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朋克小组

朋克的起源


PUNK 一词最早被英国人叫唤起来的,起先是一个音乐的范畴。诞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的英国。当时的英国还没从二战的伤痛中走出,国家经济萧条,失业率高。便滋生了不少对现实社会强烈不满甚至绝望心情的青年,他们愤怒的抨击社会的各个方面,热衷反抗,以消除心中的不满与烦闷。朋克运动应运而生,是一个以朋克摇滚为核心的集团。后来朋克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对抗传统,发泄不满,甚至反对一切,为了反对而反对的精神。


密码朋克小组


到了 80 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暂露头角,计算机与网络的流行,给人带来了网络通信,而这种数字化通信也给强权机构的监控带来的便利,针对通讯数据的自动化监控成为可能。RSA(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出现,使得那些缺乏音乐细胞,搞不了摇滚,偏爱理工科技而被鄙视为书呆子的年轻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武器与手段。去保护互联网中自身的隐私。自由自在,不受干扰,不受侵犯。自此,朋克精神进入网络世界。

1992 年底,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家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退休的英特尔员工蒂姆·梅(Tim May)、以及曾是 Sunmicrosystems 第五位员工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翰·吉尔摩(John Gilmore)邀请了二十位最亲密的朋友参加了一次非正式会议,大家喝喝茶,讨论讨论程序,密码问题。第一次会议上,朱迪·米尔洪(Jude Milhon:一位黑客兼密码学作家,经常使用 St. Jude 化名)将这个组织称为“密码朋克(Cypherpunk)”,这个名字引入了“cipher”和“cypher”这两个密码/密文含义的单词,旨在结合电脑朋克的思想,在电脑化空间下的个体精神,使用强加密(密文)保护个人隐私。

从此,小组的名字就叫 “密码朋克小组”, 他们也自称密码朋克。

1993 年 Eric Hughes 为小组起草的 “密码朋克宣言” 是密码朋克们的行动纲领。Eric 在宣言中声称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开放的社会需要隐私;我们不能指望政府、企业或者其他冷冰冰的大组织赐我们以隐私权;我们必须自行护卫自己的隐私;我们自己会写代码,我们要写出软件来!”

对于这群神秘的密码朋克是什么样的群体,我们可以从密码朋克宣言中有所了解:


摘选

1/ 我们是特立独行的代名词,是嬉戏在信息世界中的电子老鼠。

1/ We are those,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rats, swimming in the ocean of information.


2/ 我们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默默无闻的小孩。

2/ We are the retiring, little kid at school, sitting at the last desk, in the corner of the class room.


3/ 我们是大家公认的怪人。

3/ We are the teenager everybody considers strange


4/ 我们是黑进计算机程序,挖掘自己潜能的学生。

4/ We are the student hacking computer systems, exploring the depth of his reach.


5/ 我们是坐在公园长椅上的青少年,腿上放着笔记本电脑,用程序构筑着最新的虚拟现实世界。

5/ We are the grown-up in the park, sitting on a bench, laptop on his knees, programming the last virtual reality.


6/ 我们的车库里有数不清的电子器件,桌角的烙铁和附近被分解的无线电都是我们的杰作。我们的地下室放满了计算机与忙碌工作的打印机、调制解调器。

6/ Ours is the garage, stuffed with electronics. The soldering iron in the corner of the desk and the nearby disassembled radio- they are also ours. Ours is the cellar with computers, buzzing printers and beeping modems.


7/ 我们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我们的见解比普通人更有深度。他们只关注事物的表象,而我们更关心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我们——一群具有梦想家视野的现实主义者。

7/ We are those that see reality in a different way. Our point of view shows more than ordinary people can see. They see only what is outside, but we see what is inside. That's what we are - realists with the glasses of dreamers.


8/ 我们是奇怪的人,几乎不出现在街坊领居中。我们放任自己的思维沉溺在计算机的世界中,拼命汲取所需。我们不常出门,只是偶尔外出转转。但也仅仅徘徊于家附近的电器商店,或是酒吧,在那里会会朋友,见见客户,亦或去后街找瘾君子聊聊天。

8/ We are those strange people, almost unknown to the neighborhood. People, indulged in their own thoughts, sitting day after day before the computer, ransacking the net for something. We are not often out of home, just from time to time, only to go to the nearby radio shack, or to the usual bar to meet some of the few friends we have, or to meet a client, or to the backstreet druggist... or just for a little walk.


9/ 我们没有很多朋友,只有那些会一起去聚会的朋友。我们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在网络上。那些人使我们真正的朋友,在网线的另一端。我们相识于IRC频道、新闻组和系统中。

9/ We do not have many friends, only a few with whom we go to parties. Everybody else we know we know on the net. Our real friends are ther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ine. We know them from our favorite IRC channel, from the News-Groups, from the systems we hang-around:


10/ 我们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们,也不在乎自己长什么样,或者别人如何在背后谈论我们。

10/ We are those who don't give a shit about what people think about us, we don't care what we look like or what people talk about us in our absence.


11/ 我们中的大多数喜欢隐匿在暗处,不为人所知。除非是那些无法避免要联系的人。

11/ The majority of us likes to live in hiding, being unknown to everybody except those few we must inevitably contact with.


12/ 另一些喜欢抛头露面,热爱名利。他们的名字在地下世界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因一件事而团结在一起——密码朋克。

12/ Others love publicity, they love fame. They are all known in the underground world. Their names are often heard there.

But we are all united by one thing - we are Cyberpunks.


13/ 社会不理解我们,对于那些远离信息和自由思想的普通人来说,我们是“怪胎”和“疯子”。社会否认我们的思考方式,而这个社会本身在生活、思考,甚至连呼吸都只遵循一种方式——陈词滥调。

13/ Society does not understand us, we are "weird" and "crazy" people in the eye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who live far from information and free ideas. Society denies our way of thinking - a society, living, thinking and breathing in one and only one way - a clichc.


14/ 他们否定我们因为我们的思想更自由,自由的思考是被禁止的。

14/ They deny us for we think like free people, and free thinking is forbidden.


15/ 密码朋克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是固定存在的。密码朋克是从与大众无异的普通人进化而来的电子艺术狂人、电子音乐家和学者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15/ The Cyberpunk has outer appearance, he is no motion. Cyberpunks are people, starting from the ordinary and known to nobody person, to the artist-technomaniac, to the musician, playing electronic music, to the superficial scholar.


如今看上去,他们只是一群技术爱好者,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技术,算得上是年少有为,有志向与抱负的有为青年,为什么还要躲躲闪闪,玩消失呢?其实当时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他们这个小组,疯狂的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在 90 年代之前,密码学一直是美国政府手中的武器,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防范犯罪为名义,牢牢的控制着先进的密码技术。美国政府不允许密码技术出口,限制民用密钥的强度,甚至立法授权政府部门随时可以对任何民用密文进行解密。针锋相对的,美国出现了不少民间的团体,对抗政府,要求公民的隐私权。密码朋克的一干兄弟们,之后就扛起了反抗的大旗,不过他们反抗的武器非刀非剑,而是密码学与程序。


密码朋克邮件组人物简介


Tim·C·May(蒂莫西·梅) 是密码朋克的发起人,他也是 intel 的高级科学家,在 Intel 公司为芯片技术解决了 alpha 粒子问题。 他有一篇著名的 “密码无政府主义者宣言”。在文中他提出,密码学将对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变革。他算是戴维、尼克·萨博眼中的 “带头大哥”。

Eric Hughes(埃里克·休斯) 是美国的数学家,也是一位程序员。他起草了著名的 “密码朋克宣言”。人们一向将他与梅并列,是密码朋克小组的两个创始人之一。

John Gilmore(约翰·吉尔摩尔)不仅参与创建了密码朋克,还创建了电子前沿基金会。他在开源软件领域贡献甚大,他发起了 Cygnus Solutions 公司,为开源软件提供支持,后该公司并入红帽软件。 他也是 GNU 的主要成员。他参与制定了 DHCP 协议。会 Linux 的同学一般都用过 DHCP 这个命令来分配网址,没错 John 就是 DHCP 之父。他是 SUN 公司的第五位员工。

Jacob Applebaum(爱珀鲍姆) 是个神奇的家伙,他的职业真是要一个很大的数组才能记录清楚。 他是新闻记者、计算机安全专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黑客。人们肯定会好奇,他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他还是 Tor 洋葱网络的创始人之一,也一度对外代表维基解密。 多年来,美国执法部门一直盯着他,他是某些部门眼中的犯罪嫌疑人。

Julian Assange(朱利安·阿桑奇) 是 “维基解密” 的创始人,也是全球知名黑客。他在密码朋克中影响巨大。在计算机领域,他的成就包括开发 TCP 端口扫描器 strobe.c,参与开发 PostgreSQL,开发 NNTPCache,开发 “否定加密法”。阿桑奇因为维基解密这个事业,而受到多国指控。

Adam Back(亚当·拜克)是 “哈希现金” 的发明者,也是中本聪最早通过邮件联系的人。是他让中本聪去接触戴维。 现在他创立的公司 Blockstream,致力于开发侧链技术,也近乎将比特币开发的权力控制在手。

Bram Cohen(布拉姆·科恩) 美国程序员, BitTorrent 协议发明人,他还是CodeCon创始人、旧金山Bay Area p2p-hackers会议的组织者、Codeville的编写者。更为著名的是他亲自开发设计了著名游戏平台Steam。

Tim BernersLee(蒂姆·伯纳斯·李) 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 他发明了 “world wide web ” 万维网。1989 年他提出了万维网的概念,并成功通过 HTTP 协议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讯。

Hal Finney (哈尔·芬尼)是美国密码学家、工程师。他是 PGP 早期的主程序员,后发明了 RPOW,也是中本聪最早的支持者,第一个运行了比特币客户端。

Tim Hudson 是 OpenSSL 的发明人。而 OpenSSL 可称之为互联网的血液,比特币中也应用的 OpenSSL。

Matt Blaze(马特·布雷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破解了美国政府用来监控通讯的芯片 Clipper Chip。

Nick Sazbo(尼克·萨博) 是美国律师、法律学者、密码学者、计算机科学家。尼克提出了 “智能合约” 概念,影响了区块链的技术架构。他在 1998 年的文章中提出了 “比特黄金”,可称之为比特币的思想蓝本。

比特币的发明者: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


有感


朋克不是暴力,性,非主流,流氓之类的代名词,发展至今,它已然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强权不屈,苦命不折的反抗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