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為什麼不能拖,會怎麼樣?

用戶2097522201857752


下肢靜脈曲張初期無太多症狀可尋,特別是中老年、久站、久坐、肥胖、孕婦等人群。一般來說,凡是下肢靜脈曲張倒流引起的不適,經抬高下肢或休息一晚後症狀會有一定改善,期間若伴有皮膚瘙癢、靜脈迂曲(蚯蚓狀)、腫脹麻木、皮膚青黑等症狀,應引起高度懷疑是靜脈曲張在作怪。若不管不問,由此下去有可能引發肺栓塞。肺栓塞發生後,根據栓塞的範圍和嚴重程度不同,會出現胸悶氣短、憋氣、咳血、胸痛、呼吸費力等,嚴重者甚至猝死。因此提倡患者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口腔老於的診室故事


靜脈曲張是一個進展緩慢但不可逆的疾病,不會自愈,可以“拖”,但不能“久拖”。這個病在最初的20年左右除了外觀問題外,常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很多人也因此錯過了治療的最好時機。有的人即使到了應該手術的階段,仍因為經濟原因、恐懼心理,不願手術,最後導致腿部嚴重的潰瘍和壞死。這樣的病 人,治療起來比較麻煩,效果也不好。

靜脈曲張是因靜脈迴流出現障礙 那麼,人們是怎麼得上靜脈曲張這病的呢?這還得從人體結構說起。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下肢靜脈血 是如何克服地球引力到達心臟的呢? 下肢靜脈血要逆流到達心臟,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

第一,心臟的負壓吸引,往回抽下肢的靜脈血。

第 二,小腿的肌肉在收縮,往回擠壓靜脈血,促進靜脈迴心。

第三,下肢靜脈裡有很多單向開放的閥門, 就是靜脈瓣膜,保證血液只能往心臟方向流動,而不能返流回來。

實際上,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迴流出現了障礙,導致靜脈壓力過高,靜脈血管發生了擴張和扭曲,引起 的一系列的症狀和表現。長時間站立、坐著以及重體力勞動和肥胖的人,下肢的靜脈瓣膜長時間承受高壓力作用,易造成瓣膜疲勞和破壞,導致血液返流,返流的血液淤積下肢的靜脈裡,造成靜脈裡的壓力 增高,時間長了,血管就會發生扭曲。所以,長時間站立的人,比如教師、交通警察;長時間坐著的 人,比如老闆、領導、司機;還有從事重體力的,如搬運工、舉重運動員;懷孕,尤其是多胎懷孕的人 及肥胖的人容易得靜脈曲張。這些人屬於高危人群,他們得靜脈曲張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