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長期低估是為何?

濰柴動力,長期低估是為何?

先說結論:公司80%利潤貢獻的對應業務具備壟斷力、公司2020-2023年可以保持歸母淨利兩位數複合增速,2023年以後進入低增速(氫能源電池如果接力的話可以繼續兩位數--低概率)。也就是這兩年還能介入,三年以後長線投資價值不大。雪道不夠長、淨利天花板就在未來五年內。


一、概況:

1、業務基本面:

幾大業務板塊:

動力總成(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其中發動機遠銷全球110多個國家地區,用於卡車、客車、工程機械、農業裝備、船舶和電力等。

本部重卡發動機市佔率33%以上,壟斷型產業,淨利率預計超過37%。該業務目前貢獻公司歸母淨利60%以上;

持有林德液壓90%股份,高端液壓全球最佳技術性能。該業務目前貢獻公司歸母淨利預計10%左右;

控股陝西法士特齒輪51%股份(收入100%並表/扣非要減掉少數股東權益),壟斷型產業,重卡變速器市佔率80%。該業務目前貢獻公司歸母淨利預計10%左右;

整車整機

控股陝西重汽51%股份(收入100%並表/扣非要減掉少數股東權益),市佔率13.2%,行業前三;該業務目前貢獻公司歸母淨利預計6%左右;

智能物流

控股凱傲43.26%股份(收入100%並表/扣非要減掉少數股東權益)--傲凱收購了德馬泰克,傲凱是全球第二、歐洲第一叉車及倉儲技術,德馬泰克是全球領先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商;該業務目前貢獻公司歸母淨利預計12%左右;

濰柴動力,長期低估是為何?

2、財務基本面

最近3年ROE 20-23%(逐年提高)/核心業務淨利率預計超過37%(壟斷型)/經營現金流優/應收良/庫存優/質押優/分紅優/商譽良;

有息負債良(賬面現金356億):--在建工程55億,--短期借款80億、長期借款及債券224億;


3、成長性【核心】

未來3-5年兩位數複合增長/此後不增長:

量成長性在最近3-5年

本部發動機,預計2020-2023年能保持10-15%增速(博杜安大缸高速機貢獻),此後極低增長;

林德液壓,國內產能2020年釋放,預計2020-2023年能保持15%左右複合增速,此後極低增長;

凱傲2022濟南中國凱傲投產後,2022-2025年將能保持2位數增速(國內成本原因毛利肯定高於海外);

陝西重汽和陝西法士特不增長;

氫能源電池貢獻?

本部發動機,預計2020-2023年能保持10-15%增速(博杜安大缸高速機貢獻),未來佔公司60-70%淨利,此後極低增長;

林德液壓,國內產能2020年釋放,預計2020-2023年能保持15%左右複合增速,未來佔公司10%左右淨利,此後極低增長;

凱傲2022濟南中國凱傲投產後,2022-2025年將能保持淨利潤2位數增速(國內成本原因毛利肯定高於海外),凱傲按股權折算預計未來能佔到公司20%淨利潤;

陝西重汽未來增速極低、但未來按股權佔比只佔公司5%以內利潤貢獻,對公司增速影響忽略;

陝西法士特未來增速極低、但未來按股權佔比只佔公司5%左右利潤貢獻,對公司增速影響忽略:

氫能源電池貢獻未來未知

總體:預計2020-2023保持10-15%複合增速、2023年以後降到個位數增速

董事長對外宣傳2025年目標7000億收入(可能是集團收入,那上市公司也得有4000億?),感覺這個衛星放的有點高。。。

濰柴動力,長期低估是為何?

4、壟斷性【核心】:

本部發動機,具備絕對壟斷力林德液壓,具備一定壟斷力陝西法士特,具備絕對壟斷力

凱傲和陝西重汽無壟斷力


5、核心競爭力:

技術壁壘+成本優勢


6、業績確定性:

中性,不知道核心業務發動機的更換市場的量和節奏如何,過去10年受政策影響較大

氫能源電池貢獻佔比未知


7、業績持續性:


二、業績及估值:

濰柴動力,長期低估是為何?

1、2020年估值:

按100億扣非淨利,未來3年10-15%增速,保守給予2020年8-13倍即799-1298億估值(濰柴動力最近3年6.5-14倍PE...不知道為何市場給這麼低的估值);相較於目前20200324市值,低估。

2、2023年估值預計:按144.7億扣非淨利,未來3年個位數增速或不增長,給予2023年7-11倍即1013-1591億估值;相較於目前20200323市值,低估。


三、風險:

1、未來若更換市場過慢的話會降低增速;

2、一系列的併購,對集團管理層的消化整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