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好的仗?

今天一起床,就看到朋友圈有新的方方日记。首先就被这条推送的题目吸引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这句话出自《圣经》提莫太后书4:7。原文是“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美好的仗”在《圣经》中出现了三次。第二次出现在提摩太前书6:12。这句话对美好的仗为什么而打作了说明,“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做了那美好的见证。”

现在还不太确定,是方方自己加的这一句,还是其他人在转载的时候加上去的。既然加上去了,那么就有了公共传播性,也可以讨论一下。

什么是美好的仗?为真道的仗。

什么是真道?

似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捍卫着真道。

今天早上,还有一个事情引人关注。就是昨天连岳因为一篇推送被骂。连岳的公号介绍是“传递好观念”。他自己笔耕不辍,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发展出粉丝经济,是一位成功的公号作者。

他昨天的推送题目是《尤其今年,从个人到国家,生产力竞争才是一切》。我看了这篇推送,从内容上讲也符合连岳一直以来比较积极乐观的观念,他鼓励人们投资买房,鼓励人们脚踏实地的生活和工作,鼓励人们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鼓励人们健身养成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连岳给很多人的信,也常常让我很感动,他很了解人性,也很懂得人的心理,所以就出现学生是他的读者,学生的家长也是他的读者这样的现象。

要说连岳这篇推送有什么引起争议的地方,可能是文章最后一段:

疫情之后的中国,有两点要反思:一是对那些贡献生产力的企业家好一点,他们才是国之根本,减税降费相当于提升生产力,应该当成长期的国策,不能干杀鸡取卵的事;二是别再用纳税人的钱养一堆作家了,别以为养着他们就自然是你的吹鼓手,更大可能是享受你的待遇、福利与特权,还要搏一搏反体制的美名。自信一点嘛,做得好,正常人自然会夸你,正常人是多数。

第一层意思估计大家都同意,第二层意思就让人联想很多。

方方在坚持了两个月的日记书写后,今天给我们看了最后一篇。对于方方日记的争议一直很大,就是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也因为方方日记发生了比较大的分歧。

我的看法是,方方是以难民的身份书写一份记录和见证。由于我始终把方方看作是一个难民,所以我对这份日记的接纳就不是在文学和科学的层次。

第二,我认为在武汉被封以后,在方方这个意见表达层,方方日记是一份完整的、连续的、说了不少真话的记录,当然也是稀少的。

所以我今天在转发方方日记的时候,说了一声谢谢。我也惦记着她开裂的手和她家老狗的皮肤病。我希望方方在停更之后,可以得到好好的照顾和休息。

连岳在整个疫情期间的表达,令一些人失望。我的理解是,连岳现在已经转变成一个公号作者。公号是一个粉丝凝聚的空间,是一个观念大体相同的人的空间,连岳他只需要对这个空间的读者服务,写作也就不再是一种面向公众的表达了。首先连岳必须满足的是公众号粉丝群的精神需要,所以我可以理解他在疫情期间的做法,是符合他现在书写的服务对象的。

但方方日记虽是私人性的记录,但是早已经是公共表达了。所以方方面临的压力、承受的批评会更多,但是她依然坚持了下来,而且从未显示过退缩。她的公众号早就已经有人建议开通打赏了。但是方方没有这么做,可能是因为怕被人贴上双标。我现在倒是觉得,应该开打赏,哪怕把这些打赏的一部分再回报给社会。就是方方本人支配这部分收入,也无可厚非,做工的得工价。李佳琦卖口红都可以改善生活,大家也都可以理解。

但是方方没有这么做。我猜想方方认为自己的日记是一份公共表达,知识分子那种为苍生说话的气质还被她纪念。

从方方日记的遭遇,到连岳被骂,我看到观念层的分化,已经比过去10年更加明显。

观念层的分化是一件好事,但是吵架漫骂不好,彼此攻击揭短更不好。

我相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为美好而战。但什么是真正的美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