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成功後的中國和美國到底有多少差距?

開始於2020年1月份的新冠病毒在中國武漢爆發,之後整個湖北陷入了黑暗,中國人民舉全國之力抗擊病毒,為了武漢,全國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然而最近我看到很多國人已經逐漸開始膨脹,又開始了厲害了我的國,的確這抗擊病毒這件事上,我們國家為全球爭取了兩個月的時間,而且完全阻斷了在國內的發展,在這場戰役中我們勝利了,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我們國家的實力能夠比拼美國,誠然在體制上,我們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做到別的國家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疫情之後,我們中國的人均GDP還是美國的六分之一,西歐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韓國的三分之一,中國長期處於發展中,跟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差距,不管我們想不想承認這都是事實。

那麼我們國家和美國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抗疫成功後的中國和美國到底有多少差距?


1、經濟

抗疫成功後的中國和美國到底有多少差距?

中國在發展,且發展速度比美國快.但美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在那呢,中國想超越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以客觀地講,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事實,但是如果我們只看經濟指標的話,儘管其他老牌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了,但美國並沒有什麼衰落的跡象,現在更像是美國和中國一起把其他發達國家甩到身後去了。

2018年中國GDP是90.03萬億元人民幣,美國GDP是20.49萬億美元;2018年中國人均GDP是64644元人民幣,美國人均GDP是6.26萬美元。中間的差距大概是7倍,即使中國每年的GDP保持在6%,美國保持在2%,我們依然需要15到20年才能追趕上美國人民的GDP水平。

2、科技


抗疫成功後的中國和美國到底有多少差距?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國家實力的關鍵,是大國競爭的制高點。

從英國首先憑藉牛頓的經典力學與瓦特的蒸汽機發明成為世界科技中心,再到後來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普朗克奠定量子力學,德國一舉成為頭號科技強國,二戰後,愛因斯坦移民美國,世界上首顆原子彈在美國爆炸,之後的美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並依然保持至今。

2019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本質是美國霸權國家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用貿易保護的旗號,遏制中國經濟崛起和產業升級,尤其是對中國高科技領域,“華為5G”技術也因此成為首要打壓目標。

打壓是因為害怕,美國怕被中國趕超,但是目前看來,其實我們的科技差距很大,中美兩國在科技上的投入。2016年,美國對科技的投入是5095.7億美元,而中國投入按匯率折算,大約是2592.6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大約2倍。中國科技人員資源競爭力、R/D經費投入、科學研究競爭力、創新競爭力都和美國存在著巨大差距,我們唯一能夠趕超美國的就是信息通訊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通訊設備製造方面,

但是著依然掩蓋不了其他方面的差距。

3、軍事


抗疫成功後的中國和美國到底有多少差距?

近些年中國軍事的井噴式發展讓不少軍迷朋友感到欣喜,許多人認為現在中國軍隊的實力已經很接近美軍了,我們不僅成功研製出了殲-20隱形戰鬥機,還開始有計劃的大規模建造航母,但是我認為現在中美兩國的軍事差距依然很大。

雖然美軍的新型裝研發出現了停滯,但是現在美國還是全球軍事預算最高的國家,美海軍不僅有全球數量最多的核動力航母,還裝備了新一代戰機,這樣一個龐大的規模並不是中國目前能夠挑戰的。

作為一個十四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應該戒驕戒躁,一心一意求發展,我們的穩定,本身也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而時不時就厲害了我的國只會麻痺自己,錯誤的判斷形勢,最終指揮釀成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