局部來看,部分冠心病患者通過解除致病誘因,完全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我們常說對因治療,病因的不同造成了治療方案不同,所以這是基於誘發病因不同,而出現的兩種治療方向:

整體:飲食、高齡、三高、遺傳、菸酒、肥胖都是冠心病的形成原因,這些因素造成了血管的粥樣硬化、血管內脂質的沉積,進而出現的斑塊血栓,當血管的通行空間變小,其中通行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就會減少,心肌組織缺乏足夠的血氧灌注,供給和消耗失衡,就會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事件,由於斑塊沉積在血管壁下,很難進行清除,所以也就造成了冠心病的難以治癒,只能通過支架進行人工撐開或搭橋的另闢捷徑,但依然會繼續惡化,所以只能控制不能恢復。

局部:基於身體各部位的聯繫,我們發現一個系統的關聯,當患者因為日常的行為習慣導致脊柱發生病變,就會影響到周邊的神經系統,而神經貫穿著我們的全身各處,脊柱病變的位置不同,影響到的神經也就不同,所能造成的後果天差地別,而交感神經從腦幹這個起始點開始出發後,途中會經過脊髓、頸部神經節、胸部神經節,最後到達心臟神經從進而支配心臟,而我們的血管也會受到神經的直接支配,當患者的頸胸椎發生突出持續壓迫神經,使其興奮紊亂,造成的後果就是相應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這種情況是血管的整體收縮變小,而非斑塊造成的內部體積變小,雖然同樣會造成心肌缺血的事實,但治療難度和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對於此類患者來說,只要及時去除病灶,調控神經完全可以恢復正常。


對因治療中的病因查找非常重要,哪怕治療措施做到盡善盡美,方向錯誤依然屬於無效治療!


羅民教授


您好,楠醫生予以解答您的提問。

冠心病患者是可以飲用牛奶的,但是在選擇牛奶種類上需要注意,因為血脂升高,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對冠心病的不良影響,建議飲用脫脂牛奶,這樣飲用既可以滿足身體需求,又可以避免血脂升高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冠心病冠心病是目前非常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這個疾病發生的概率逐步的增大,但是冠心病有不同的分類,絕大多數患者通過積極的藥物干預,以及危險因素的控制,生活方式的調整,均可以有效的控制在正常的範圍以內,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

藥物干預

抗血管藥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是治療冠心病的基石。

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減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是貫穿在整個治療冠心病過程中。部分患者認為阿司匹林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但是臨床研究發現,這個藥所引起的胃腸道不適,發生率非常低,是相對比較安全的藥物,可以長期服用,特別是在飯後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進一步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阿託伐他汀鈣,瑞舒伐他汀鈣等)是預防並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進程的關鍵藥品。這個藥有三大作用:調節血脂、抑制血管內皮炎症反應、穩定斑塊。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可以延緩斑塊的增大以及防止斑塊破裂所導致產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危險因素控制

冠心病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是由於血壓,血脂,血糖等這些危險因素相互作用長時間累積而導致產生的。

當這個疾病發生的時候,我們需要從自身去分析每一個人不同的特點,根據自身所存在的危險因素,針對性治療,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因此,對於冠心病的控制,我們需要全方位去分析和判斷,力求把這些危險因素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也就潛在的解決了冠心病進展的可能。


生活方式改善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證我們健康長壽的重要基礎,吸菸酗酒,脾氣暴躁,長期失眠,肥胖不愛動等這些生活習慣,往往是很多疾病潛在的誘發因素。

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調整:管住嘴邁開腿,保持良好的心態,戒菸限酒,適度的運動等這些措施的執行,保證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去抵抗各種疾病的侵襲。

【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心血管楠醫生


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喝牛奶的。 因為牛奶中含有可以抑制人體肝臟合成膽固醇的物質。另外,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和乳清酸,這兩種物質均可以降低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由此可見,牛奶可以通過這兩種作用,降低體內膽固醇,從而達到減緩冠心病發展的目的。想要治好冠心病可以用中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