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引爆無接觸業務,服務機器人迎來新增長

全球疫情爆發,帶來持續不斷的影響。全網刷頻的比爾·蓋茨公開信,儘管是冒名頂替的偽作,但是關於疫情的反思卻博得了大眾的認可。是的,疫情成為了一次糾錯的機會,很多我們忽略的事情,正在成為新的機會 。


在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為了避免高密度地與人打交道,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再次得到重視,其中酒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際服務場景。疫情之下,很多酒店開始推行智能化無接觸服務,以降低病毒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風險。在這場與病毒的戰爭中,人們正在重新理解無接觸業務,機器人應用場景。


機器人,居然真的能在“災難”中幫助人類。


機器人讓入住更便捷、更安全


▲▲▲


在疫情中,“無接觸服務”成了酒店的主打招牌。機器人可隨身攜帶消毒噴霧,使用的員工和顧客可以消毒後再拿取物品,完成配送任務後,後方人員也會按小時定時給機器人消毒,減少感染病毒的可能。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煜全多次介紹的雲跡機器人,在疫情中也發揮了全新的作用。


全球疫情引爆無接觸業務,服務機器人迎來新增長

疫情的爆發放大了酒店機器人的使用性能,讓無人化服務走上了主流,無人化配送將成為未來的一種生活習慣。在新冠疫情的威脅下,人在取貨、送貨的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人們對配送的訴求,從關注配送效率,轉移到了配送的安全性上。除了酒店內的客房服務,雲跡科技還與攜程進行了合作,機器人可以提供幫住客將外賣送到房間,線上預定優惠卷等服務。


機器人帶動客戶好評


▲▲▲


機器人的使用讓酒店點評分數有了明顯的提高。


機器人對於國內絕大多數酒店客人來說,仍然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客人看到後,與機器人產生互動後,往往會獲得驚喜感,讓他們對酒店的印象大大加深,有利於好評率的提升。數據顯示,酒店使用機器人後,其主動點評率、帶圖點評率有顯著的提升,客人不僅會主動點評,還會拍下機器人的照片分享到點評中。


全球疫情引爆無接觸業務,服務機器人迎來新增長

全球疫情引爆無接觸業務,服務機器人迎來新增長


機器人24H服務,降低人力成本


▲▲▲


從新鮮感到感到便捷、安全。酒店機器人的功能非常明確,就是送物。


從今年開始,全國開始陸續推行垃圾分類標準,上海成為了第一批示範城市。推行垃圾分類後,上海全市的酒店房間內都不再提供“六小件”一次性洗漱用品。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牙刷訂單”需要配送。


根據雲跡機器人運行的後臺統計數據,酒店機器人使用頻率最高的時段是下午5點到凌晨1點,佔全天服務訂單的55%。除了送生活必需品之外,外賣配送也成了機器人的一項重要工作。很好地避免以前入住酒店時也常常遇到半夜想要點餐酒店卻無法接單的情況,點了外賣還需要自己下樓去取的不好住宿體驗。


全球疫情引爆無接觸業務,服務機器人迎來新增長

機器人上崗後,酒店配送的效率明顯提高了,據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相關負責人所說,一臺酒店機器人一天的工作量大約是一個人的2倍,這也意味著使用機器人能使酒店的用人成本隨之大幅下降。


高科技帶給服務機器人更高效率


▲▲▲


酒店機器人分為兩種,一種是送物用的,另一種是自助辦理房卡的。


目前,國內酒店機器人市場最有代表性的是雲跡的“潤”機器人,搭載自研的機器人底盤操作系統、自研物聯設備芯片,通過並行計算單元和各類傳感設備,升級了機器人的聽、說交互能力和運動能力。據瞭解,潤的主要功能包括領路、客房送物、自主搭乘電梯、自動撥打電話、信息播報宣傳和自主充電等


機器人和電梯進行物聯,到達電梯門口時自動開門並聯動到相應樓層,機器人再到達指定房間。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機器人需要具備的不僅僅是移動或者交流的能力,如果要真正解決問題,它需要學會更多的“規矩”。


有些會影響正常通行和運送效率的問題,比如機器人能否自主搭乘電梯,遇到障礙物怎麼解決,電梯超重能否識別。兩臺以上機器人同時運行時是否有優先通過程序的設定,發生擁擠會不會互相避讓以及怎樣快速通過等問題。這就需要提升機器人的避障、視覺、交互等能力。


服務機器人不會只是一個硬件出售的行業,後續的運營也是決定一個機器人“好不好用”的重點。


配送機器人又一個落地風口


▲▲▲


為了進一步減小被感染幾率,要最大程度的減小與外界的接觸,機器人能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與機器人合作可能是未來一個員工必備的技能。服務機器人的最終目標是變得像人一樣靈活多樣,但目前這還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給醫療能力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科技的發展為抗擊病毒帶來了新的可能。把新技術應用在“抗疫”的方方面面,共同保衛人類的生命健康才是科技實現價值的終極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