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導讀

緊急轉產口罩、開足馬力保障群眾生活物資……疫情期間,福建企業紛紛加入到這場國家戰“疫”中。


作為福建互聯網龍頭企業,網龍通過“數字化”戰疫,積極為廣大師生搭建“空中課堂”,幫助師生獲取更多的資源,更好地適應網上課程,促進網上“教”與“學”更加高效。


其實,在化身教育“獨角獸”之前,網龍還是國內老牌的遊戲研發廠商,在2在國內互聯網25年的發展歷程中,他就猶如“開掛”一般…


兄弟聯手


網龍是劉德建、劉路遠聯手建立的。


創始人劉德建的母親楊振華曾是一名大學教授和研究員,1985年發明了國內第一個使用生物工程技術的保健品,兩年後她下海經商,產品“楊振華851”一度熱銷。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劉德建

因此,劉德建早年便到美國堪薩斯大學生物化學專業讀書,畢業後也在楊振華的美國分公司擔任管理職位。


在美國期間,劉德建對網絡和國內互聯網的前景產生了濃厚興趣,並決定回國創業。


1999年,劉德建拉上在福建衛生廳借調的堂弟劉路遠,從家人朋友處籌集了77.7萬元,創辦了網龍公司。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劉路遠


他們首先建設了一個全球抗癌網,接下來是“86114”網站,然而限於當時的應用環境,項目並沒有大的進展。公司創立最初的一年半,收入有限,幾度陷入財務困境。


但很快,他們就開啟了互聯網的轉型“開掛”之路。

2001年,他們打造了第一網絡遊戲門戶17173.com,卻在鼎盛時期的2003年以20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搜狐;

在智能手機在中國剛起步時,網龍已經把91無線連人帶項目以10萬元的白菜價拿下,並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安卓手機市場、IOS第三方市場。在2013年籌劃91無線獨立上市前,又以19億美元的天價出售給百度,創下當時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併購項目的紀錄。


從 “17173網站”到“91應用平臺”,網龍似乎總能get互聯網時代的興奮點,併成功讓自己大賺一把。
但真正讓網龍發家的卻並不是這些。


遊戲發家


2001年初,網龍的一名員工在玩剛上市的網遊《石器時代》,這引起了劉德建的極大興趣,做網遊的慾望也愈發強烈。於是,網龍馬上就成立了一個遊戲開發公司——天晴數碼。


天晴數碼的成立不僅孕育了國內最早的一批網遊,也培養了一批現在國內頂尖的遊戲製作人。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姚曉光


現在的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被稱為“王者榮耀之父”的姚曉光,當年就是天晴數碼的第一名員工。他參與監製了國內首款回合制網遊《幻靈遊俠》,也正是這部遊戲鋪就了網龍在遊戲領域的奠基石。


2003年,天晴推出了第二款作品《征服》,這款遊戲雖然在國內市場反響平平,但對天晴有著很大的意義。一方面,通過這款遊戲,天晴逐步掌握了一套穩定的自主引擎技術;另一方面,這款遊戲出口到了多個國家,積累了出海經驗。


真正讓網龍獲得商業上巨大成功的是2006年3月推出的《魔域》。


在《魔域》的開發和上市階段,中國網遊市場正在經歷變革。一是免費商業模式剛興起。網龍看到這個趨勢後,決定將《魔域》永久免費,並按照免費遊戲的思路進行後續開發,避免了當時一些遊戲在時間收費後又強行加道具收費的麻煩。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一系列的新嘗試,讓《魔域》成為網龍用戶量和收入最高的網遊。


憑藉《魔域》在商業上的成功,2007年底,網龍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當年國內遊戲公司上市熱潮中的一員。


雖然近幾年國內整體遊戲市場增速逐步放緩,但時至今日,《魔域》都是網龍游戲板塊的核心產品。
當然,網龍並沒有“沉迷”於遊戲。


佈局教育


2010年,網龍的在線教育開始轉型。一出手就連布兩子,一為針對國內市場的華漁教育,一為面向全球拓展的貝斯特教育。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2012年,貝斯特教育在網龍內部「悄然」孵化,2012-13年分別虧損20萬元、150萬元,為草創期。直至2014年上半年,貝斯特也只有不到20萬元的營收,虧損70萬元。


網龍董事長劉德建卻有「點石成金」的過人財技,成功說服IDG資本、祥峰投資(淡馬錫集團全資子公司)、國內A股上市公司奧飛動漫,向幾為空殼的貝斯特教育注資5250萬美元。


2015年1月,貝斯特教育完成A輪融資之後,投後估值4.8億美元。


貝斯特雖「小」,卻有大夢想:打造全球化學習社區!先有藍圖,再有併購,作為網龍全球化在線教育佈局的資本平臺,貝斯特的崛起之路,便是一條併購之路。


除了普羅米修斯、 JumpStart 、Edmodo三大跨國併購,網龍早在2014年6月便已出資3050萬美元,收購香港本土科技企業創奇思(Cherrypicks)100%的股權,儲備AR/VR技術。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網龍網絡公司CEO、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熊立博士(右二)為VR+行業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聯盟成立儀式揭幕


2015年6月,網龍又併購國內智能語音廠商馳聲科技,進一步豐滿自身的技術儲備。


2016年,普羅米修斯並表,網龍的教育業務收入暴增5倍,達到15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普羅米修斯全線實現盈利。


遊戲出身的網龍,實際上在做一個搭積木的在線教育「遊戲」,以資本的力量為推動力,把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技術、IP、渠道拼合成一體,形成網龍版的在線教育「航母」。


這家“開掛”的互聯網企業,轉型教育依然出手不凡!


2019年8月,網龍公佈其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收入約26.73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8.2%;經營性利潤約4.8億元,同比增長127%;歸母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2.01億元增至4.21億元,實現翻倍。


在網龍2019年中報裡,雖然遊戲仍為大頭,但教育業務,經過5年的併購、整合,已實現收入10.5億元,佔網龍總營收的四成左右。


作為互聯網界的老司機,網龍過去的轉型路徑已經證明了其獨到的眼光,而今在遊戲與教育的雙輪驅動下,網龍又將帶來怎樣的表現呢?值得期待。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牌閩商立場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格隆匯、遊研社、傳習邦、網龍官網、福州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