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塔吉克族人口以及語言

人口分佈

“塔吉克”是中亞操伊朗語居民的族名。對塔吉克族名的來歷與含義,學術界有不同看法,但一般認為《塔吉克》是“王冠”之意。據塔吉克民間傳說,“塔吉克”出自“塔吉”一詞(“塔吉”為塔吉克王冠之意),是由原來的“塔吉達爾”(戴冠之人)、“塔吉葉克”(獨一無二之冠)等詞逐漸變化而來。

塔吉克族是個跨國民族。它分佈於亞洲的幾個國家。除了我國新疆境內的塔吉克人之外,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國都有塔吉克人。

“塔吉克族是中亞的一個古老民族,9世紀,塔吉克人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以布哈拉為首都的幅員遼闊、國力強盛的薩曼王朝,塔吉克民族的文化,風俗習慣正是在這一長達百年的歷史時期形成的。”

“塔吉克民族的形成過程,完成於薩曼王朝統治河中地區和呼羅珊的時期。在國家獨立的新條件下,許多文化傳統復興了,並且創造了新的文化珍品,其中包括獲得盛譽的古典詩歌。早在阿拉伯人滲入中亞以前,在中亞各個地區和國家之間經濟與文化聯繫加強以及在封建關係發展條件下城市生活增長的基礎上,出現了中亞某些部族(主要是定居的部族)聯合並混合成一個民族的趨勢。在粟特、吐火羅和呼羅珊三地交界處的一種地區方言的基礎上,形成了當時名為‘達裡’語的塔吉克人的全民語言。”

“在阿拔斯王朝阿拉伯人的統治下,河中地區和呼羅珊地區人民不斷髮動起義,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採取依靠當地貴族鎮壓起義的辦法來鞏固統治。然而當地貴族力量卻藉此得以壯大,先後建立起塔希爾、薩法爾、薩曼王朝,其中特別是薩曼王朝,對中亞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中亞地區最古老的土著居民發展形成塔吉克民族。”

塔吉克人屬於歐洲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他們的出現及民族形成的歷史是漫長的,若是追溯到他們最古老的祖先,可追溯到古代中亞的西徐亞人,因為西徐亞人在塔吉克的先祖東伊朗語族的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古代的東伊朗部族是在公元前2000-前1000年之間形成的。“塔吉克族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老的民族,其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作為中亞地區一個操伊朗語集團,他們和波斯人有著一樣古老的歷史和文化。”“塔吉克和突厥是中亞細亞的兩種基本民族成分。突厥 較晚才從中亞北部西遷中亞,而塔吉克則是當地的土著民族。因此,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塔吉克民族史實際上是一部中亞的歷史。”

中亞塔吉克人的祖先是古代伊朗語的部族,包括古代雅利安人、塞人、粟特人、吐火羅人、巴克特利亞人等等。塞人是中亞地區操伊朗語的古老部族,這個部族在塔吉克族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塞人在向西遷徙過程中,一直到達了被他們稱為“塞克斯坦”的地區,也即今阿富汗本部的錫斯坦地區。他們在歷史上建立過安息國。

綜上所述,塔吉克族作為中亞、西亞、南亞的古老民族,據不完統計,人口約為1500萬人,他們現在是塔吉克斯坦的主體民族,阿富汗的第二大民族,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三大民族,塔吉克族分為平原塔吉克和高山塔吉克。居住在中亞文化中心地區,即撒馬爾罕、布哈拉、赫拉特、喀布爾、霍佔、呼拉珊等地的為平原塔吉克人。居住在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一帶的為高山塔吉克,前者從事農業和手工業,後者主要從事畜牧業兼農業。

我國的塔吉克族大部分聚居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則分佈於南疆的喀什地區澤普縣、莎車縣、葉城縣、和田地區的皮山縣、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縣和伊犁自治州的部分地區。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關於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的公報,以200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間,我國塔吉克族總人數為39 642人,其中26 133塔吉克人居住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佔該縣人口總數的81.65%。有2 173人居住在南疆喀什地區莎車縣,該縣有澤萊甫夏提塔吉克民族鄉,有1418人居住在該鄉。喀什地區澤普縣境內有3 385個塔吉克人,該縣有布衣魯克塔吉克民族鄉,有2 042個塔吉克人居住在該鄉,其餘的居住在該縣的阿衣庫裡鄉和阿克塔木鄉。南疆的葉城縣內有1 723個塔吉克居民,他們主要居住在該縣的胡伽艾力克鄉和庫克亞爾鄉。有4 581個塔吉克居民居住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縣境內,該縣也有塔爾塔吉克民族鄉,3 458人居住在該鄉。南疆和田地區的皮山縣境內有840個塔吉克居民,該縣有納吾阿巴提塔吉克民族鄉,有861人居住在該鄉。其餘的分佈在烏魯木齊(248人),喀什市(185人),昌吉州(149人),伊犁州(134人),塔城地區(24人),石河子市(36人),克拉瑪依(48人),阿克蘇地區(24人)和新疆的其他地方。

從人種上來說,我國塔吉克人具有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特徵。

從塔吉克人的體貌特徵來看,膚色淺淡,髮色金黃或黑褐、眼睛碧藍或灰褐,薄唇,高鼻,顴骨不高突,體毛和鬍鬚較發達,具有典型的歐羅巴人種特徵。

我國塔吉克族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

語言狀況

我國塔吉克族所使用的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這一語支包括一些使用人數不多的方言,各方言之間的關係比之與中亞塔吉克語(指塔吉克斯坦書面語或阿富汗達里語(波斯語))的關係更為接近。

我國塔吉克按照自稱主要有色勒庫爾塔吉克和瓦罕塔吉克兩部分。色勒庫爾、瓦罕原本是地名。“色勒庫爾”為塔吉克語詞,塔吉克人將塔什庫爾乾地區稱作色勒庫爾。瓦罕塔吉克則指歷史上從瓦罕走廊遷居塔什庫爾乾的塔吉克人。因此,我國的塔吉克語又可以分為色勒庫爾(本族發音sarikuj,也有譯作薩里庫爾)、塔吉克語和瓦罕塔吉克語。

塔吉克語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範國內塔吉克居民日常生活中進行交際的主要口語。這種口語的基本特點為:在保存著大部分原有語詞和語法結構的同時,接受突厥語尤其是維吾爾語的很大影響。藉詞情況明顯地反映出這一點。

使用瓦罕塔吉克語的包括塔什庫爾乾的一部分居民和莎車、葉城、澤普和皮山等地的塔吉克人。

塔吉克語具有悠久的歷史,它的形成和發展可追溯到古老的東伊朗語--塞語、粟特語和吐火羅語。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去曷盤陀居民“文字語言大同佉沙國(即今之喀什)”。《新唐書》亦記載:去曷盤陀“人勁悍,貌言如於闐(即今之和田)”。我國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等校注的,由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的《大唐西域記校注》一書認為:“實際上這種語言(指古代色勒庫爾語和瓦罕語為一種東伊朗語,它在結構上具有更多的古代伊朗語的特點。因為在詞彙方面有許多印度藉詞,所以使之看起來不像伊朗語。”“據近些年來的研究,巴楚的塞語與和田塞語又分為古代和田塞語和晚期和田塞語兩個階段,其差別變化很大。目前尚不見喀什塞語文獻的發現。根據一些零星的材料,唐代喀什地區居民的語言也應為一種塞語。”“從公元前3~11世紀初,塔里木南緣的和田,西緣的巴楚(很可能包括喀什在內)一帶居民使用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中的東伊朗語的幾種方言,與現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使用的格南語(即色勒庫爾語)、瓦罕語屬於同一系統。”塞種人的語言屬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支,而帕米爾地區是古代塞種人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廣大帕米爾地區目前主要的居民仍然操東伊朗語。

我國塔吉克語與粟特語、吐火羅語也有關係,因為粟特語和吐火羅語同屬東伊朗語。粟特人曾活動於帕米爾地區、新疆南部、吐魯番,甚至內地長安等地。吐火羅語曾出現在與塔什庫爾幹毗鄰的古代阿富汗北部。從地理環境和語言系屬來看,我國塔吉克語與粟特語、吐火羅語都是有關係的。因此,在研究中國塔吉語的歷史演變時,絕不可能排除它與粟特語和吐火羅語的同源關係。從中國塔吉克語的發展來看,帕米爾屬高原地帶,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這就給文化和經濟上的交流帶來不便。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之後,原來為東西方文化交通孔道和樞紐的帕米爾冷落了下來。正是出於這種原因,古代塔什庫爾乾地區塔吉克社會的發展極其緩慢。正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我國塔吉克語幾乎沒有什麼發展,它還處在一種特有的古樸狀態,保留了古代中亞塞語、粟特語、吐火羅語等語言的成分和傳統。正因為如此,語言界認為塔什庫爾乾的塔吉克語是中亞和新疆南部最古老的語言還活著的語言,是活著的塞語。出於我國塔吉克語的最古老最純粹的特點,塔吉克語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價值,因為它為研究古代東伊朗語提供了某些線索和條件,這一點至今仍吸引著許多中外語言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