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把統一中原的功勞算在秦始皇頭上,漢唐明清統一的幾百年不算嗎?你怎麼看?

沈靜軒


因為秦始皇的統一不單單是領土的統一,他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思想,統一文化,從此讓中華民族有了大一統的意識。此後無論朝代怎樣更迭,哪怕是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大一統依舊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正是有了大一統的意識,中華民族才歷經滄桑永遠不倒,中國曆經亂世,也永不分裂。從這個角度來看,秦始皇居功至偉。


血染戰旗紅


這裡有個很明顯的參照:歐洲。

歐洲一體化進程已經很久了,為什麼遲遲不能成功?就是因為整個歐洲地區的普通百姓缺乏一體化的意願。

為什麼中國有?因為秦始皇第一個做到了以緊密的組織體系(郡縣制)將全中國整合成了一個整體。要知道夏商周雖然也稱朝代,但作為王實際統治的區域只有王畿,全國其他地方只是名義上屬於王,各分封國的人民自認為國君的子民,而不是王的子民。

而秦始皇統一就不一樣了,廢分封置郡縣,就是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歸於他一人實際

統治,這樣一來,整個中國就成為了一個整體,特別是秦之後大漢幾百年統一,更讓這個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

因此每當戰亂,民眾所思所想就是迴歸一統,而不是就此拆了家過日子;當政者想的也是我起碼要保住秦朝留下的版圖,不然就會被後世子孫恥笑不如古人,由此才有那句“天下之勢,分久必合”。

因此中原統一之勢的開拓者是秦始皇,奠基人是大漢。唐、宋、元、明、清雖然其自身也對中原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仍舊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味道。


閱微草堂筆記


秦始皇統一中國,不僅僅是土地上的統一,主要還是文化,制度,經濟,軍事,度量衡等各方面,才形成大中華的主要格局,也就是咱們國家主體上的初具規模,後面唐宋元明清都是秦朝的主體上發生變化,但其他方面的認同基本沒有改變,例如需要,文字,錢幣等等,具體的說就是秦朝以前各地文字不同,車軌不同,錢幣不同,服飾不同,語言也各異,統一中國後,改朝換代政策不一,但變化是整體變化,令行統一沒變,還是大中華


東方煞邢3


被黑了幾千年還有人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