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寧願去超市買菜,也不願買路邊老人的便宜菜,為什麼?

新大風歌


我也是從農村長大的,個人也不喜歡買路邊攤的東西。買東西有的時候買的是一種感覺,不一定著急用。

路邊攤的東西比較單一,看著年紀大的,問過價格都不好意思說不買,給人一種不自由的感覺。而去超市買東西價格在上面擺著,看過價格,比較其他菜類價格,選擇自己想吃的買,或看著價格合適的買,買東西是一種享受。買路邊攤出於同情或者沒有挑揀的買,起碼不是一種好的感覺。

有時候在集市上買的菜,回到家放兩天就爛了,因為老人習慣在家泡一宿再賣,感覺被騙了。超市裡的菜都是有質量保證的,接受工商局監管,起碼讓人放心。而且經常搞活動,價格也不一定比外面貴。

有時候去早市買東西,確實比超市裡檔次多,有好有次,可以挑自己中意的買,但是確實沒有太多時間挑挑撿撿、比較價格。不如在超市裡方便,超市裡的菜一般都是中檔貨,外觀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比較適合年輕人的購物習慣。


田間農藝師


其實不是不願意買,是這樣的我住的小區有幾個地方可以買菜,東側門有大超市、西側門有傳統市場、正門有便民超市,就在傳統市場到正門這段路之前確實常常有老人挑著擔子來擺攤(後來整治後就很少擺了)

而我卻很少向他們買,不是我不支持他們,他們離的也不是很遠,比起超市與傳統市場更便利一點,但是他們擺攤時常常就地摘菜、挑菜,賣魚的更是就地處理魚鱗、內臟,搞到我們小區外面很髒亂,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收拾,而且他們價格也很亂,聽我是外地口音的還會亂開價甚至於少斤少兩的,說真的也不是就掏不出錢來買,但是這樣欺負人就不好,還記得有一次買白菜,結果他們綁起來的菜裡面不太好,我拿起來看看發現不好就沒買,老人家就高聲的碎念,唉…這讓我如何支持

傳統市場有公平稱,人家擺攤也是有付攤費,而且也比較公道,超市環境乾淨,儘管貴一點點,但是我還是習慣去哪裡購買,我們小區附近都是別的小區,有些菜就是一些人私佔小區的綠化種的菜,老人不太會從很遠的地方挑菜來賣,所以我還是比少向那些老人買菜吧!


米兔老鄧V生活


我願意買路邊老人的菜。

在我家附近,有一處賣菜的市場,不叫超市,菜很新鮮,比大超市便宜很多。周圍的人很願意去那裡買菜,我也是。

去超市的路上有個必經的拐角,在別人家的屋簷下邊兒,常常有一個老人賣菜,其實並不見得就是老人自己種的,我願意買。老人的菜和超市價格差不多,賣菜用的塑料袋也是屬於回收的那種藍色紅色袋子,這種袋子肯定是不適合放冰箱的。

我願意在老人這裡買,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老人,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在老家的父親,我老家的菜園子很大,每天一大早,我爹就會挑著兩擔很新鮮的蔬菜去鎮上賣。鎮上的人看到我爹,都喜歡去我爹那兒買菜。因為我爹種的菜新鮮,分量足,價格便宜,農藥打得很少。我有時會迷信地想,我在外面做一些善事,我爹我媽在老家也會得到一些回報吧。

所以,我不但願意買外面老人的菜,見到路上推著板車買本地香蕉土豆玉米的,我也會停下來買。有的時候買得貴,大多時候,菜又好又便宜,老人都很友善,還會表示感謝。

這麼做,我很開心。這就是原因。

我是 ,期待您的關注!





二月蘭TT


相信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人都會發現,在菜市場外經常會有一些老人擺地攤賣菜,但是對於這些老人賣的菜很多人一般都不怎麼買,即便這些老人賣的菜更便宜,很多人也沒有買的意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覺得針對不同的人,大家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比如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路邊賣菜的老人有時候我會買,但有時候卻不會買。

以前我曾經在菜市場旁邊買過一個老人的水果,雖然都不是菜,但我認為跟賣菜有異曲同工的意思。當時這個老人賣的是李子,還說是自家產的(我不知道深圳哪個地方能種李子賣的),然後他自己在那說非常甜,而且非常新鮮,價格還比超市裡面便宜,他還主動遞給我一個李子嘗,我嚐了一下確實很新鮮,而且也很甜,所以我一下子買了2斤,一斤10塊錢,因為趕時間我也沒仔細的挑,都是那個老人直接抓了2斤給我的。

但是買回來之後我才發現,兩斤李子當中大部分都是酸的,而且有部分李子並不新鮮,有可能已經摘了好幾天了,這裡面新鮮跟舊的李子,酸的跟甜的參雜雜在一起,我覺得自己一下就被人給坑了。

從那次之後我再也不敢人隨便在菜市場旁邊的地攤上買東西了,這倒不是因為我對這些人有意見,而是自己確實怕了。

但是每年我回家過年的時候,在我們那個小縣城,我就會在地攤上買那些老人的菜。我們那個小縣城很小,賣菜的老人也非常淳樸,沒有那麼多心思,他們自己賣的菜都是自己家裡面種的,而且非常新鮮,所以我每次回家過年買菜的時候我不會去超市裡面買,而是刻意去找路邊的那些老頭老太買菜,不管這些菜到底是比超市裡面更貴還是更便宜,關鍵是這些天然的蔬菜吃得放心,而且比超市裡面賣的還要好吃。

所以至於對路邊老人賣的菜,要不要買,我覺得要看具體情況吧。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購買路邊老人賣的菜,可能出於衛生的考慮,有可能出於安全的考慮。畢竟這些路邊賣菜的人都沒有正常的營業場所,萬一這個菜出了什麼問題,這很難找到賣菜的那個人的,因此出於安全的考慮,很多人乾脆就不買了。


貸款教授


於此相反,我是喜歡買三輪電動車帶來的鮮魚水菜。打個比較,今天早晨7點出去買早點,同時捎回來新鮮蔬菜。花3.5元買了一顆白菜,一塊五一斤,超市是兩塊五一斤。新鮮的小白蝦,我買的是十塊一斤,超市是十五一斤。菠菜超市三塊一斤,我買的是二塊一斤。而且可以挑選。都是小販和菜農早晨從郊區拉進城的。我們這的多數人買菜都是早市兒買的,超市還沒開門呢!等它開門就等那些雙職工下班買菜的了。


哈哈95128931


你的善意有時候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有一次到一個山村玩,路邊有很多人賣核桃,其中有個老人(年齡不詳,足夠老)也賣核桃。朋友買其他人的核桃,我看這個老人很孤單,就去買他的。都買了三斤,感覺我的不大夠分量,就要求看看(還是鉤秤)。老人立刻發火!算了,以後再也不會施展所謂的善念了!買賣沒有年齡之分,都是商人。


冷眼觀潮78485886


07年的時候,母親病危,放棄所有從外地辭職回到家鄉,獨自帶著母親和弟弟生活。那個時候,大學畢業才兩年的我,為了給母親治病,窮得一塊錢的公交都不捨得坐,上下班基本靠腳走,早餐幾乎都是在路上啃五毛錢的饅頭。

那年冬天的下雨天,回家路上遇到一賣鴨蛋的老大爺,躲在屋簷下避雨,想起母親供我和弟弟上大學的艱辛,一時心軟買了大爺30個鴨蛋,想著給母親補補。回家敲開,全是壞的。

30個鴨蛋10塊錢,對那時的我來說,能算得上大錢了[捂臉]

那一年,是我36年來過得最艱難的一年,在艱難的歲月裡,所有的冷暖都會格外的清晰。那位大爺也給我上了難忘的一課。

後來買東西,我幾乎都在商場買,哪怕貴一點,最起碼,就算感覺被騙了,也能拿著收據去超市找服務中心扯一扯呀[大笑]。



kittenlost


現在那些路邊攤的也不都是自己種的了,有一次我在小區門口買玉米,賣菜的是一個老年人,還一直說是自己種的,我就買了很多,打算拿回重慶給朋友,結果我挑完後正在稱,賣菜的老年人的一個朋友走過來了,可能那個朋友也沒在意,直接就說起:你今天去農貿市場拿了好多哦,上午看見你賣了,下午又來啊?賣菜的就不說話了,我一聽,好無語,但還是買走了,主要是不想走了。但後來我也不再相信那些人了!據說雞蛋她們也去批發,然後到鄉下去當土雞蛋賣!現在農村人都不樸實了!


淚雪冰痕


我希望改變自己看法,超市買菜人多,但是路邊老人賣菜不一定不好,但是有時份量不一定準確。有一次我去市場,路邊一個老太太賣香椿葉,也非常便宜,當時老太太給我稱三斤,我問老太太份量足夠嗎?老太太說:"我都八十五歲人了,能辦那缺斤少兩事嗎?再說那是缺德的事,”我就相信了,等回家一過稱還不到二斤呢,才知道上當了,唉!算了吧!別找她去了這麼大歲數也不易。自認倒黴吧!


順利33906256


一個人吃飯,去買一點蒜苗,(蒜苗正便宜的時候)隨手抓了一把,老太太往稱上一扔,說不夠三塊要夠三塊的吧,我說行,然後就拿了一大把,我一看不對勁,我說你給我看看稱這是多少錢的,稱在她身後,我伸頭一看,兩塊一毛錢,就說,你不要給我加了,我自己一個人吃不了那麼多,就要兩塊的,然後老太太臉一黑把菜扔給我,我說你給我個袋子裝一下啊,都是泥,惡狠狠的說沒有袋子,兩塊錢的菜沒有袋子,我也是腦子暈菜了,拿了菜摔了摔土手拿著就走了,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氣,這是花錢買不自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