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時如何正確用力?

暖陽smile


生了兩個孩子,用一句話來回答就是:

趁著陣痛的時候,使長勁,像拉粑粑那樣用力,把孩子“拉”出來。

生老大:真是不知道怎麼使勁,有很多錯誤的做法。

老大的時候真是沒體會到如何像拉粑粑一樣用力,本人從來不便秘,完全不知道拉粑粑怎麼使勁,頭胎寶寶雙頂徑超過10,屬於超標,醫生同意我“試產”,意思就是試試能不能生下來,不行的話,還得剖。

像很多網友寫的那樣,大概是分成三個產程,在開七八指之前,基本上沒什麼人理你,讓你在那躺著自己疼,胎心監護沒變化,就沒人搭理你,陣痛來的時候,會有一群人圍上來看看你的下面,沒反應又怏怏的散去。

因為我去醫院的時候已經開了三指,加上媽媽說疼痛可以忍受,儘量不要打無痛,所以我也沒打,這時候我做了一件很錯誤的事情:開始喊……喊叫其實一點都不會緩解疼痛,反而增加負擔,影響醫生和自己的心情,醫生還說,你以為演電視劇呢啊?!我確實沒見過別人生孩子,只看過電視劇啊。當時自己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經過幾個小時的疼痛和喊叫,精疲力盡的時候,終於開了七八指了,我被推進了產房,開始了第二產程。


由於之前浪費了太多的體力,進產房之後我已經沒什麼精力了,加上陣痛搞得心煩意亂,醫生說的話我完全聽不進去了;之前還練習了拉瑪澤呼吸減痛法,因為不得要領,一切都是徒勞。醫生反覆說,像便秘那樣使勁,我說沒有便秘過,不知道怎麼使勁啊,醫生還說往下使勁,我只是使勁蹬腿,把駕著腿的東西都踢開了,還有手使勁攥著扶手,手心磨出了一排繭,可見我使勁的位置是多麼錯誤。最最後,孩子的頭還只是出來了一點點,時間太久,醫生用了胎吸,用一個像皮搋子那樣的東西,吸住寶寶的頭,同時側切,助產士又壓我的肚子,才把寶寶娩出。因為胎吸,前幾個月我一想起來就覺得對不起寶寶,好在胎吸只用了一點點力,沒有影響到孩子。

生老二: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呼吸和用力

鑑於生老大的經驗和教訓,老二的時候我很好的控制了水果和糖的攝入,最後雙頂徑控制在9.8。要知道懷老大那時候每天要吃一兩斤水果,蛋糕什麼都沒忌口,因為自己偏瘦,糖耐又很好,所以比較放縱了,這裡也是奉勸各位準媽媽,水果真的沒那麼多營養,沒必要吃很多的。

預產期過後三天的一個半夜,我破水了,之前跟寶媽們取過經,準備了蜂蜜水,陣痛時候就喝一口,據說可以軟化產道,還有大口呼吸也很有效,每次開始疼,就深吸一口氣,這時候全神貫注於胸腔,陣痛能減輕一半,沒有陣痛的四五分鐘我居然還能睡著,保持體力。因為先破水了,所以不能溜達,如果是先見紅的寶媽也可以適當散散步,也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快生。

等待的時候,就是個普通的床,護士偶爾來看看,我總是問她,還不行嗎?護士看看我的狀態就直接說,看你這個疼的樣子,還不行,等你快要憋不住的時候再叫我吧。後來的後來,我疼到實在忍不住了,快要尿出來的感覺,話都有點說不出來了,我捅了老公一下,只能給他個眼神了,嚇得他趕緊叫護士。

護士看了一眼說,這還差不多,然後扶著我往產房走,我老公在後面大喊我:保持體力,不要喊叫!這時候凌晨兩點半。我一步三停的挪到產房,醫生聽說我是經產婦,很高興,都互相說,這次可以早點休息了。這時候陣痛來了,醫生和護士都異口同聲說到,快使勁,於是我按照之前的感覺,使了使勁,結果醫生幾個人都很失望的說,完了,她不會使勁。還有人很遺憾地說,又不知道幾點能生完了。

後來的兩次陣痛,我做的都不太好,有個醫生說,你再這樣下去得剖了,羊水不太乾淨了。再加上我想起來胎吸的危害,我還就不信那個邪了。

於是這次陣痛的時候,我好好的體會了一下醫生的話,大概就是收縮小腹,往下頂括約肌一起使勁,同時屏住呼吸一直不要鬆口,一直要憋到陣痛完事才能休息,這樣使長勁,而且真的很像拉粑粑,因為真的拉了……什麼形象這時候都不重要了。

這樣經過了三次陣痛,19分鐘後,孩子生了,而我老公還沒有收拾好休息室的待產包呢,而婆婆一度認為我把孩子生在了走廊上。

第三階段的娩出胎盤就顯得很簡單了,還是一樣的趁著陣痛使一下長勁,一下子就好。

說是順產,其實沒有幾個是順利的,順產,只是生出寶寶的通道而已。但是很快,你的所有疼痛都會被寶寶出生的喜悅所代替,完全會忘記自己經歷的那些了。


悠辣媽


其實我生孩子還是挺順利的,第二產程5分鐘就生出來了,所以,學會正確用力真的太重要了。


我因為第一產程差不多是6個小時吧,大概是在晚上11.開始有規律宮縮的,到3.左右實在受不了了,就想找醫生剖了,但是醫生過來做了檢查說已經開三指了,還是蠻好的結果,現在已經受這麼多苦了,還是再忍忍,照這個情況早上8.之前肯定能生。於是在4.50左右終於躺到了產床上。然後因為當時產房就我一個產婦,所以環境不錯,沒有別人影響我,我早前也做了功課,說是不要大喊大叫,所以我就忍著疼,聽醫生跟我講話,她說先不要用力,等會我讓你用力的時候你再用力,用力的時候屁股不要離開床,實際上當時宮縮已經不是我能控制的了,然後我就說醫生我這個控制不了用力啊,感覺孩子自己在往外邊衝,醫生說是這樣的,來,用力,我就開始用力,每次用力就2.3s的樣子,醫生說停一下,我就喘口氣,然後大概有3.4次用力,就感覺像多年的便秘突然好了似的,嘩啦啦就生了。看看時間,5.20分。


所以,各位準媽媽如果要順產的,一定要聽醫生的話,不要盲目用力,調整好節奏,一般是能夠順利生下寶寶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但是真要順產,臨產前的一兩個月儘量多運動哦,我是每天走一萬步,50個深蹲。應該是有點效果的。

祝願各位準媽媽可以順利平安的生下健康寶寶哦!


瑪格麗特逗逗


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順產過程中正確用對力,省時省力,少受罪,寶媽媽們快學起來吧!眾所周知,順產是自然分娩方式。生一個孩子就是一場較量,不僅是體力較量,更是是技術較量。十月懷胎,瓜熟蒂落。說起來容易,生一個孩子可不是那麼容易,每個寶媽都拼盡了全力,才生下朝思暮想的寶寶。要想了解順產過程該如何正確用力,就要先了解順產的過程:

順產的過程是怎樣的?

順產分3個產程,每個產程怎樣用力,需要寶媽們運籌帷幄之中,拿捏有度。順產的過程中,分娩的媽媽都會遇到的情況就是見紅、羊水破、宮縮、陣痛、胎兒經過產道、子宮口“開十指”以及胎兒娩出。醫生會通過內檢來判斷產程進展狀況。正常情況下,3個產程需要10-14小時左右。因此,對於臨產產婦,學會正確用力非常重要。一般宮口開到9指的時候,產婦才會上產床,因此,在上產床之前,是產婦儲存體力的大好時機,餓了可以吃點巧克力或者能量高的餅乾類,口渴了喝點水,或者紅牛,及時排洩大小便,有助於順產。在骨盆開到十指之前,是最難熬的階段,有規律的陣痛是在證明骨盆正在逐漸被打開,胎兒會逐漸進入產道,奮力向前衝向宮口,這時會有強烈的下墜感,而且疼痛也會越來越強烈,會有上廁所的強烈願望,說明快生了。

順產過程中該如何用力是正確的?

在上產床之前保存體力,忌大喊大叫,或者過早用力。當宮口開到約9指的時候,產婦上產床,上了產床後寶媽們要注意了,此時要隨著宮縮陣痛的加劇正確用力的最佳時期,方法是雙腿儘量自然張開,膝蓋呈彎曲狀,兩腳的後腳跟儘量向臀部靠近,兩手也不能閒著,需要向後舉或者伸向兩側,可以順勢抓住床頭的欄杆,或者產床兩側的把手,深呼吸,眼睛看向腹部最高點,並集中注意力,咬緊牙關,鼓起腮幫,將全身的力氣都推向腹部及下身部位。就像平時拉大便一樣,一邊呼氣,一邊用力向下使氣,反覆幾次,胎兒就會順利娩出。如果疼的厲害,自己不知道怎麼用力,到時候也不用害怕,因為幫助生產的醫生都很有經驗,醫生說用力的時候,產婦可以聽醫生的指揮吸氣呼氣眼睛盯著肚子集中注意力,鼓起腮幫子,向下用力。當宮口全開時,只要用對力氣,胎兒會順勢娩出,寶媽們會頓感輕鬆許多,之後胎盤也會順勢娩出,產程結束,幸福的時刻來臨,母子相見,其樂融融!寶媽們辛苦了,享受幸福的時刻吧!

總之,在上產床之前保存體力,忌大喊大叫,或者過早用力。當宮口開到約9指的時候,產婦上產床,上了產床後寶媽們要注意了,此時要隨著宮縮陣痛的加劇正確用力的最佳時期,方法是雙腿儘量自然張開,膝蓋呈彎曲狀,兩腳的後腳跟儘量向臀部靠近,兩手也不能閒著,需要向後舉或者伸向兩側,可以順勢抓住床頭的欄杆,或者產床兩側的把手,深呼吸,眼睛看向腹部最高點,並集中注意力,咬緊牙關,鼓起腮幫,將全身的力氣都推向腹部及下身部位,反覆幾次即可順利分娩。


紅良育兒


分娩是個體力活,有人說生個孩子比跑個馬拉松還要累,累得多。而事實上我們看到有些人跑馬拉松沒這麼累,有些人就真的是很累,這其中有個人體力的問題,也和跑步時的技巧有關係 。

所以才會專門的馬拉松的教練之說。

分娩正確用力好處多:

1、保存實力·

有些媽媽在第一產程開宮口時太痛就已經大哭大喊,這些力氣就白白的浪費掉,而再生時體力變差,到時就沒這麼好生了。學會用力和可以保存實力,所以痛的時候不要大哭

.可以通過呼吸來減輕痛苦,建議在孕晚期學習拉瑪澤呼吸減痛法。

2、保護胎兒

比如說在還宮頭沒開時,媽媽卻開始用力會讓胎兒的頭受壓,卻沒有足夠的空間讓胎頭進入到陰道 ,這時候對胎兒是一位傷害,我們看到順產的胎兒不少頭上都會有產傷,比較說血腫,主要也是生產時受壓導致的。

3、保護產婦自己

菁媽當時生孩子時鄰床的媽媽說自己就是不會用力,生的時候沒開始就用力了,後來護士讓我不要用力時又忍不住用力,所以撕裂傷嚴重,縫了十幾針。

所以我剖腹產的下床可以自由的走動了,但是她每次下床卻還是痛得撕牙咧嘴的。

4、加速產程

會用力的醫生特別喜歡,因為可以加快產程讓他們可以早點收工。也可以減少媽媽不少的痛苦。

菁媽一個朋友是頭胎,但是因為經常鍛鍊,對自己力量的控制也很強,所以宮口全開到生完才20分鐘。

生產時 這麼用力才對:

1、第一產程子宮收縮力佔主導時,媽媽不用力保存實力

從規律性的宮縮到宮口全力,主要是子宮收縮力在使勁,子宮收縮力不受媽媽自己的管控,就像我們的心跳一樣,是自發性的,所以媽媽不要自己瞎用力,可以看看書,聽聽歌,做一些可以轉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

2、第二產程,宮口全開,胎頭下降到陰道,開始學會用力

胎兒能夠順利出生,需要內推外拉,而內推主要就是宮縮的力量,外拉就是媽媽腹壁肌和隔肌的力量,孕媽在宮縮時正確用力,以增加腹壓協助宮縮力促進分娩。

孕媽媽在宮縮時要先吸一口氣,閉緊喉頭,如解大便一樣用力向下屏氣增加腹壓,這樣腹內壓升高促進宮縮,能夠加快胎兒的分娩。

宮縮停了之後,孕媽就要安靜休息,以恢復體力。等待下一次宮縮的來臨。

而當醫生在陰道口已經看到胎兒的頭了,一般會讓產婦不要用力,因為這時候胎頭下衝的力量太大,很多產婦會不由自主的想用力,事實上這時候最好張嘴哈力不要用力,以放鬆肌肉,防止引起撕裂傷。

3、第三產程,胎盤娩出,孕婦配合宮縮的力量把胎盤娩出。

胎兒出生,還會有密集的宮縮,主要是把胎盤分娩出來。一般會在15分鐘內娩出,如果超過30分鐘醫生一般會伸手進去徒手撕胎盤,促進排出。

話題:你生孩子時用了多少力還記得嗎?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菁媽育兒


一般來說,正常的產程需要12-16小時。也就是說,除非是急產,否則每位準媽媽都要保持足夠的體力才能順利分娩。所以,對於臨產的準媽媽來說,一定要學會如何在分娩中正確的用力。


仰臥時的用力方法

兩腳充分張開,膝蓋彎曲,後腳跟儘量靠近臀部。兩手向後舉,抓住床頭的欄杆或兩側的把手。先充分吸氣,從鼻子吐氣的同時停止呼吸,幾秒後再慢慢像是要排便或打開肛門似的逐漸用力。

此時要緊閉嘴唇,直到最後都不要讓空氣漏出來。從吸氣、用力到吐氣完畢,大約需要25秒。要確定用力的方法是否正確時,只要將手掌放在肛門附近,便可得知。方法正確時,手掌會被推向前。

側臥時的用力方法

側臥時,身體下方的手肘輕輕彎曲,手掌放在臉旁。雙腳併攏,膝蓋儘量彎曲,手抱住身體上方的大腿靠近臀部的地方。用雙手抱也可,只是側臥時,在身體下方的手容易疲勞。頭部不可彎得太低,背脊也不可拱起至眼睛看得到肚臍的程度。

胸部先充分吸氣,然後和仰臥的情形相同,暫停數秒後再用力。這時,背脊要挺直、不可拱起,臀部向後突出般地出力。頭部彎得太低或不抱住臀部而抱住膝蓋,都是錯誤的用力法。

仰臥時抱住雙腿的用力法

舉起雙腳,雙手從外側抱住膝蓋的內側,雙腿儘量靠近下腹部的兩側,並充分地張開。此時,大腿如果充分張開,與其說是雙手抱住雙腿,不如說是用雙手將雙腿抱起來。雙手不可握在一起,而要各自握拳,雙腿才能充分張開。

用力的同時,使下頦貼近胸口,雙腿儘量張開。如果雙腿沒有充分張開,反而併攏在一起,或是吸足氣後馬上用力,只有腹部鼓起時,用力效果自然不佳。原本應貼近胸口的下頜向上突出,或用力時支撐腿部的力量比抱住腿部的力量強,使得臀部下滑,如此都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

子宮口全開後的用力方法

當你的子宮口開全後,會陰膨脹,這時準媽媽應在宮縮時正確用力,以增加腹壓協助宮縮力促進分娩。準媽媽在宮縮時要先吸一口氣,閉緊喉頭,如解大便一樣用力向下屏氣增加腹壓,這樣腹內壓升高促進宮縮,能夠加快胎兒的分娩。宮縮間歇時的用力方法。

當宮縮間歇時,準媽媽應該安靜休息,以恢復體力。如果腹壓和宮縮力配合得當,會使胎兒娩出時間明顯縮短,但是如果用力不當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比如有些準媽媽拼命地喊叫哭鬧,不但消耗體力,造成疲勞,並且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影響進展。

胎頭下降很低時的用力方法

當胎頭下降到很低的時候,適合用腹壓。這時候醫生會例行檢查並囑咐準媽媽運用腹壓。如果宮口未開全,即使您有劇烈的排便感必須使勁時,千萬不要用力,以免造成宮頸水腫,影響產程進展和分娩後期乏力。你應該在宮縮時張大口呼吸,放鬆全身肌肉,不能屏氣使勁。值得注意的是,運用腹壓應該多久,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主要是看胎頭下降程度。如果胎頭進展比較緩慢但已經在陰道口看到胎頭,準媽媽用腹壓時間較長,已達30分鐘,甚至1小時,這時則用產鉗或胎頭負壓吸引器幫助分娩,並對準媽媽施行會陰側切術。

總之,整個產程準媽媽在事先學習的前提下,儘量放鬆心情,配合醫生和助產士,一定能順利分娩。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光芒四濺的暱稱


孕晚期,很多媽媽開始關心生孩子的種種問題,其中,順產過程如何用力是大多數媽媽想知道的。

順產時候開始用力?

從準媽咪肚子開始規律發痛(規律的宮縮)到胎盤娩出的全過程叫做總產程。整個產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產程

從宮縮規律直到宮口全開,這個過程準媽咪是不需要用力的,否則你可能會承受更大的痛苦。如果身體條件合適,採用無痛分娩,這個階段你可能會感覺還不錯。

第二產程

從宮口全開到寶寶出生,這個過程需要準媽咪正確用力,才能讓寶寶更順利娩出。

第三產程

寶寶出生到胎盤排出,這個過程也不需要用力。

順產時如何正確用力?

一些過來人可能會經歷過這樣的情景,用力半天力氣,嗓子都乾啞了,寶寶還是沒出來,這就是你用力不當。

分娩時候正確的用力方法是:雙腿分開,雙腳蹬在產床架上,兩手握緊產床把手,宮縮的時候深吸氣,然後像大便時用力那樣,把氣壓在腹部,利用腹壓使寶寶向下走,幫助順利分娩。在這個過程中,宮縮的時候吸氣用力,宮縮間歇,呼氣放鬆身體(放鬆的時候要慢,避免過快放鬆導致寶寶又回去了)。掌握好這個節奏,順產會變得順利很多。如果你實在找不到用力的感覺,可以向醫生求助,她會指導你如何正確用力。

順產過程中要注意哪些事情?

  1. 分娩過程中不要持續的高聲喊叫,這會影響你的呼吸節奏,增加自己的緊張心情,給分娩帶來很多困難,還可能導致聲嘶力竭,無力分娩;

  2. 不要用蠻力,掌握正確的用力方法和節奏很重要;

  3. 積極配合醫生和護士,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4. 過分緊張會增加分娩難度,充分利用陣痛間隙,放鬆身體,以便有更多精力和體力順利分娩。

我是欣然育兒,每日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更多精彩等你來

欣然育兒


分娩分四個產程,但是最後兩個產生已經不需要用力了,只需要安心被虐就對了,最後兩個產程是從胎兒溢出和產後兩個小時的觀察,胎兒溢出之後,醫生觀察胎盤是否會移動溢出來,因為有的胎盤黏連比較好,沒有自動溢出,那麼就需要醫生手剝胎盤,這是一個爽歪歪過程,無比的歡樂,而產後的兩個小時,不僅僅要做一些常規檢查,還要被護士姐姐壓肚子,別說有多痛苦,很多的孕媽看到就想逃,奈何疼痛跑不了。



孕媽分娩用力主要在第一個第二產程,這兩個產程是息息相關的,第一產程的不順利,直接會影響到第二產程,而且還會影響到分娩的方式,可能這產程直接從順產就轉剖腹產了,也因為這個小小的細節,第二胎一般也是剖腹產,因為現在國內“一胎剖,胎胎剖”,很多的醫院不敢冒險,還是給孕媽剖腹產,所以第一產程是特別重演要的,它不僅僅第一孩子的分娩方式,還會影響到第二胎,而且還會影響到胎兒的時間。


如何攻下第一產程的堡壘

第一產程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所以孕媽不想想搬磚那張,一下子就憋盡全力了,而第一產程和搬磚上高樓層是一樣的,低樓層的時候,跑著上去,但是快到樓頂就已經腿軟沒有力氣了,最後只能累趴在途中,人的肌肉一旦進入到疲勞和抽筋的狀態,就需要用很長的時間來恢復,而且第一抽筋之後,會有一個抽離記憶,而第一產程的開宮口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開宮口就和打王者榮耀的輔助位置一樣,不能只管進攻,還要有一個大局觀,在進攻的同時,還要分析好退路,輔助是一個這個團隊的大腦,而孕媽就是這個產程的大腦,我們可以控制它,用一持續輸出的過程攻下對方的水晶。


為什麼不推薦第一產程的太用力呢!第一是因為時間太久,第一產程一般需要6個小時,我可餓可能有12小時,因為的一個過程,宮縮的疼痛不斷侵入孕媽的肉體,如果孕媽太用力,會導致宮縮太強烈,反而不好,這個長跑馬拉松的過程,要的就是勻速,因為勻速的過程,孕媽可以調整自己的節奏和呼吸,可以降低疼痛感,而且還可以為第二產程貯存力氣,能量消耗快,但是恢復得話,需要更多的時間,就算巧克力和紅牛的攝入,它們轉化成能量也需要時間。


如何快速拿下水晶

第二產程相對第一產程來說,是比較短的,一般在2-3小時,如果是經產婦的話,會更加短,有些孕媽是一碰就懷孕,而且上產床半個小時就出生就,讓產房其他的產婦特別的羨慕,但是第二產程該如何用力呀!

第二產程講究的是節奏感,如果不會的也沒事,助產士和醫生會告訴你怎麼樣用力,跟著宮縮的節奏來,當宮縮來臨的時候,用盡全力憋出來,想便秘一樣往下拉出啦,這個過程會痛,因為胎兒卡著,但是這個是需要節奏,宮縮來用力,宮縮過去及時休息和補充能量。


注意事項:孕媽在破水的時候,一定不要站立著,特別是站立洗澡,不僅會容易感染,而且還會導致羊水流失過快,這是特別危險,在破水的時候,記得把屁股墊高,羊水是特別重要的,因為羊水流失過多,胎兒會缺氧,而且容易窘迫,而且在分娩過程沒有了羊水的潤滑劑,加長產程。

孕媽在分娩過程,不要大喊大叫,不僅沒有用,還消耗體力,還影響到別人,很多孕媽發現產房的空調開得特別冷,那是因為細菌多萬殺菌,分娩過程有很多的分泌物,那麼細菌也會很多,而且還可以保持孕媽清醒,還有一層作用就是熱脹冷縮的作用,孕媽發冷就會發抖,而發抖可以不僅宮縮,所以說產房冷自然有它的道理,不然出來的時候怎麼會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感覺,都是對比出來的。


我是藝跡育兒,專注育兒領域多年,多平臺育兒作者,歡迎你的關注,後續更新更多育兒知識!!!

藝跡育兒


分娩時如何正確用力?

很多經歷過分娩的媽媽應該知道,分娩的時候會耗費很大的力氣,但是並不代表用力多生的快,力還得用在刀刃上,按照醫生的指揮用力才行。

今天剛看到一個《婚姻方攻戰》的短視頻,是產婦生孩子的那段,產房有2個產婦,一個大喊大叫愣是生不出來,一個不哭不鬧很快生出來了。其實生孩子快慢跟自身體質有關外,還跟用力方法有關。

那分娩時,怎麼用力才能讓胎兒快速娩出,還不會太痛苦呢?

第1產程:準備時間,也就是宮口打開的時間

想要分娩,必須得宮口全開才行。從陣痛到宮口打開的過程,就是第一產程,這個產程時間比較長,12-24小時,有的會更長或者更短,我記得自己當時從陣痛到分娩,一共經歷了32個小時。

從規律宮縮(10分鐘一次)開始,到宮口打開,這個階段,隨著宮口打開的程度,宮縮的時間加長,間隔減少,疼痛感越來越強烈,等5-6分鐘收縮一次的時候,宮口差不多打開了2釐米,這時需要收拾東西去醫院待產,等到宮縮3分鐘一次的時候,宮口大約打開了3釐米,胎兒頭部下降加速,宮口擴張速度加速,等到宮口全開的時候,就要到產房待產了。

這個階段,產婦不要用力,調整心態,儘可能的讓自己不要太緊張害怕,吃好睡好,補充營養與能量,畢竟後面分娩的時候需要很多的力氣;除此之外,如果宮口開口比較慢,可能會在醫生的要求下,爬樓梯,散散步,做一些幫助宮口打開的運動,還可能會打催產針。我就屬於宮口開的特別慢的那種,疼痛的厲害吃不下睡不著,不僅打了催產針,還被手動擴張宮口來著。

第2產程:生產階段,宮口全開到胎兒娩出

第二個產程,是宮口全開到胎兒娩出的過程,這個階段時間比較短,1-2個小時左右,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如果超過2個小時,很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不利於胎兒與產婦的健康,需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才行,比如側切,使用產鉗,甚至把分娩轉成剖腹產。

這個階段對產婦的要求非常高,不能再像第一產程一樣不管不顧了,產婦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用力。

1.產婦分娩姿勢:產婦仰臥躺在產床上,雙手抓住產床邊上的把手(沒有把手的抓緊床單),後背緊貼在床上,不要彎腰讓後背懸空,更不能扭曲身體,下巴要收緊,看向肚子的方向,不要閉眼也不要看天花板;同時,雙腳還要踩在腳蹬上,膝蓋向外側傾斜,兩條腿儘可能的打開。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姿勢,每個要求都有必須的原因,在躺下的時候,醫生會重點指出,產婦一定要高度配合才行。

原因:雙手抓住把手是為了固定自己更好的用力;後背緊貼在床上,是因為有依靠,如果產婦後背懸空不好用力;下巴收緊,看著肚子的方向,是為了更好的觀察,便於感覺用力方向;而不讓閉眼不讓看天花板,主要是因為看不到生產情況的時候,產婦會更容易緊張害怕,疼痛感也會更強烈,不利於分娩;至於雙腿儘可能的打開,是為了給胎兒騰出位置,助於分娩。

2.產婦用力方法:姿勢擺好以後,就要等待宮縮了,此時的宮縮大約持續1分鐘,在這1分鐘的時間裡,產婦至少要用力3次才行。

用力的時候要注意,先吸氣,吸足氣,然後暫停幾秒鐘再開始用力。具體為:宮縮來臨時,產婦先充分吸氣,從鼻子吐氣的同時停止呼吸,幾秒後再慢慢像大便一樣,向著肛門用力。用力的時候,嘴巴緊閉,不要讓空氣漏出來;無法繼續憋氣時,就開始吐氣,然後接著馬上吸氣、用力。

等到宮縮停止,產婦要放鬆全身的力氣,稍作休息,如果產婦沒有力氣了,助產護士會喂產婦吃塊巧克力,幫助體力及時恢復,然後迎接下一次的宮縮。等到突然“卟”的一聲,感覺便秘了很久的大便終於排出來了,肚子特別輕鬆,就連疼痛感都快消失了,恭喜你,胎兒出生了。

第三個產程:胎盤娩出,胎盤排出體外的階段

胎兒出生以後,分娩還沒有結束,因為胎盤還沒有出來呢。第三個階段是胎盤娩出階段,5-15分鐘左右,一般不超過30分鐘,如果超過30分鐘還沒有娩出,或娩出不乾淨,就得醫生干預了。

胎兒出生後,宮縮會暫停一會兒,然後繼續,不過沒有之前那麼強烈了,疼痛感特別低(我當時都沒感覺到疼)。胎盤會在宮縮的作用下,從子宮壁剝落移至子宮口,產婦稍微用點力,胎盤就能順利娩出。整個分娩結束了。

綜上,分娩是個用時久,疼痛感強的過程,需要產婦耗費大量的力氣,還得用對力才行,所以建議大家在產前都多瞭解一下,尤其是分娩是如何呼吸用力,可以稍微練習一下,找對感覺,等分娩的時候就會順利很多!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叮麻育兒


順產十分鐘,你也可以輕鬆生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87000072c48f260d04\

丫丫是個軟妹子



分娩是個體力活,同時對意志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自然分娩陣痛的程度和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但絕大多數初產時的分娩過程確實很痛苦,所以就像我當初入院時,醫生對我說的話:“你選擇順產對大人孩子都非常好。但生孩子沒有不疼的,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後來我在產房忍受了14個小時的陣痛煎熬,最終順產一健康女寶。作為一名高齡(39歲)初產的媽媽,個人的體會如下:

\n

第一,做好心理自我調適。生孩子是個生理過程,不是疾病,準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分娩這種自然生理現象從本質上來說,跟女生來例假是一樣的,都是上天賦於女性的本能。儘量調整自己心態,減少對分娩的恐懼,相信科學,遵從醫囑,配合助產士。

\n

第二,利用深呼吸自我減痛。所謂生產時用力,其實個人覺得最消耗體能的是陣痛的過程。當陣痛來臨之際,之前學的任何呼吸大法、減痛技巧都會被疼痛輾壓得片甲不留。我當時就是閉嘴用鼻深呼吸,然後大口吐氣,雙手緊緊攥住兩邊的床欄杆。因為深呼吸能夠幫助放鬆肌肉,也會適當轉移一點點注意力,這些會有助於減輕疼痛感(但,疼痛會一直在!)。這裡特別提醒大家:當疼痛來臨時,千萬不要拘泥於什麼章法,不論什麼姿勢,或者怎麼呼吸、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但切忌大喊大叫,一來對減痛沒有任何作用,二來浪費體力,三來對周圍的產婦、醫護人員也會有干擾。

\n

第三,生產時配合助產士用力。只要上了產床,這也是生產的最後時刻,也是關鍵時刻。這個時候一定要聽從助產士的安排用力,什麼時候用力,什麼時候短暫休息,專業人士會給予專業的建議,你只需照做就好。

\n

總之,分娩的疼痛是必然的,這就是女孩向女人蛻變的必經過程。所謂為母則剛,經歷過生產之痛的女人,在以後的人生中,也不會有什麼邁不過去的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