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备考】哲学题中常见的“陷阱”选项

很多哲学题的选项本身说法错误,这是出题人经常设置的“陷阱”。如果你提前知道这些“陷阱”的话,做题时就可以很快地将它排除掉。下面给大家列出几条:

【陷阱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正确理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例单选】“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表明()。

A.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答案:B

【陷阱2】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

正确理解: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或改变规律。

例单选】南水北调工程中,人们利用水利设施将地势较低的南方的水调到地势较高的北方。这表明:

()

A.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事物的运动是没有固定规律的

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答案:D

【陷阱3】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正确理解: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例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

旗帜。这说明:()

A.物质是不能脱离意识而存在的

B.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多样性

答案:C

【陷阱4】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正确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办事情要想成功,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例单选】近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和国内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及时调

整经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

A.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C.抓住时机才能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答案:D

【陷阱5】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正确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代表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例单选】要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荣辱观,是因为()。

A.社会荣辱观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定因素

D.价值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答案:D

【陷阱6】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同等重要。

【陷阱7】任何质变都是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正确理解: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不一定都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例单选】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其中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B.任何质变都是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C.事物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量的积累

D.质变以量变为条件,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答案:D

【陷阱8】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例单选】“劝烟斗酒”是社会文明状况的一个缩影,大家都文明,才能构成文明中国。“你怎么样,中

国便是什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D.量变的总和构成质变

答案:B

【陷阱9】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正确理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超越实践,有时落后于实践。

【例单选】从“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再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这说明:()

A.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B.真理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

C.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否定

D.制定政策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D

【陷阱10】实践是认识的途径

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则包含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例单选】2017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发函至各省教育厅:要求将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所有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途径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