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消費券:任何天上掉餡餅,都要打個問號

發消費券:任何天上掉餡餅,都要打個問號


前面是帶頭下館子,現在是大發消費券。

疫情對經濟造成了影響,地方官員因此都在琢磨,自己該做點什麼。抄作業當然是最不費腦子的。既然發券的地方,在網上收穫了好評,更多的券,估計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官員帶頭下館子,我是不反對的。不用解釋,這當然是作秀。但在某個位置上,就要扮演好某個角色。如果不浪費公帑,自掏腰包,就是必要的作秀。有沒有用先不管,不跟,很可能被質疑懶政無作為,所以,像這種秀,不妨跟一跟。哪怕捱罵,至少也是一種宣傳。

但發消費券的做法,要不要跟呢?我的建議很明確,別跟。因為這是必然要浪費公帑的,不可能哪個官員自掏腰包,給市民發消費券。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準備要開罵了。儘管搖號大概率肯定搖不到,但只要有搖到的可能,我這麼說,似乎就是壞了他們的好事。如果你真的這樣想,很有必要繼續往下看。

首先來分析下當前的經濟形勢。簡單說,是不是面臨著經濟危機?如果不是,大家僅僅是因為疫情而不敢出去消費,那就沒什麼好刺激的,或者說,刺激沒有必要。只要適合外出了,大家該消費自會消費。反過來,如果大家都覺得還不適合外出,那你給我一張消費150免100的餐券,我也是不稀罕的。

第二種判斷,假如眼下確實經濟問題很大,甚至面臨從繁榮走向蕭條的可能。這總該要刺激消費了吧?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消費沒那麼容易被刺激到。把一個群體的消費挪給另一個群體,把未來的需求挪到現在,沒有實際意義;更有可能,只是製造了收入增加N元的錯覺,實則不過變相調高了價格。因為政府發消費券,商家降價促銷力度會減弱。假如沒有這N元券,價格降低的幅度沒準兒還要更大。

另一方面,我正在讀的《美國大蕭條》告訴我們,刺激消費只會延長蕭條期,並且加劇蕭條程度。具體的經濟週期理論,一兩句話說不清,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簡單打個比方,一個吸毒成癮的人,繼續給他毒品,他的確會接著爽,但這會害了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戒毒。

關鍵的關鍵,政府發消費券總歸要錢,而政府本身不賺錢,錢從哪裡來?要麼超發貨幣,要麼增加稅收。總之,天上不會掉錢。地方政府沒有印鈔權,主要從稅收中解決。財政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消費。自己少花一點(少收稅),讓民眾多花一點(藏富於民),當然更有效率。問題是,把稅收了然後發券,限時間限領域消費,這種有計劃的集中花錢,效率同樣很低。

眼下比發消費券更重要的,是要保住大家的飯碗,讓大家都有工作,口袋裡有錢了,消費自然會恢復;可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企業都能撐得住,能夠好好活著。要幫助企業活著,對政府來說,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減稅。大發消費券的必然結果是,它會壓縮減稅的空間。因為政府不賺錢,以發券方式花掉的錢,只能以收稅方式補齊。既然如此,直接減稅豈不更好?

碰到天上掉餡餅,腦子裡先打問號,這是個良好的思考習慣。那些容易被騙的人,常常忘了這個,滿足於看得見的,忽視或者沒能力思考看不見的。比如某某保險給你打電話,說你是被選中的優質客戶,要給你發獎,一二三說一堆;不去想想天上掉餡餅的可能性,你就發現不了,她其實只想以獎品形式,再賣你一份保險,或者忽悠你辦個卡什麼的。

對任何天上掉餡餅,都要善於打個問號。無論你是做什麼的,養成這個思考習慣,生活才能多得一份智慧,少吃一點虧。


更多好文在公號“舒聖祥專欄”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