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回舊推新,讓地膜不再成“地魔”

張掖日報融媒體記者 石晶

連日來,山丹縣搶抓春耕備耕有利時機,引導各村群眾紮實開展廢舊地膜撿拾,助力春耕的同時,有效減少了環境汙染,田間地頭面貌煥然一新。

地膜雖具有增溫、保墒和抑制雜草生長等特點,但是滯留在土壤中,不僅阻礙了水分的滲透和土壤中空氣的流通,而且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正常活動,降低土壤肥力,影響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撿拾地膜成了農民春種之前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

山丹:回旧推新,让地膜不再成“地魔”

“現在是春耕時節,也是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關鍵時期,我們現在積極督促各鄉鎮和廢舊地膜回收利用企業、回收網點,加大廢舊地膜回收工作力度,可以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汙染。”縣經濟作物指導中心副主任夏毅說。

“地膜留在地裡,影響環境不說,苗出不來,對莊稼影響更大,現在我們自己收拾自己地裡的,收拾完後,送到定點回收網點處理,咱也不亂仍。”正在撿拾殘膜的南灣村村民尤海江說,以前他們把地膜從地裡刮出來後,就直接堆放在地頭,遇到大風天,刮的到處都是,還得二回頭撿拾,現在送到回收網點處理,也算是為環境保護出一份力了。

和尤海江一樣,該縣陳戶鎮寺溝村村民劉文學這幾天和家裡人一起把自家地裡的殘膜收拾得乾乾淨淨。劉文學說,“殘膜不收拾乾淨對土地的汙染太大了,開春種子種在地膜上的話,發的芽出來就死了,也很影響作物的產量,全家人齊上陣很快就收拾完了。”

隨後走進位於清泉鎮南關村的山丹縣華塑塑料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農戶們交售的廢舊地膜經輸送帶進入破碎機後,開始沖洗揉搓、粉碎甩幹,隨即被輸送至高溫熔化箱變成液體,再經冷淬後,廢舊地膜“變身”再生顆粒,從而實現了回收再利用。“我們公司負責回收東樂、位奇、李橋三個鄉鎮的廢舊農膜,截至目前共回收廢舊農膜1100多噸,回收的廢舊農膜主要用於加工再生顆粒。”該公司負責人劉濤介紹。

山丹:回旧推新,让地膜不再成“地魔”

在加大廢舊地膜回收工作的基礎上,該縣積極引進和推廣可降解環保型農用地膜和新型撿拾機具,連續兩年完成馬鈴薯可降解膜連片示範3000畝,今年計劃種植1200畝玉米、油菜可降解膜連片示範。

“可降解環保型地膜既能保護土壤,又可以減少白色汙染。”對於長期從事種植的山丹縣旭輝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鵬來說,可降解環保型農用地膜可以自己降解,不用撿拾,李鵬每年種植1000餘畝馬鈴薯,地膜又是必須要使用的,可以自己降解的地膜讓他沒有了僱人撿拾地膜的煩惱。“以前廢舊地膜堆在路邊、渠溝裡,颳風時滿天飛,嚴重影響環境衛生,使用可降解膜能有效減少地膜汙染。”

近年來,該縣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促進農膜回收,建立14個鄉(鎮)村級廢舊地膜回收網點,與3家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簽訂了包片回收協議,將回收的廢舊農膜加工生產,變廢為寶,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截至目前,已回收廢舊地膜2100多噸,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2%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