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髕股外側高壓綜合徵

英文名叫做excessive lateral pressure syndrome,簡稱ELPS,是指在沒有髕骨發育不良情況下,由於髕骨無脫位的長期向外側傾斜以及外側支持帶適應性縮短以及內側支持帶力量減弱造成內外側關節面長期應力不平衡造成髕骨傾斜而出現的一系列症候群,其最常見的表現是髕股關節疼痛。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特別是有長期膝前痛病史的老年女性患者。

臨床表現和診斷標準

症狀

1、疼痛為本病常見症狀,性質為鈍痛,疼痛位置不易確定,從事使髕股關節負荷過度的活動如下蹲、上下樓梯、走路、跑步會導致疼痛加重。開始時疼痛多為輕度、間歇性,以後逐漸加重且呈持續性;

2、主要功能障礙包括:關節僵硬、不穩、關節屈伸活動範圍減小、步行能力下降等;


症狀

1、髕骨活動障礙:髕骨由中立位向內位移小於髕骨寬度的1/4;

2、關節壓痛:關節間隙、骨邊緣及韌帶附著處壓痛;

3、通過體表觀察,膝蓋內上方肌肉萎縮。


與髕股外側高壓綜合徵相關的因素

1

髕股關節穩定性與髕股關節的骨形態有較大關係

膝關節屈伸時髕骨向遠端移動的同時伴隨著橫向(內外側)運動軌跡:屈膝 0°-22°時髕骨向內側偏移,屈膝超過 22°時又開始向外側偏移。髕股關節的複雜運動關係正是髕股外側高壓的重要形成因素,容易造成滑車軟骨的磨損導致損傷。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2

目前公認影響髕骨穩定的骨性力線與Q角有關

髕骨外脫位患者Q角比未脫位對照組明顯增大0.8°~0.9°。錯誤的動作習慣可以導致下肢力學改變,使Q角加大,從而使髕骨向外的支持力加大,導致髕股外側高壓。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3

與內側軟組織結構密切相關

內側軟組織結構包括內側髕股韌帶、內側半月板髕骨韌帶、內側髕骨脛骨韌帶及內側支持帶。這些組織如果失去功能,可能會導致髕骨移位或脫位。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4

股四頭肌既是控制髕骨運動方向的肌肉,也是導致髕骨不穩的重要因素

股內側斜肌是防止髕骨外脫位的重要內側結構,由於股內側斜肌直接附著於髕骨內側緣,從而增強了將髕骨維持在滑車凹內的牽拉力;屍體研究發現,股內側斜肌完全鬆解後的髕骨穩定性可降低 30%。

同時,股外側斜肌過於緊張髕骨的牽引力導致髕骨長期向外傾斜。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股內側肌在屈膝過程中激活時間晚於股外側肌也是造成髕骨外移位的重要原因。

5

臀肌對於穩定軀幹和骨盆,以及維持下肢末端力線具有重要作用

臀肌在解剖結構上連接軀幹與下肢,其產生的收縮力矩可以對抗身體重心在前-後(矢狀軸)、內-外(額狀軸)上的移動,繼而維持身體穩定、減少身體擺動,其中臀中肌對膝關節的穩定以及對防止大腿過度內收導致Q角加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6

小腿肌肉靈活性與髕股關節壓力相關

腓腸肌、比目魚肌活動性受限常引起踝關節背屈受限。步行過程中,踝關節背屈受限使得患者通過距下關節旋前和脛骨內旋代償來獲得相應的活動度,從而進一步導致股骨內旋,引起 Q角增大,繼而增加髕股關節的壓力。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解決方案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1

組織結構功能恢復

對於過於緊張的軟組織採用拉伸、筋膜放鬆、貼扎技術等方式進行放鬆,針對足弓塌陷可以採用矯形鞋墊(這樣的矯形鞋墊,作用你想象不到)。


2

建立肌肉平衡

通過向心、離心、等長訓練針對肌肉進行訓練,還可以通過起止點刺激技術和肌肉電刺激針對某塊肌肉進行激活。

3

運動感知覺訓練和技術動作訓練

針對下肢的運動協同能力,如踏步、弓箭步、雙腳跳、單腳跳和扭轉,進行提高,尤其是存在功能紊亂的動作。目的是通過漸進性的訓練方案,使訓練者恢復正常的活動能力。


具體訓練動作


拉伸髂脛束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拉伸小腿三頭肌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拉伸髖內收肌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蚌式開合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側臥腿側抬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臀橋訓練

臀橋的12種練法


弓步蹲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閉眼單腳站立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雙腳跳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雙腳跳單腳落

【原創文+視頻】膝前痛,有可能是髕骨跑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