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億美元物流體系無人化:機器人搬運+自動駕駛運輸+機器狗送貨

網紅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OTTO Motors合作,波士頓動力旗下的人型機器人Atlas,與OTTO Motors的自動駕駛物流小車,在倉庫中完成貨物的搬運和流轉。

合作雙方還通過了一段視頻,展示了雙方的產品,是如何完成完全無人化的貨物運轉的——人形機器人Atlas負責將貨物從貨架上,搬到OTTO Motors的自動駕駛物流小車上,然後運輸到指定的地方。

物流系統主要包括了倉儲、運輸和投遞三個重要環節。物流系統無人化,包括了倉儲無人化、運輸無人化和投遞無人化,波士頓動力+OTTO Motors提供了倉儲無人化的案例。下面分三部分進行闡述,展示物流系統無人化的新姿勢。

1萬億美元物流體系無人化:機器人搬運+自動駕駛運輸+機器狗送貨

01 倉儲無人化

目前,倉儲無人化的主要是AGV的形式,包括亞馬遜、京東等電商平臺,建設無人倉的時候,大多采用這種方式。

AGV方案趨於成熟,京東等國內電商平臺、物流公司,逐步建立了示範倉。AGV的弊端在於,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造,線路流程固定化並且不易改動,並且要求貨物的高度統一,這也是為何京東的無人倉大多都是新建的為主。

OTTO和波士頓動力的方案,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行性,更重要的是,方便在更多的存量倉庫中使用。波士頓動力的人形機器人取代了傳統的人類搬運工,將負責搬動貨物,而OTTO Motors的物流小車,負責運送貨物,整個過程都是無人化操作。相比AGV,線路更為自由,物品的尺寸可以更多樣化,當然了,前提是在Atlas的能力範圍內。

波士頓動力+OTTO Motors的方案,也就是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物流小車的方案,更具備普遍適用性、無需特別改裝、貨物更多樣性等優點,現在的缺點可能就是太貴,以及維護方面的成本還需要驗證。

但因為這個方案的普遍適用性,例如,可以在物流倉使用、可以在生產車間使用、可以在物料存放處使用、可以在各類商店的倉庫使用等等,倉庫的場景更為簡單,對自動駕駛的技術要求相比公開道路或最後一公里配送的要低。可以取代現在大多在使用的叉車+人類駕駛員開車的搬運模式。

隨著使用規模的提高,成本和維護成本是有可能下降的。這可能是倉儲無人化的趨勢。隨著Atlas在倉儲方面的應用,它再也不是那個只會負責在朋友圈搞笑的機器人了。

02 運輸無人化

運輸無人化,主要是倉到倉之間的無人化。運輸無人化,目前主要是嘗試使用自動駕駛重卡進行倉到倉之間的運輸。

Waymo在宣佈完成22.5億美元融資的同時,也宣佈推出Waymo Via的自動駕駛重卡業務,與運輸人類的RoboTaxi服務的Waymo One互成犄角,完成了Waymo自動駕駛在人和物兩大運輸市場的佈局。

1萬億美元物流體系無人化:機器人搬運+自動駕駛運輸+機器狗送貨

Waymo宣佈和UPS合作,在美國嘗試自動駕駛貨運服務,初創公司圖森未來則與美國郵政有過類似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UPS與圖森未來也有合作,並且有資本層面的合作,UPS參與了圖森未來的一輪融資,但未公佈具體的投資金額。

運輸無人化,已經被物流公司視為未來的發展趨勢,UPS與Waymo、圖森未來的合作,就是物流公司的嘗試。

倉到倉之間的運輸,是現在物流體系中成本最大的部分。根據Plunkett Research的數據,以美國市場為例,包括航空、水運、鐵路、管道和卡車在內的貨運市場,價值大概是1萬億美元,而卡車運輸佔據了其中的70%,也就是7000億美元。

而卡車運輸中,刨除車輛外的成本:司機成本約佔33.3%,燃油成本約佔33.3%,高速費約佔33.3%。自動駕駛技術,瞄準的是司機成本的降低和燃油成本的降低(自動駕駛技術會讓車輛更省油)。這也是自動駕駛技術在運輸無人化的最大動力。

03 投遞無人化

投遞無人化,更通俗易懂的描述是,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無人化。投遞的過程,是複雜的。包括了最後一公里的運輸無人化,以及交付的無人化過程。

在2019年CES上,大陸集團展示了“級聯機器人交付”系統,包括了無人駕駛的巴士和機器狗,其中,大陸提供的無人駕駛巴士負責運輸,ANYbotiics提供的機器狗負責投遞。

目前,國內志在最後一公里配送的公司,大多解決的是最後一公里的運輸問題,在交付過程,包括外賣的交付或快遞的交付,仍舊需要人員配合,或者是投遞到豐巢這樣的快遞櫃,無法送到辦公室或用戶住宅。

“級聯機器人交付”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負責的是運輸部分,而最重要的交付部分,則由機器狗來完成。機器狗在應對障礙物、崎嶇地形、電梯、樓梯等場景,都比輪式車輛要具備優勢。

1萬億美元物流體系無人化:機器人搬運+自動駕駛運輸+機器狗送貨

其實波士頓動力旗下也有機器狗產品——Spot,目前,Spot已經在各行各業有所應用了,包括簽約世界第一馬戲團“太陽馬戲團”進行表演,入職挪威石油公司AkerBP ASA負責巡檢工作,甚至被美國馬薩諸塞州警察局用於執法過程。

當波士頓動力與OTTO Motors合作,使用人形機器人在倉儲搬運的時候,或許,下一步就是Spot在配送領域大展身手。

當然了,在投遞無人化方面,有公司提倡在交付環節採用管道的方式,直接送到住宅或者辦公室,這需要改裝的地方太多了,首先就要新建管道,不適合現有建築,更適合新建建築。

例如,豐田在CES 2020期間,提出的Woven City,就是採用了管道物流完成投遞到戶的過程。從上述的描述來看,整個物流系統的無人化,無論是倉儲無人化,還是運輸無人化,或者是投遞無人化,都有著多種的解決方案,並且具備廣闊的應用市場。

技術的發展,將會改變很多的職業,再不努力,搬磚都沒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