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那些事

冬至大如年!


關於冬至那些事

冬至思維導圖


冬至概述


關於冬至那些事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數九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稱。”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南朝梁人崔靈恩撰寫的《三禮義宗》記載:(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古人認為冬至為“陰陽”相爭之日,是預測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時機,甚至可占卜來年的人間禍福。

氣候特點


關於冬至那些事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在北方多出現暴雪低溫等寒冷天氣。

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習俗


關於冬至那些事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

在飲食方面,有北方餃子,南方湯圓的習俗,還有很多地區會吃羊肉湯、年糕、姜飯等特色美食。

我的冬至


關於冬至那些事

身居外地(鷺島)的小編,記錄下這簡單的一天,首次自制三鮮餡餃子給小夥伴兒吃,在家選個好看的小電影看一看,在畫一張思維導圖,也是度過了 完美愉快的一天。

生活可以簡單,同時也要充滿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