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黃鱔惹的禍


都是黃鱔惹的禍


時光如梭,往事隨風,能存留在記憶裡的卻那麼彌足珍貴。那年,我12歲,讀4年級,弟娃9歲,讀2年級。又一個炎熱的署假到了,我們卻異常興奮,我們又可以無憂無慮的去釣魚,游泳,順便放放牛或者割點豬草回家交差。當夕陽西下的時候,五彩的霞光灑向村子裡,樹林裡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鳥兒也將歸巢了,我和弟娃就用自制的彈虧去打鳥,黃昏時候鳥的聽覺和視覺不怎麼靈敏,總容易被我們近距離打到,我記得白頭翁居多,有時被我們製成叫花鳥給吃了。哥哥從沒有跟我們一起打過鳥,他喜歡呆在家裡看書,比我倆安靜得多。

當秧苗長得穩了的時候,夾黃鱔的黃金時間就到了,村裡的四文、五文、才員等每天晚上都出動,很快就能夾一揹簍黃鱔,非常令人眼紅。那還是一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半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肉,很快我跟弟娃就達成了共識,我倆也去夾。於是我們很快就自制了夾黃鱔的夾子和照明的燈籠,晚餐後我倆揹著揹簍偷偷出發了,沿著鄉間小路來到了秧田裡,白色的月光輕輕瀉下來,秧田裡薄薄的水中隱約有月亮的倒影,微涼的水剛好浸在膝蓋上,夏夜的微風卻令人十分舒服。真是太神奇了,那些黃鱔象是善解人意,一個個躺在秧苗之間的軟泥之上,我們靠近了也一動不動,我們用夾子輕輕夾起它們放在揹簍裡了,它們才裝模作樣地扭動幾下身軀。很快我們就夾了不少,感到揹簍漸漸沉重了起來,附近的蛙鳴彷彿在催促我們回家了。我跟弟娃不由得異常高興起來,討論著今晚的收穫,要麼把黃鱔賣了補貼家用,要麼叫媽媽做一頓好吃的鱔魚解饞。

回到家中,我們滿懷希望地向爸媽展示我們旳戰利品,想給他們一個驚喜,但是爸爸的臉色突然陰沉起來,厲聲對我們說:誰叫你們夾黃鱔了,去全部倒在茅坑裡!我倆灰溜溜地去把“勝利果實"全部倒進了茅坑裡,然後又跪在爸爸面前受訓,在深刻檢討之後我倆又去挑燈苦讀了。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現在也可以輕易吃上鱔魚,每每容易想起那晚的白月光和父親嚴厲的臉龐,總覺唏噓不已,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