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深圳十大觀念

  • 1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 中國走向市場經濟,大抵從這句口號開始。上世紀80年代初,百廢待興,“蛇口之父”袁庚冒著風險,喊出這振聾發聵的12個字,大膽地為經濟建設豎起鮮明的量度標尺——金錢與效率。從深圳蛇口工業區一塊紅漆白底的簡陋廣告牌開始,這句口號傳到了全國打工者、企業家、決策者的耳中。它曾經被粉刷在許許多多的廠區裡,出現在慶祝建國35週年的遊行隊伍中,直到今天,依舊激勵著在工業前線拼搏的人們。

  • 2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 在連基本溫飽都沒有解決的上世紀90年代,這句口號警醒人們不要把社會主義理想變成畫餅充飢,強調先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關鍵是把生產力搞上去,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 如果說深圳當年提出的諸多市場經濟的口號可能過時,那麼“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永遠不會過時,在今天依然具有特別的意義。


    你不知道的深圳十大觀念


  • 3 敢為天下先
  • 深圳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不僅為改革開放探索出寶貴的實踐經驗,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從這個南方海濱城市開始,改革最原始的魄力與勇氣蔓延至大江南北,改革開放也因此“由一種做法成為一種模式”。

  • 4 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立命之本,有的依託歷史,有的眷戀文化,年輕的深圳時刻注目的,則是改革與創新。自誕生之日起,這座城市的定位就是中國的實驗室,是改革的試驗田。創新的精神如胎記一般,已經伴隨著深圳走過了32個春秋。

  • 5 讓城市因熱愛讀書
  • 而受人尊重在這個曾經被稱為“文化沙漠”的城市裡,如今每年的11月都是它的“讀書月”。在這座城市最繁華的核心區,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書城,橙黃色的燈光在24小時書店裡徹夜不滅。走過了經濟迅猛發展的歲月之後,深圳開始自覺自省,重塑城市的新形象。


    你不知道的深圳十大觀念


  • 6 鼓勵創新,寬容失敗
  • 在前線闖蕩的改革者說,這句口號是鼓勵改革的信號,讓面臨困境的改革者拋卻顧慮,挺直腰板。歷經人生起伏的打工者說,只有深圳才把他們的失敗當成財富,讓他們在跌倒之後再次坦蕩前行。“只有深圳人知道,這種容錯的氛圍,對深圳這樣一個年輕的、以改革創新為根本的城市是多麼重要!”

  • 7 實現市民文化權利
  • 城市只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生存的載體或舞臺,文化活動則使人們進行最深層次的溝通。在實現市民文化權利的同時,深圳也將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聯結到了一起。人們在文化活動中一起產生共同的想象,一座城市慢慢變成一個文明的共同體。

  • 8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 這詩意的口號原是一句古老的印度諺語,經深圳義工聯宣傳之後,在深圳普通市民中廣為流傳。這句口號是深圳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學習雷鋒好榜樣’在當代的社會心理環境下,必須找到既時尚又富有感染力的‘特區註解’。”


    你不知道的深圳十大觀念


  • 9 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
  • 這句話是從深圳的一位外來工嘴裡喊出來的。寫下這句口號時,她還沒有深圳戶籍,但是她卻說“從未感到自己與深圳有距離”。後來,這句話為深圳申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贏得了掌聲,也讓更多人意識到,深圳與世界零距離。

  • 10來了,就是深圳人
  • 在這座沒有方言的城市裡,每一個人都是主人翁,他們用“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將一個小漁村建成如今人口千萬的世界級大都會,這句簡單質樸的口號正是這個城市裡的人們歸屬感的真實寫照。將人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名字,都印在寫有深圳的身份證上。


    你不知道的深圳十大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