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水平跟老子相比怎麼樣?


孔子水平跟老子相比怎麼樣?題主的這個問題好刁鑽,怎麼回答都涉及到選邊站的問題。

旁人怎麼無論怎麼評價都缺乏足夠的說服人,我們還是來看看儒家自己人怎麼評價孔子跟老子吧。

1、現代新儒家馮友蘭認為《老子》是戰國時期的作品。

馮友蘭是著名的哲學家,也是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現代新儒家跟傳統的儒家有何異同,我不清楚,但我想來,差異再大,也還是儒家這個大家庭裡的一份子,都是贊同和擁有孔子及其思想主張的。

馮友蘭一生致力於中國哲學史,這就回避無法孔子跟老子的比較問題。事實上,老先生也沒有迴避這個問題。從《中國哲學史》到《中國哲學簡史》,再到《中國哲學史新編》,都有涉及孔子跟老子的對比問題。

《老子》成書的年代,一般都認為是春秋時期,因為它的作者老聃是跟孔子同時代的人。孔子跟老子的交往,不僅僅司馬遷的《史記》的記載,孔子後代孔安國寫的《孔子家語》有記載,儒家典籍《禮記》也有記載。

2、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當中闡明的觀點。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當中就堅持認為,《老子》一書並不是春秋時期的作品,而是戰國時期的作品。

馮友蘭從《老子》本身出發,給了三條理由來證明《老子》是戰國時期的作品:

其一,孔子之前,沒有私人著述這事,因此,《老子》不能早於《論語》。

其二,《老子》這文體不是問答體,因此,《老子》應當比問答體的《論語》、《孟子》出現的時間要晚。

其三,老子的內容,是簡明的“經”體,可見其為戰國時期的作品。

另外,馮友蘭還從李耳這個人出發進行分析,認為《老子》的作者李耳就是戰國人。

馮友蘭認為,李耳跟老聃不是一個人,並不是像司馬遷所說的那樣是一個人。這是馮友蘭分析李耳後代譜系之後得出的結論。不僅僅是《史記》把老聃跟李耳的關係搞錯了,《荀子》、《呂氏春秋》、《莊子·天下》都搞錯了。

3、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當中簡明的觀點。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堅持的觀點,跟他在《中國哲學史》當中持有的觀點基本相似,只是沒有那麼肯定了。他說,“老子是什麼時代的人?《老子》這部書是什麼時代的書?這兩個問題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很可能,老子出生於孔子之前,而《老子》這部書是後人依託之作。”

在《中國哲學簡史》裡,馮友蘭根據《老子》當中有不少關於“無名”的討論的內容,把《老子》的成書年代進一步往後推延了。他說,“在我寫《中國哲學史》(兩卷本)時,曾提出《老子》一書的著作年代大概在惠施和公孫龍之前,現在我認為《老子》一書的著作年代比我以前所設想的更晚,應在惠施和公孫龍之後。”

4、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新編》當中闡明的觀點。

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馮友蘭依然堅持《老子》的成書年代在戰國時期。不過,他在闡述理由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老子》跟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學術發展的一般的情況和思想鬥爭的情況所作的比較上。

其一,從先秦的一般以學術發展的情況看。在孔子之前“無私人著作之事”。

私人著作是跟著私人講學來的。在私人講學的初期,也還沒有私人的正式著述。他們只是就事論事,發表些意見,不離開具體問題作一般的論著。例如《論語》並不是孔丘的正式著述,不過是學生們記述了他的一部分關於某些問題的講話。

《老子》書是一部正式的私人著作,它不是問答式的語錄,而是作者以簡練的文字直接表述自己的思想。如果說它出在孔丘以前,是不符合上面所說的情況的。

其二,春秋時期的書,都是就一件具體的事發揮議論。

《老子》不是這樣的,書中既沒有提到一件具體的事,也完全沒有人名、地名。書中的思想都是用高度抽象、概括的方式和極精練的言語表達出來。所以書雖簡短而內容豐富。這是哲學發展到一定高度時期的產物。

春秋時期的哲學思想,還沒有發展到這樣的高度,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

馮友蘭作為現代新儒家的代表,雖然希望自己所擁護的儒家無人能夠超越,但也不得不承認儒家依然深受時代的侷限。這種侷限性逼迫馮友蘭認定《老子》不是老子的作品而只是李耳的作品,並且還只能李耳就是戰國時期的人。

最後,我還是用《史記》有話來作為結論吧:

《孔子韓非列傳》記錄了孔子問禮之後所發的感慨,“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


Pai老子行動


不是一個體系,評價標準不一樣,按入世的標準,孔子的思想影響國人上千年,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至今也在影響國人,譬如每年的‘’國考大軍”;老子是出世,講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天人合一,對醫家,兵家等領域都在發揮重要影響。

孔子入世第一,老子出世第一。




一劍刺破孤獨


要單論水平而言,也許老子更高一些,《道德經》高深莫測,至今仍無人能完全悟透,就是孔子見了老子後都稱讚老子“其猶龍邪!"然而這並不說孔子的水平就差了,其實老子與孔子可說都是研究道的,只不過老子更注重於研究道的體,而孔子更注重於研究道的用,因此大家感覺孔子說的要更貼近於社會,自然也就相對淺顯了。要說孔子的思想其實最能直接體現的是在《周易》中。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如詩,書,禮,樂,春秋都是孔子收集後刪取精華而成,唯有易,他是一字未改,而且給了很詳細的詮釋,後世都說這些詮釋是孔子給易經安上了十個翅膀!這些詮釋可以說是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全面的體現,沒有孔子的詮釋《易經》就算能流傳下來估計也是天書般的存在了。只是《周易》的價值後世普通忽略了,所以也讓很多人產生孔子水平不如老子的印象。


聞心禪社


孔子水平跟老子相比怎麼樣?孔子跟老子不能以“水平”相比而論。就象兩個學者,一個是研究數學的,一個是研究文學的,放在一起評論誰的水平高與低一樣。老子的“道”是讓人們認識、瞭解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自然環境進行社會活動、生活的“道”。孔子的“儒”是讓人們尊崇“周禮”,約束人的”言行”,進行社會活動生活的。做一個封建王朝統治下的“良民”!所以說老子、孔子兩個人的”水平”,是不可以相比而論的!


安寧逸人泠石


老子探究道

孔子研習法

墨子執著術

魯班發揚器

彼此互有參照

大概的著眼點基本是這個情況

沒有什麼修為的高下之別

只是意識形態的層級差異

要說層級

老子立足之地最高

道之彰顯必然逐級而下

每下愈況


夢蝶也逍遙


不好比較,比也比不出結果。

為什麼?

一,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2個老師,一個是老子,一個是孔子。他們代表著我們每個人不同時間不同環境的想法。

二,孔子代表著現實主義。他引導我們積極入世,青少年時努力學習各種知識,長大以後為國家社會做事,爭取功名利祿,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

三,老子代表著理想主義。當我們進入中老年之後,或遇到挫折,打擊的時候,我們又想出世,放棄功名利祿的追求,想過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

總之,孔子與老子經常在我們腦袋裡爭吵,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一邊想著想成為像馬雲一樣獲得臣大的成功,一邊又想著星雲(臺灣佛教大師),擺脫物質枷鎖,獲得精神自由自在。


飛飛貓說話


老子叫你孔二要“道法自然”,深入研究道本及其開發應用,你孔二卻偏偏只坐而論道,無物亂言,胡言亂語而作論語,後輩人怎麼不被你這個孔二教壞呢?老子説大道致簡,人間要道法自然。你這個孔二卻到處胡言亂語,漫無邊際,周遊列國,吃吃喝喝,搖頭擺尾,吹虛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為什麼不能道法自然呢?原來孔二隻是一個社會公關説客。


李楠152425956


孔子的水平和老子比,這個提法本身就不科學。他們倆人所著理論層面不同,內容不同,理念不同。沒有可比性。老子的理論可上升為哲學的高度,在我看來,老子是後來思想家的鼻祖。東西方的哲學家的理論都沒有超越他的。他對世界的看法是科學的,也是近代科學家的各門科學的理論基礎。而孔子的理論是用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自由自在的老蘇


我對諸子百家的學說了解不多,雖然個人比較喜歡道家思想,但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把這些先秦哲人分一個高下。這些哲人在先秦當時文化、物質都極度貧乏的時期建立闡述了自己的學說觀點,而且這些學說的一部分理論至今來看,都有一定的先進性,只是在某些方面或特殊條件下才顯得單薄了。個人認為這些先哲的地位在學術上是一樣的,只是後人為了謀求利益才會產生區分高下的念頭


枯枝老槐


孔子和老子得道的高度是一樣的,孔子老子孟子莊子都沒有墓葬,因為他們都是神仙,都長生久視沒有生老病死。老子根據連山易從陰的角度解釋易經創立道家,孔子根據周易從陽的角度解釋易經創立儒學,道家和儒家是易學易道的兩個極端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