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斬首的皇帝都有誰,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古今之變


在古代被殺的皇帝有三位

1 慕容超(公元384年―公元410年),鮮卑族人,字祖明,南燕獻武帝慕容德的侄子,北海王慕容納之子,十六國時期南燕最後一位皇帝。公元405年—410年在位,統治南燕五年。南燕建平六年(公元405年),獻武帝慕容德去世,慕容超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太上。大封宗室和群臣的官爵。慕容超即位後,宗室貴族慕容鍾、慕容法等聯合叛變,最終除了慕容鍾逃出投奔姚興之外,其餘叛黨皆被一舉抓捕受車裂之刑而死,內亂平息。

 平定叛亂之後的慕容超,可謂是和尚出山——走下坡路,從此開始荒廢朝政,奢侈糜費,出遊圍獵,百姓深受其害,另外還肆意凌虐宗室大臣。慕容超如此行徑,左僕射韓倬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向其直言極諫,他卻置之不理。不久,慕容超便失去了人心、眾叛親離。南燕太上六年(公元410年)正月,東晉太尉劉裕率領軍隊討伐慕容超,慕容超向後秦求援無果,而此時適逢大夏皇帝赫連勃勃大敗後秦,因此,前燕的支援夢想徹底破滅了。結果前燕軍隊在沒有外援軍隊的支持下,節節敗退。 慕容超見形勢不利,便和身邊的數十人出城逃跑,被劉裕的軍隊抓住。劉裕數說慕容超不投降的罪狀,慕容超神色自若,一言不發,只把母親託付給劉敬宣而已。慕容超被押送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並在街市將其斬首,時年二十六歲,南燕滅亡。據《晉書》記載:超與左右數十騎出亡,為裕軍所執。裕數之以不降之狀,超神色自若,一無所言,惟以母託劉敬宣而已。送建康市斬之,時年二十六。

 2、後秦末帝姚泓,(公元417年),東晉太尉劉裕總領大軍討伐姚泓,最終姚泓軍隊因戰事失利,敗於東晉,姚泓無計可施,想要向劉裕投降。他11歲的子姚佛唸對其父姚泓說:“晉人將會隨心所欲,我們最終一定不能保住性命,希望還是自己了斷。”姚泓茫然若失而沒有回答。姚佛念於是登上宮牆投地而死。姚泓帶著妻妾子女到營壘門前投降。姚贊率領宗室子弟一百多人也向劉裕投降,劉裕把他們全部殺死,其餘的宗族成員被遷到江南。並把姚泓送到建康(今江蘇南京)的鬧市中斬首,時年三十歲,後秦滅亡。據《晉書》記載:泓計無所出,謀欲降於裕。其子佛念,年十一,謂泓曰:“晉人將逞其欲,終必不全,願自裁決。”泓憮然不答。佛念遂登宮牆自投而死。泓將妻子詣壘門而降。贊率宗室子弟百餘人亦降於裕,裕盡殺之,餘宗遷於江南。送泓於建康市斬之,時年三十……

3/蕭寶卷(公元483年―公元501年),漢族人,原名蕭明賢,字智藏,齊明帝蕭鸞的次子,南朝齊第六位皇帝。公元498年—公元501年在位,統治南齊三年。據《南齊書》記載,見下:蕭寶卷即位之後,終日玩樂,視百姓如草芥,對文武大臣也不知愛惜,動輒大開殺戒,就連自己的親表兄弟江祏和江汜、親孃舅劉日宣也未能倖免。蕭寶卷如此昏庸殘暴,使得朝中上下人心惶惶,驚懼不安,導致發生始安王蕭遙光、太尉陳顯達與將軍崔慧景先後起兵叛亂,但都以兵敗被殺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