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該"選擇買房"還是"持幣觀望"?央行參事表明態度

未來3年,該"選擇買房"還是"持幣觀望"?央行參事表明態度

回望過去10年,房價持續以上漲走勢為主,很多在此階段沒有買房的人們,現在基本都後悔莫及。當然,錯過的終究是錯過,面對當前局勢,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抓住現在,把握好未來!不過,房地產市場總是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以往看漲樓市的呼聲確實很高,不乏房產專家和經濟學家等人;而現在看跌的人卻越來越多,這類人知名度甚至更高,比如馬雲、王健林、曹德旺等實幹企業家等人。

未來3年,該

站在這些人的肩膀之上來預測未來我國房價走勢的人實在太多,這對於有購房需求的人們來說,相當於是一種無形的負擔,因為每個人都有一種論調,看到最後越來越迷茫,甚至都有些懷疑人生。總體而言,截止到目前房價依然沒有太大變化,即使國家三番五次強調"住房不炒"的目標定位,但房價依然在高位橫盤。

未來3年,該

2020年,全球經濟會再次面臨一次巨大挑戰,國內經濟形勢同樣非常嚴峻。福耀集團曹德旺表示,實體企業在危機來臨之時還有自救能力,而房地產企業卻是很危險,因為他們將面臨現金流緊張的困境。不過無需為他們操心,房地產企業來錢很容易,他們只需要把房子賣掉就可以換來錢。

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賣不掉那就降價,只要把房價下降到人們願意消費的水平,就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過去幾年,我國房地產處在"極度繁榮"狀態,早已經大賺一筆,現在面對困境,應該具備自救的能力。2020年以後,很多人都不再看好樓市,那麼未來三年,到底該"選擇買房"還是"持幣觀望"?對此,國家智囊表明態度。

未來3年,該

央行參事盛松成表示,短期內房地產市場可能會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但是長期內房價仍然還有上漲壓力,當社會恢復運轉以後,尤其是一線和熱門二線這些人口淨流入城市,前期被抑制住的需求可能很快就會反彈。相反,三四線城市需要關注風險的發生,2016年前後棚改推動了這些城市房價上漲,但卻沒有相關產業和人口基礎作為支撐。這次疫情發生,再次打擊了返鄉置業需求,而且還暴露了三四線城市在公共衛生資源和應急管理方面的劣勢,表現出來的這些問題,可謂是更加不利於三四線樓市的後期發展。

其實即使不出現危機,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已經沒有了上漲的動力,首先是因為經歷上輪房價大漲,很多城市房價早已達到天花板,泡沫已經產生。隨著資源的枯竭,經濟的滯後,人口的不斷流出,現在房價越是高的區域後期泡沫破裂的風險就越大,未來房產套現的能力就越低,所以在這些城市,有一套自住房足夠,千萬不要想著買房做投資。

未來3年,該

綜合而言,這次危機加快了樓市格局的分化。未來3年,對於剛需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買房時機,畢竟普通老百姓很多也都是在三四線城市買房,而這些城市即使後期房價下跌問題也不大,剛需買房是自住,不是投資,成本低、壓力小才是關鍵因素。一二線屬於奮鬥型城市,只有你有能力、買得起,自然可以選擇大城市的美好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