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3月20日晚20:00-21:00,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由北師大教育學部與北京愛雲校教育科技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精準教學雲端論壇”系列活動正式開播,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位教師線上參與了此次活動。

本期論壇邀請嘉賓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慕課發展中心主任、數字學習與教育公共服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順教授,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語文特級老師、北師大基礎教育研究員何傑老師,兩位嘉賓分別從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解構了精準教學的意義與應用價值。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李玉順教授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何傑老師

精準教學發展的背景與意義

李玉順教授認為,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持續推進了“變教為學”的實踐進程和理論優化。從教學的脈絡來看,學習的發展機理隨著腦科學、神經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明晰,面向學習的研究進程也不斷加速。大量教學實踐案例表明,信息技術在助力課堂教學實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知識傳授轉變為關注學生知識、能力發展,最終指向學生以人為中心的個性成長已經成為課堂實踐的前瞻。課堂的差異性和多元化也越來越明顯。在此背景下,精準教學成為當下實踐方向的最前沿。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從新課程改革與學生核心素養落地實踐的角度來看,在學科角度,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訴求使得教師在課綱的引導下不斷形成對課程的深化思考和實踐,面向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傳播也越發緊迫。而在高校研究層面,教育實踐研究範式也從傳統經驗性研究逐步走向實證,比如北師大的詢證研究及華東師範大學的實證研究。在此進程中,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在技術發展的時代越來越趨向於科學的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技術和教學的融合成為當前基本的態勢。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科學理解,精準教學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精準教學”?李玉順教授結合自身研究給出了以下建議:

一、在實證性案例、數據及其深度分析、挖掘等技術途徑支撐下,“精準教學”使教學走向“人機協同”,使教學系統更好的服務於因材施教,指向於學科和跨學科能力發展,指向於學習,指向於人的發展;

二、試誤是自然學習的必然需求,“精準教學”應更有效地支持學生“試誤”的發生,提高學生比較、分析、評價和反思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精準教學”需要教師的“數據素養”,具有數據敏感性,同時,更需要教師的學科素養、專業素養,以深度理解“精準教學”是為了創生高階化學習、個性適應性學習,推動深度課堂發展!

吃透教材,吃透學生

何傑老師則依據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向參會老師進行了“語文精準教學策略初探”的主題分享,針對語文前測題的命制原理、考查內容和考查結果,對學生做出詞語理解水平、閱讀概括水平、知識積累狀態等方面的評價,並依據測試結果,給教師和學生提出了優化學習方案建議。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分享開始,何老師以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網課”的案例,向老師們介紹了他對於信息技術與教學關係的認識。何傑老師認為,教育本質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之間是賦能而非取代的關係。在應用層面,信息技術更應該發揮自身優勢,著重於解決傳統教學的弊端,彌補教學的不足。

“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顯著問題;只關注教,沒有關注學。老師必須要‘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知道學生需要什麼,知道學生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何傑表示。正如奧蘇貝爾所說“如果把我的教育理論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知道學生已經會了什麼,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學。”

以語文學科為例,語文學科長期以來的缺陷是:內容難確定、教學缺乏針對性、學生成長路徑不清晰、以學定教只停留在口號層面。在此背景下,吃透學生,明確學生的認知狀況就成為語文有效教學的關鍵之一。同時,針對學生認知表現的分析方法,何老師給出如下建議:一、需要認識到,學生所有的學習表現是受其認知特點與認知過程影響的同時體現其認識層級。學生的某種試題測試結果、某種表達、某種學習行為,都可以體現他的認知特點,反推其認知過程,顯示其認知層級。二、可以通過分析影響學生答題結果的認知因素,明確答題結果體現的認知層級,從而分析學生的認知表現。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精準測評,優化教學

如何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果?何傑老師通過一個個詳細的案例和參會老師們進行了分享:通過分析不同選項學生的選擇情況,可以清楚地瞭解學生在詞彙積累、詞句理解、思維等不同層面上存在的差異,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優化與提升。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對學生進行測試,根本目的是要實現對於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評價。何老師表示,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尤其要關注對於學生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的評價。他也通過案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不同選項體現了認知層級的差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答題結果,評估其認知層級,優化教學過程。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為了實現對於學生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的評價,教師要掌握對學生學習水平的分級,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層級進行教學優化,真正實現“精準教學”。以文意理解概括水平為例,何老師將其進行如下分級,並以此為依據進行分層教學與優化。

雲端論壇、智慧共享:多角度解構“精準教學”

北京愛雲校教育科技研究院一直以來致力於進行“精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為全國40000所學校,3900萬師生提供了“好分數學業診斷與個性化學習系統”平臺與服務,支持教師發現教學中的“關鍵”,科學地開展教學改進;助力學生了解自身優劣勢,進行針對性提升。

本次“精準教學雲端論壇”的搭建,通過匯聚和傳播成功經驗,讓億萬師生的集體智慧加持每一位教師、學生的教與學,真正助力教師精準地“教”,學生精準地“學”。第一期由何傑老師分享的《語文精準教學施策》,針對語文學科,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優化學習方案建議。參與活動的老師,聽取何老師的講授的同時,也在過程進行了討論,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並分享見解。歡迎各位老師繼續參與之後的論壇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