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小長假怎麼看?期待刺激文旅產業,防止紙上談兵

3月以來,浙江、江西兩省份以及甘肅省隴南市相繼推行2.5天假期制刺激消費。

其中,江西省文旅廳的消息指出:江西今年二季度試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積極引導幹部職工週末外出休閒度假。彈性作息減少的工作時間,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調劑補回。

浙江省印發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提到:鼓勵實施一週4.5天彈性工作制,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甘肅省隴南市:要求每週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完成工作任務,安排好值班人員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其餘職工休假旅遊。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任何部門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減少幹部職工休假。同時,要合理安排疫情防控期間的值班補假,保證幹部職工身心健康,帶動消費持續增加。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三地分別推出各自“2.5天小長假”版本後迅速引起輿論熱議,相關話題在新浪微博等網絡平臺上長期佔據熱搜前列。

2.5天小長假怎麼看?期待刺激文旅產業,防止紙上談兵

對於“2.5天小長假”,輿論是怎麼看的呢?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地文化和旅遊等產業遭受重創。不少民宿經營者已經連續40多天沒有接到訂單,餐飲行業只能選擇關門歇業。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19日江西披露今年二季度試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之後,旅遊資源大省四川的媒體就從促進文旅產業發展角度連續刊文支持這一舉措。

四川媒體《華西都市報》3月21日刊發評論文章《試行週末休2.5天為公眾創造更多消費時間》指出,消費尤其是旅遊消費,一個前提就是“有錢有時間”。近段時間,各地為了鼓勵消費,可以說是想盡辦法、頻頻出招。有大發“消費券”的,有市長帶頭下館子吃飯的,如今江西更是“試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直言“積極引導幹部職工週末外出休閒度假”。理論上,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民眾“沒時間出遊”的問題,對於旅遊經濟的拉動是可以期待的。

文章認為,信心是一點點積累的,習慣是一點點改變的,“週末多半天假”也許不能立竿見影,但這至少是個重要的信號。其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有市場的。儘管我們說,消費回補是大勢所趨,然而也應該意識到,“消費回補”絕不是“自動回補”,而是需求的再激發、再釋放。千方百計化解阻礙消費的“不利因素”,消費回補才能來得更早一些、更猛烈一些。創造可供大眾消費的“時間”,提供更多元、更有效的消費場景,豐富商品和服務的消費品類,只有做好這些基礎性工作,消費意願、市場景氣度的恢復,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川媒體四川在線-天府評論2天后也刊發評論《疫情之後試行“週末2.5天假”正當其時》,支持江西的做法。

文章認為,目前,疫情基本達到控制,文化和旅遊及餐飲等第三產業已陸續復工,可謂“百廢待興”。這時試行“週末2.5天假”,正值春暖花開外出踏青好時節,讓民眾在週末有更多的時間休閒娛樂,可以

激發民眾外出旅遊、逛街購物、“下館子”等消費熱情,勢必能刺激文化和旅遊、餐飲等第三產業的經濟得以儘快恢復,此舉於國於民都是利好。

不過,天府評論也在文中指出:疫情之後試行“週末2.5天假”刺激消費,有助於恢復和發展地方經濟,江西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值得各地借鑑和推廣。而“週末2.5天假”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福利,各地應在“週末2.5天假”原鼓勵性政策的基礎上,利用此次疫情後恢復當地經濟的契機,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如給予減免稅費等優惠措施,讓實行“週末2.5天假”的用人單位得到實惠,促使這一新的休假模式順利落實下去,真正惠及到大多數的勞動者,最終成為一種普惠性的休假福利。

關注“2.5天小長假”配套政策如何落地的還有光明網。

光明網3月21日在光明時評《2.5天小長假,這回真要來了?》中就提出:政策初衷是好,但也有不少人表達了顧慮。比如規定

“減少的工作時間,要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補回來”,那麼要以何種方式來補?員工是否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一系列問題,都需要相關單位和企業拿出合理方案,配套政策落地。

除了寄希望通過配套政策落地來落實“2.5天小長假”,還有輿論進一步指出這一措施尚有商榷之處。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25日出版的《經濟日報》就在評論版刊文《“2.5天彈性作息”值得商榷》指出:近年來,週末2.5天彈性作息的提法並不鮮見。這一方面是對勞動者休息權的重視,另一方面有利於破解旅遊經濟“平時吃不飽,旺季吃不消”的不對稱現象。然而,勞動者要享受這項休息權,或需要從個人年假里扣除,或需要經過繁雜的申請程序。因此,出臺了相關意見的地方,在執行上基本仍處於“紙上談兵”階段。

小長假如何成了“紙上談兵”?上述《經濟日報》評論文章認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除了學校尚未全面復課,大多數行業正在努力復工復產,要千方百計地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

在這種情況下,試行週末2.5天彈性作息,儘管其目的是提振旅遊消費信心,促進旅遊業全面復甦,支持文旅企業渡過難關,但仍值得商榷。

《經濟日報》文章進一步指出:首先,鼓勵文旅消費,需要時間和金錢保證。如今,疫情耽誤了不少行業的發展,也影響到不少職工的收入水平。其次,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調劑補回,雙職工的子女看護也是一個問題。因為疫情,孩子們的正常開學和學習被耽誤很長時間了,全面復課後,如何補回被耽誤的學時?這顯然是一個問題。此外,在個別地區以及個別行業,一些職工享受雙休的合法權益仍未落到實處。因此,要實現週末2.5天彈性作息就更顯得奢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