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大多數同學一聽說土木工程就自然想到了“包工頭”三個字,其實土木建築工程專業通俗來說是學習“建房子”。隨著城市建設和公路建設的不斷升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形勢持續走高。其行業薪酬水平更是呈現出管理高於技術的傾向。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

1、土木工程學科內涵及學科範圍

一、學科概況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水中等的各類工程設施,也指其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監測、維護等專業技術。

二、學科內涵

  土木工程是最早建立的工程學科之一,其學科內涵豐富,主要包括基礎學科與理論、工程材料、工程分析與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經濟與管理及信息技術應用等幾個方面,其研究對象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各類結構物,如房屋建築、橋樑、隧道與地下工程、道路、鐵路、港口、市政及特種工程、供暖、通風、空調系統等的安全與適用。

  土木工程學科的理論體系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學、岩土工程學、工程結構(結構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原理與設計學、工程結構防災減災與防護學、給水排水及廢物處理學、人工環境與能源工程學、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學等。而支撐土木工程學科及其理論的知識基礎則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並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側重:現代數學(高等數學、數值分析、概率論、數理統計、數理方程、最優化理論等),物理學,化學(水化學、化學與反應動力學等),生物學,工程材料學,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結構動力  學、流體力學、斷裂力學等),計算力學,土力學與岩石力學,高等傳熱學,高等熱力學,工程地質學,環境土工學,基礎工程學,地震工程學,防護工程學,結構可靠度理論,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土木工程試驗與檢測技術,土木工程施工學,以及經濟學、管理學等。

  土木工程學科一般採用基於理論分析、試驗研究(模型試驗、現場調查與實測)和數值計算的統計歸納、集成綜合的研究方法。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施工現場

三、學科範圍

 1.岩土工程 是研究岩石和土工程特性,評價場地自然災害可能性,設計、施工和監測建構)築物地基基礎、邊坡、擋土結構、堤壩、隧道、碼頭、填埋場等土工構築物的學科。岩土工程研究範圍包括理論和數值模擬、岩土本構關係、室內試驗、現場監測及土工構築物設計與施工。幾乎所有的土木工程結構都建造在岩土體上、岩土體中或以岩土體為材料,岩土工程學科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結構工程土木工程結構是指在房屋、橋樑、道路等工程的建築物、構築物和設施中,以建築材料製成的各種構件相互連接組成的承重體系;結構體系應安全、適用、經濟、耐久。結構工程學科研究結構體系的選型、力學分析、設計理論和建造技術,通過運用基本的數學力學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創造性地使用建築材料和結構形式,使工程結構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滿足各種功能要求。

  3.市政工程研究城市和工業的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和城市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等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與系統運行的學科。研究對象是水社會循環過程中的水質科學問題與保障技術,包括城市水資源工程理論與技術,水質工程科學與技術,城市管道工程科學與技術,建築給排水理論與技術,水質化學和生物學,水功能材料,城市防洪與雨水利用工程中的科學理論與技術問題,水工程儀器、儀表、材料與設備,水質監測方法等。目的是解決水資源短缺、水體汙染防治、水質安全保障、輸配水管網及汙水管網系統優化與節能、城市汙泥與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等問題,實現水的良性循環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

  4.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是在儘可能減少對常規能源的消耗,降低對環境汙染的基礎上,為人類生產和生活要求所需等提供各種適宜的人工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設計、施工和設備研製等有關的理論、方法和工藝的學科。其內容包括民用與工業建築、運載工具及人工氣候室中的熱溼環境、清潔度及空氣質量的控制,為實現此環境控制的採暖通風和空調設備系統,與之相應的冷熱源及能源轉換設備系統,以及燃氣、蒸汽與冷熱水輸送系統。

  5.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是通過綜合應用土木工程和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技術,建立與發展以提高土木工程結構和工程系統抵禦人為和自然災害能力的科學理論、設計方法和工程技術的學科。學科的核心內容為地震工程、抗風工程、抗火工程、抗爆工程和防護工程等,目的是通過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可能造成的破壞,保證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保障災後經濟恢復和發展的能力,以及滿足國家安全防護的需要。

  6.橋樑與隧道工程 是為跨越江河、深谷、海峽,穿越山嶺或水底以及解決城市交通需要,以各類型橋樑和隧道等工程結構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除了跨越河、谷和海峽等障礙外,橋樑還可長距離代替路基以滿足對行車平穩性的嚴格要求,例如在高速鐵路和磁懸浮線路中絕大部分長度為橋樑結構。研究內容包括橋樑、涵洞及隧道等結構的規劃、勘探、設計、施工、製造和管理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工藝等,涉及包括公路、鐵路、城市道路、地鐵和輕軌等領域。

  7.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

是研究如何高效、安全、可持續地進行土木工程全壽命期建設和管理,以提高中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發展質量的學科;也是綜合應用土木工程與管理科學、經濟學、社會科學、信息科學等學科知識、理論和方法,對城市基礎設施、工業民用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等各類土木工程從可行性研究、開發策劃、規劃設計、開工建設到竣工使用全過程所進行的經濟分析、決策計劃、監督控制、組織協調等工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8.土木工程材料 是材料科學和土木工程前沿研究領域雙向交叉而形成的一門新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學科,致力於在材料科學、力學、化學、物理學、生態學等等基礎研究領域與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交通工程等應用領域之間,架設相互促進發展,以應用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無機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土木工程材料的設計、生產與應用方法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工程結構中材料性能劣化規律、機理及其對構件和結構性能的影響等。

2、土木工程學科培養目標及相關學科

培養目標:碩士學位 掌握土木工程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對本學科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有基本的瞭解;具有解決工程問題的系統分析和綜合能力,以及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具有嚴謹求實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作風。能夠勝任土木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術工作。

相關學科:力學、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施工三件套

3、土木工程專業和建築學專業區別

建築學是研究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學科。

  建築技術的目的在於為人的各種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舒適的和功能使用合理的環境空間,比如建築設計和建築構造就是建築學專業其中主要的課程。建築藝術的目的在創造建築物優美的形體和建築物所構成的空間給人的精神享受,比如建築各種表現技法和建築理論都是建築學專業學習的方面。

  建築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建築師。

  土木工程具體指地表附近一切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統稱,包括房屋建築,道路,橋樑,隧道,還包括煙筒,排水管等等,可以說連你修個水池,蓋個圍牆都屬於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學習怎麼去建造的學科,具體以建築結構和建築施工為研究對象。

  建築結構就是為建築提供合乎使用空間並承受建築物全部荷載和其他不可知荷載的骨架,以保證建築物的安全和維持建築的堅固程度。力學和結構是土木工程的重點學習方面。

  建築施工就是把設計圖紙在指定區域通過技術手段和組織措施變成一個現實存在體。學習課程有建築施工技術,測量,材料等。

  土木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結構工程師和施工技術人員。

4、土木工程專業擇校指南

(1)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橋樑館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國內同類專業中教學和研究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目前院內設有建築工程系、地下建築與工程系、橋樑工程系、結構防災減災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5個系所。另外還設有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土建結構預製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工40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具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的在校研究生指導教師219人、正高級職稱126人、副高級職稱109人。現有9個博士點學科研究方向、12個碩士點學科、2個工程領域。設有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地質工程為上海市重點學科。

(2)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學院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在茅以升先生創立於1923年的國立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學院現設建築工程、建設與房地產、工程力學、橋隧與地下工程、市政工程等五個系和一個實驗中心,現有教職工180餘人。

學院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2個、碩士專業12個、本科專業4個。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學院土木工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土木工程學科獲評A+,並列全國第一;力學學科評估結果為B-,並列全國第25位。結構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為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學院擁有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土木工程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分別於1995年和1999年首批通過了全國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專業評估委員會的評估,迄今已連續4次通過了國家的專業評估。

近年來土木工程學院在科學研究、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學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級獎勵10項(牽頭6項)、國家教學成果獎3項、省部級獎34項;構建了以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6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本“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6個國家級教改和實踐教學平臺、首批教育部外國教材中心(土建類唯一)、21門外籍教授全英文課程等為支撐的立體化優質教學資源庫。

學院擁有國家預應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玄武岩纖維生產及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點、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城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未來地下空間研究院,設有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大型結構試驗室、預應力實驗室、力學實驗室、水力學實驗室、工程管理實驗室。擁有國內歷史悠久、專業藏書豐富的圖書室。學院已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6000餘人,其中碩士畢業生近2200 人,博士畢業生近600人。

(3)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始建於1926年,是清華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工程系科之一。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教師53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學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和講座教授5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有5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土木工程系目前設有兩個由15位國際知名教授組成的講席教授組。十幾位教師在國內外專業學會、行業協會擔任負責人,或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擔任主編。

土木工程系設有7個研究所(教研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若干聯合研究中心。教學和科研工作覆蓋了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等相關領域。目前有1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具有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交通運輸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土木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4)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建築工程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成立於1998年,學院下設3個系:即土木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系;9個研究所:岩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結構工程與材料工程研究所、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研究所、道路與橋樑工程研究所、市政工程研究所、水資源與水工程研究所、城市水健康循環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節能減排研究所、工程施工與管理研究所;3個工程實驗中心:工程結構實驗中心、市政工程實驗中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實驗中心;設有工程力學教研室。

學院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2個一級學科。土木工程一級學科成立至今已有50餘年的歷史,土木工程系於1981年獲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目前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設有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岩土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市政工程及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等8個二級學科,其中結構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在2012年度教育部第二輪學科評估中名列第8。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前身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5)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創立的中俄工業鐵道建築專業及1950年成立的中國第一個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52年起招收導師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土木工程和力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998年是全國首批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0年獲准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1995年土木工程專業以優異成績首批通過國家專業認證評估,2000年6月和2005年6月分別以優異成績通過5年一次的國家專業複評。2001年結構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工程力學被評為國防重點學科,2003年在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專業和力學專業均位居全國第三,2007年土木工程專業被教育部門評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學科和力學學科分別位居全國第二和全國第一。

土木工程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專業下設建築工程和土木工程材料兩個專業方向和一個土木工程力學精英班(按4+2目標培養)。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和土木工程材料專業方向分別獨立招生。土木工程專業建築工程方向和土木工程專業力學精英班按土木工程大類招生,在入學第四學期進行分流。結構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工程力學為博士點學科,固體力學為碩士點學科。擁有土木工程和力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土木工程學院擁有“寒區低碳建築開發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結構工程災變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部重點實驗室2個、特色實驗室5個、土木工程高性能計算中心1個,國際聯合實驗室6個以及土建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6)浙江大學 建築工程學院(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建築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前身土木工程學系,創辦於1927年,是浙江大學最具實力和最富代表性的傳統工科。學院已形成院士領軍,千人、長江、傑青為中堅,青千、優青和拔尖創新人才為新生力量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其中,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3人,外籍院士2人。學科涵蓋了國家基本建設領域,建築、規劃、土木、水利、交通等交相輝映,土木工程高峰學科和建築規劃特色學科QS國際排名雙雙進入前100,形成了大跨空間結構與高性能材料、軟弱土與環境土工、飲用水安全保障與輸配技術、綠色建築、智慧城市等多個特色優勢研究方向,學科平臺支撐條件優越,擁有16個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科研基地,取得了一系列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新進展。

(7)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建築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於1997年由原土木工程系、水資源與港灣工程系和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合併成立,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含建築工程、橋樑工程、地下工程三個專業方向)、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含海洋工程、船舶工程、國際航運管理三個專業方向)4個本科專業;以及工程管理第二學位本科專業,工程造價管理(專科)高職專業。學院4個本科專業都是國家特色專業,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積澱。近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及船舶與海洋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全部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其中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及結構工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二級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為A-(排名第七);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為A-(排名第三);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為B(排名第四)。工程碩士培養領域包括:建築與土木工程(土木)、水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博士培養領域:能源與環保。

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實驗中心、水利工程實驗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中心3個教學實驗基地;擁有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港口水工建築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數字化建設與測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平臺基地;濱海土木工程結構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監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土木工程結構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港口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國地震局地震工程綜合模擬與城鄉抗震韌性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裝配式建築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地下工程建造與安全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房屋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中心、天津市海上風電結構與施工裝備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洋可再生能源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海洋油氣生產裝備技術工程中心11個省部級平臺基地;有2011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單位組建分中心:“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大學分中心。建築面積22833平方米,擁有設備5500臺(件),價值近億元,擁有世界高校第二國內唯一的大型冰工程實驗室、世界領先的高壓力深水結構實驗裝置、國內首套水利工程交互式三維仿真分析平臺、國內第一個洩流結構全水彈性實驗平臺、先進的多功能方向譜港池等。

(8)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由建校初期的土木工程系(1949~1955年)發展而來的,1955~1985年為水利工程系,1985~1996年擴建為土木工程系,1996年成立土木建築學院,2002年更名為土木水利學院,2009年9月伴隨學校學部制改革更名為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科是學校建立最早的學科專業之一,也是國內高校中實力最強、學術基礎最為雄厚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學院現有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結構工程),1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學科(土木工程);1個博士後流動站(土木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涵蓋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建築材料,工程管理)和8個碩士學科點;有3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國際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教學團隊(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學院具有一流的科研平臺和科研實力,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程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土木基礎設施安全監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橋樑與隧道技術),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遼寧工程防災減災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遼寧省橋樑與隧道安全技術工程實驗室、遼寧省綠色建築與節能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重大土木水利工程防災減災),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工程安全與監控),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工程結構破壞機理及安全性評價)。

(9)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河海大學

學院擁有岩土工程國家重點學科(1988年首批兩個國家重點學科點之一)。土木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培育)學科、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學科。在2016年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學科獲評A-,排名全國第七。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四個二級學科擁有博士及碩士學位授予權,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 “堤壩工程安全與減災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重大水電工程多場耦合力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即“111計劃”);擁有江蘇省岩土工程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建(構)築物裂縫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滬寧)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交通基礎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鋼橋結構安全與鋪裝技術工程中心等平臺

(10)湖南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A-)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土木工程學院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02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61人、助理教授27人,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千人計劃”1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芙蓉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創新創業人才1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8人等。擁有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有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4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築與土木工程和項目管理2個專業學位點,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和道路與鐵道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土木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躋身國家重點學科,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為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5、土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城市建設和公路建設的不斷升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形勢近年持續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對大多數畢業生來講並非是難事,然而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與國家政策及經濟發展方向密切相關,其行業薪酬水平近年來更是呈現出管理高於技術的傾向,而從技術轉向管理,也成為諸多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職業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瓶頸。如何為“錢”途做好準備,找到正確的職業發展方向呢?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職業生涯

總體來說,土木工程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有以下幾種:

(1)工程技術方向

  代表職位:施工員、建築工程師、結構工程師、技術經理、項目經理等。

  代表行業:建築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路橋施工企業等。

  就業前景:就像我們看到身邊的高樓大廈正在不斷地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斷延伸一樣,土木建築行業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隨著經濟發展和路網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土建工程技術人員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需求量還將不斷上升。再加上路橋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只要人才市場上沒有出現過度飽合的狀況,可以說土木工程技術人員一直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

  典型職業通路:施工員/技術員-工程師/工長、標段負責人-技術經理-項目經理/總工程師。

  專家建議:隨著我國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不斷完善,土建行業工程技術人員不但需要精通專業知識和技術,還需要取得必要的執業資格證書。工程技術人員的相關執業資格認證主要有全國一、二級註冊建築師、全國註冊土木工程師、全國一、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執業資格認證均需要一定年限的相關工作經驗才能報考,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即使走上工作崗位後也要注意知識結構的更新,儘早報考以取得相關的執業資格。

(2)設計、規劃及預算方向

  代表職位:項目設計師、結構審核、城市規劃師、預算員、預算工程師等。

  代表行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交通或市政工程類**機關職能部門、工程造價諮詢機構等。

  就業前景:各種勘察設計院對工程設計人員的需求近年來持續增長,城市規劃作為一種新興職業,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也需要更多的現代化設計規劃人才。隨著諮詢業的興起,工程預決算等建築行業的諮詢服務人員也成為土建業內新的就業增長點。

  典型職業通路:預算員-預算工程師-高級諮詢師。

  專家建議:此類職位所需要的不僅是要精通專業知識,更要求有足夠的大局觀和工作經驗。一般情況下來說,其薪酬與工作經驗成正比。以建築設計師為例,現代建築還要求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這些都需要建築設計師擁有紮實的功底以及廣博的閱歷,同時善於學習,並在實踐中去體會。目前,市場上對建築設計人才大多要求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具有一級註冊建築師資質,並擔任過大型住宅或建設工程開發的設計。此類職位也需要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如建築工程師需要通過國家組織的註冊建築師的職業資格考試拿到《註冊建築師資格證書》才能上崗,預算工程師需要取得註冊造價師或預算工程師資格。另外,從事此類職業還需要全方面地加強自身修養,如需要熟悉電腦操作和維護,能熟練運用CAD繪製各種工程圖以及用P3編制施工生產計劃等,有的職位如建築設計師還需要對人類學、美學、史學,以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建築精華有深刻的認知,並且要能融會貫通,鍛造出自己的設計風格。這些都需要從學生時代開始積累自己的文化底蘊。實習時應儘量選取一些相關的單位和工作,如房地產估價、工程預算、工程製圖等。

(3)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方向

  代表職位:監理工程師 代表行業:建築、路橋監理公司、工程質量檢測監督部門。

  就業前景:工程監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職業,隨著我國對建築、路橋施工質量監管的日益規範,監理行業自誕生以來就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並且隨著國家工程監理制度的日益完善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典型職業通路:監理員—資料員—項目直接負責人-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

  專家建議:監理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因此也是一個與執業資格制度結合得相當緊密的行業,其職位的晉升與個人資質的取得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監理員需要取得省監理員上崗證,項目直接負責人需要取得省監理工程師或監理員上崗證,工作經驗豐富、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專業監理工程師需要取得省監理工程師上崗證,總監理工程師需要取得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木土工程專業的大學生想要進入這個行業,在校期間就可以參加省公路系統、建築系統舉辦的監理培訓班,通過考試後取得監理員上崗證,此後隨工作經驗的增加考取相應級別的執業資格證書。在實習期間,可選擇與路橋、建築方向等與自己所學方向相一致的監理公司,從事現場監理、測量、資料管理等工作。

(4)工程檢修方向

  代表職位:軌道交通及鐵路工務部門工程師,一般是建設單位內部的工程技術人員。

  代表行業:軌道交通,鐵路工務段(處)。

  就業前景:十一五規劃全國路網10萬公里,許多大中城市興起修建地鐵交通,這些軌道建築都需要大量技術人員來檢測和維修。

  典型職業通路: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5)公務員、教學及科研方向

  代表職位:公務員、教師

  代表行業:交通、市政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科研及設計單位。

  就業前景:公務員制度改革為普通大學畢業生打開了進入機關工作的大門,路橋、建築行業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人才需要使得土木工程專業師資力量的需求隨之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行業的競爭一般較為激烈,需要求職者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專家建議:想要從事此類行業,一方面在校期間要學好專業課,使自己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另一方向特別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使自己具備較高的普通話、外語、計算機水平和較好的應變能力。

(12)考研專業之俗稱“包工頭”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職業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