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徵之後,明朝國力有多大損耗?

勞倫斯602


清朝官方的《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三次戰役抗日援朝戰爭先後派遣七萬人、播州維護國家統一戰爭先後派遣約二十萬人、寧夏維護國家統一戰爭大概在五到七萬人左右。除了抗日援朝戰爭之外剩下兩個都是在國內打的,要知道無論古代現代打仗對於當地的經濟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兩次戰爭使這兩塊地區可以說是數十年內難以恢復往日的場景。

看到這些數據大家基本可以知道萬曆三大徵花費一千二百萬兩左右,以及耗費損傷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問題來了如果不知道朝廷一年收入有多少那知道支出也沒有什麼對比的力度,明朝算得上是歷朝歷代稅收相對較低的朝代了,一開始是三十稅一後面十五稅一,最多就是十稅一這還是比較少的,萬曆年間張居正進行了稅收改革,年入可以達到兩百萬兩到四百萬兩左右(這是大概數據各方說法不一我覺得在這個區間算是是比較合理的數字)取箇中間值就是三百萬兩,也就是說萬曆三大徵可以說耗費了整整四年國家的所有稅收,而且戰爭所需的所有物資運輸和戰亂全都耗費了大量的勞動力,寧夏戰爭後任寧夏巡撫楊應聘說:“壬辰兵燹,遂舉二百年之所經營者,蕩然如同草味。”

此次兵亂,歷時8個月,經反覆鎮壓到年底才艱難平息 兵變中城堡、水利設施、民宅被破壞,百姓在戰亂中無辜慘遭殺害,中衛以及整個寧夏地區人民遭受了巨大災難。

這三次戰役之後國庫愈加虧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