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201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一部由网飞(Netflix)出品,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 导演,改编自真实恐怖袭击的《挪威7·22爆炸枪击案》(22 July)引起评委关注,最终取得最佳影片金狮奖提名(该届金狮奖得主是《罗马》)。本片讲述的是2011年7月22日,挪威极端右翼分子安德斯·布雷维克(Anders Breivik)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及郊区的于特岛上,针对挪威执政党工党发起的恐怖袭击。这次袭击造成77人死亡(多数是未成年人),数百人受伤,震惊世界。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江湖人称“绿草地”的格林格拉斯1955年出生于英国,曾是一名记者,后转入影视行业,两部成名作《谍影重重2》(The Bourne Supremacy)和《谍影重重3》(The Bourne Ultimatum)让观众见识“绿导”在手持摄影、动作剪辑与配乐方面的天赋。不过,比起由间谍小说改编的商业片,“绿导”更擅长或者说是更喜欢拍摄一些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除本片外,“绿导”的代表作还有表现北爱尔兰内战的《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表现9·11事件的《93航班》(United 93),表现伊拉克战争的《绿区》(Green Zone)以及表现索马里海盗的《菲利普船长》(Captain Phillips)。在这些饱含政治色彩和争议性话题的电影中,“绿导”都尽量使用相对客观的视角和切入点来讲述故事,采用偏纪实性的拍摄手法来呈现画面。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绿导”(左)和马特·达蒙

本片在挪威实地拍摄,还原了大部分真实场景,采访了许多幸存者及其家属,也取得了遇难者家属的同意和支持。之所以特别提及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是因为在2018年,有一部同样题材的电影《于特岛7月22日》(Utøya 22. juli)上映。该片是由挪威人埃里克·普派(Erik Poppe)导演,影片将重点放在岛上的屠杀过程,使用伪长镜头方式拍摄。由于影片呈现出的内容过于真实和惨烈,受到不少相关人士的反对。相比之下,“绿导”没有给屠杀的过程留下太多篇幅,即便有所表现也尽量剪掉令人不适的画面,更容易让人接受。本片使用的演员也大都是挪威本土演员,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在还原度上还不错——除了饰演布雷维克的演员稍微瘦了点。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饰演布雷维克的安德斯·丹尼尔森·李(Anders Danielsen Lie)

安德斯·布雷维克1979年出生于奥斯陆,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符合希特勒对纯血雅利安人的一切外貌描述。不过,他似乎认为自己的长相还不够“雅利安”,传闻他曾到美国做过整容手术,调整过鼻子和下巴,让自己显得更“纯”一些。布雷维克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与自己的母亲一起生活,但母亲对他生活的干涉并不太多。不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布雷维克开始接触并接受极右翼思想,认为越来越多的穆斯林移民会毁掉欧洲,毁掉欧洲人的传统、信仰、文化与种族。布雷维克认为欧洲各国执政党制定的移民政策与倡导的多元化理念是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于是将目标锁定在挪威执政党工党身上。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现实中,在庭审时堂而皇之敬纳粹礼的布雷维克

工党是挪威历史悠久的老牌左翼政党,创建于1887年,曾一度加入共产国际,在二战后长期执政,是挪威议会的第一大党,不过自2013年保守党上台后一直处于在野党状态。基于左翼的政治理念,工党执政期间始终贯彻开放、自由、多元化等原则,提高社会福利,大量吸引穆斯林移民,引起右翼势力的极大反感。此外,工党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极不友好,在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事件后中挪关系降至冰点。工党在奥斯陆郊区的于特岛上建有一座度假夏令营,每年都举行青年团活动。青年团成员都是工党政治精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未来极有可能从政。时任挪威首相的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年轻时也经常参加青年团夏令营活动,并在担任首相后也坚持每年前往岛上向自己党派的接班人发表演说。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影片中挪威首相接受媒体采访

布雷维克原本的计划是潜伏到于特岛上,趁机刺杀首相,但发现自己难以应对严密的安保力量,于是将目标改为手无寸铁的青年团成员。7月22日当天,布雷维克将一辆面包车停在首相办公楼前,车里满载利用化肥原料制作的炸弹。15点30分,布雷维克引爆炸弹,造成9人死亡,多人受伤,办公楼大面积受损,周围一片狼藉。惨烈的爆炸袭击将奥斯陆警方的全部注意力都吸引到城中,布雷维克穿上早已准备好的警察制服,携带一支自动步枪、一把手枪和大量弹药,开车来到于特岛。由于岛上已得知奥斯陆发生的爆炸,往来于岛屿和大陆间的渡轮已经停航。布雷维克谎称自己是奥斯陆警察局派来保护夏令营的,取得负责人信任,顺利来到岛上。随后,布雷维克凶相毕露,冷静而又残忍地展开杀戮。布雷维克在杀人时没有使用扫射,而是非常克制地进行点射,他在自动步枪上加装了瞄准镜,使得自己可以在中近距离准确击中目标;他使用的达姆弹在射入人身体后会自动爆裂,制造极大的创口,许多中弹的幸存者不得不因此截肢。当全副武装的军警上岛之后,布雷维克不做抵抗,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冷血的杀手与热情的横幅形成鲜明对比

令人窒息的恐怖袭击结束了,但电影要讲的主题却刚刚开始。本片围绕着凶手布雷维克、幸存受害者维亚和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三条线索展开。布雷维克在开展行动前,曾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一篇长达1500页的《2083欧洲独立宣言》,里面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未来的预测,和对同好的号召。他将自己任命为欧洲圣殿骑士团指挥官,效仿中世纪的十字军,向入侵欧洲的穆斯林宣战。尽管布雷维克自己中二度爆表,但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并没有发现有这么个组织。布雷维克宣称支持自己的一些极右翼社会活动家也纷纷表示自己只不过恰巧与他政见接近,但绝不同意他滥杀无辜的行为。布雷维克指定了一名曾受理新纳粹案件的律师来为自己辩护,他满心以为律师会非常兴奋地接下案子,却不料律师只是出于职业道德来为他提供法律规定的义务,多一分钟都不想见他。布雷维克在上法庭前也多次改变想法,先是希望通过精神鉴定逃避坐牢,但后来又同意认罪,但条件是要在法庭上发言。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影片中一脸嫌弃的律师

受害者维亚是一名来自冷岸群岛(The Svalbard archipelago)的少年,母亲是该岛(距离奥斯陆3500公里,位于北极圈内,只有3000常住人口)的市长候选人,与弟弟一同参加了夏令营。维亚在夏令营中是受人瞩目的明星,他的政治理念也毫不意外地偏左,尽管他年龄还小,不知道该怎样实现它。在袭击中,维亚保护了弟弟,自己却身中数枪。尽管他奇迹般活了下来,但脑干中残留的弹片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更会随时要了他的命。维亚在家人和同学的鼓励下坚强地面对自己接下来残破的人生,直到他听说得意洋洋的凶手还要在法庭上发表胜利宣言。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面对冷酷的环境和残酷的人生,维亚坚强地站了起来

时任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毕竟他面对的是挪威乃至欧洲自二战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而袭击者所要挑战的就是他视为民主基石的政治理念。不过,首相在应对袭击、组织救援、安抚遇难者和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在面对如何处置布雷维克的问题时,首相的回答是将以法律来对抗暴力,而不是以暴制暴——这意味着布雷维克将不会面临死刑。挪威自从1902年便开始逐步废除死刑,在1979年完全废除了所有死刑,并进一步废除了终身监禁,最高刑期只有21年。尽管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但挪威人仍旧普遍反对恢复死刑,其中也包括不少受害人家属。挪威人在本案中表现的理性与克制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中是难以理解,更不会认同的。但这涉及到两个国家和文明之间诸多的历史与现实差异,这里不做讨论,也不加以评论。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现实中的斯托尔滕贝格

在三条线索的共同推进下,影片的后半部分聚焦在了本案的庭审现场。布雷维克如愿获得了发言机会,他在敬了一个标准的纳粹举手礼后,宣读了自己的一份声明,当然不是1500页的那个。在声明中,他指责欧洲的政治家背叛了欧洲人民,号召与自己有同样理想的人行动起来,用暴力夺取政权,赶走所有的穆斯林。此外,他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全无悔意,表现得极度冷血。维亚作为面对过布雷维克枪口的幸存者,决定走出自己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勇敢地来到布雷维克面前作证,告诉他自己和自己的信仰不会被击败。挪威人民在经历了恐惧与伤痛之后,对首相的措施和态度都给予了肯定,他们没有被恐惧吓倒,也没有因伤痛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影片中,玻璃墙后面的幸存者及其家属始终承受着煎熬

庭审中并没有直接的交锋,大部分篇幅都是各方的声音自说自话。到底是在狱中信念坚定的恐怖分子赢了,还是勇敢但残缺的维亚赢了?布雷维克面带笑容地迎接自己的刑期,似乎并没有被打败。他的律师告诉他,他没有赢,如果还有人继续他做的事,那么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会打败他。影片就是这样始终克制地表达,除了旗帜鲜明地反对暴力,“绿导”在政治理念上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倾向性,他让片中的布雷维克有充足的时间宣扬自己的观点,也用客观冷静的视角表现挪威人民在事件发生后的真实反映。确实,有不少受害人家属恨不得亲手掐死这个恶魔,但更多人还是选择坐在法庭上,相信法律会带来他们认可的正义。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影片中,幸存的穆斯林学生出庭作证,她是维亚的朋友,给了维亚站起来的勇气。

最后,三个人的结局。安德斯·布雷维克被判处21年徒刑。很多人对这个刑期表示无法理解,但实际上,根据挪威法律,法院可以在罪犯服刑期满后进行一次评估,最多可以为其延长5年刑期,不过次数不限。尽管挪威历史上还从未有人“享受”过这一待遇,但相信布雷维克会在监狱中蹲到死。关于布雷维克在狱中读大学,要求更新游戏机等新闻,都是真的。不过,布雷维克因无法参加必要的小组讨论环节,很可能无法毕业。他曾以受到不人道待遇(其中包括游戏机太老旧)为由起诉政府,不过在政府的抗诉下被法院驳回。他宣扬的“战争”没有如期而至,偶尔会有几个心智不健全的中二少年企图模仿他而被捕。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布雷维克的牢房,确实很北欧

维亚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三根手指,但他已经能自主行动,在挪威的一所大学获得了法律学位。2017年,维亚和其他幸存者参加了联合国举办的关于恐怖袭击的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中间的就是维亚

斯托尔滕贝格领导的工党在2013年的大选中失利,辞去首相职位,被联合国任命为气候变化问题特使,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2014年,他接任北约秘书长至今。在最近的一些发言中,斯托尔滕贝格与美国背道而驰,宣称北约不会拿中国当做敌人。继任的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Erna Solberg)是挪威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有“挪威铁娘子”之称,她所领导的保守党是一个右翼党派,上任后大幅修改挪威的移民政策和外交政策,严格控制和管理移民,积极修复与中国的关系,终于在2016年与中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索尔贝格在2018年赢得连任,执政至今。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银幕上的真实恐怖袭击案(2)

显然,她知道来中国该找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