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9萬還14萬尚欠1萬, 網貸年利率53.8%,太高了”

“借9萬還14萬尚欠1萬, 網貸年利率53.8%,太高了”

巫先生向記者介紹情況

本報訊網貸平臺借錢容易還清難,因還錢產生的糾紛近年來時有發生。在海口市海秀路經營五金店的巫先生稱,網貸平臺設置的還款計算公式讓他暈頭轉向,而且貸款利率太高了。近日,巫先生向記者反映,從2017年到2019年,他在錢站APP上分6筆借款9.1萬元,兩年來還款達14萬元,如今竟然還欠1萬元,算下來年利率高達53.8%,這還沒有將他的第7筆貸款1萬元計算進去。

“還有一個疑問是,除了第7筆借款的合同,之前的6筆借款他至今都沒有看到合同。”巫先生說,近段時間他經常收到錢站APP客服的催款電話,他向對方提出這一疑問,但沒有得到正面回應。

對於巫先生反映的問題,錢站APP客服相關負責人與其各執一詞。

借款人:網貸年利率53.8%且“借少放多”

巫先生在海口海秀路開了一家五金店。2017年11月,因資金緊張,巫先生用手機搜到一個叫錢站APP的網貸平臺,下載後,他成功從該貸款平臺借得第1筆款25000元,分24期償還。

“此後,我於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在這個平臺上又貸了5筆款,6筆貸款合計9.1萬元。”巫先生說,“兩年多來,他一直按錢站APP上顯示的還款金額償還借款,支付的還款金額已14萬元,按這個比例計算的話年利率為53.8%,太高了。”

2019年10月,巫先生手頭緊還不上錢。他說,錢站APP方面把他所欠貸款重新計算,給他借了第7筆款,用於償還之前的欠款。近段時間,巫先生把這兩年多來的貸款和還款仔細梳理了一下。巫先生說:“前面6筆貸款9.1萬元,到今年3月,已經還款14.1992萬元,算下來,年利率高達53.8%,這還沒有算上沒還清的10020.09元。”巫先生稱,他還款的依據是錢站APP每個月顯示的應還金額,相關金額是如何計算的他並不清楚。

“前面6筆貸款我沒有收到相應的貸款協議、還款依據和相關的文件。”巫先生說,為了搞清貸款的真實情況和還款計算方式,他向電話催款人索要相關協議和文件,對方回答說,“APP上顯示的數據就是還款依據。”

於是,巫先生從銀行打印出這兩年的對賬單,查閱從錢站APP貸款和扣款的記錄。他稱,顯示的結果均為“借少放多”,讓他看不明白。

巫先生說,比如2018年3月26日貸款19000元,錢站APP顯示貸款金額也是19000元,但查閱銀行流水單卻沒有找到19000元的放款記錄,僅發現當天有一筆金額為21592.13元的放款進賬。在進賬同時,即被划走了2280元。“2018年9月25日,我在錢站APP貸款20000元,但銀行流水單沒有該金額入賬。與該金額相近的是一筆22400元的放款入賬,由‘愛錢進’轉入。當天被划走2400元。”巫先生說。

“一筆14463元貸款在銀行流水上未體現”

第7筆貸款也是巫先生在錢站APP迄今為止的最後一筆貸款。巫先生說,這筆貸款更讓他疑惑。“錢站APP顯示貸款金額為14463元,但銀行流水單上沒有該筆款項,也沒有相近的金額到賬。而從這筆貸款開始,我已經按APP顯示的還款金額每月1373元,分期償還了5期。”巫先生說,“這樣看的話這是一筆沒有本金入賬的所謂貸款。那麼每個月的還款又是怎麼計算的?”

巫先生說,這最後一筆貸款他拿到了借款協議。協議顯示,當事方共三方。甲方(出借人)顯示為3名自然人胡某某、鄒某某、楊某,出借金額分別為6463元、4000元、4000元;乙方為巫先生;丙方為愛錢進(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借款年利率為12.1%,月償還本息數額為1285.70元,自2019年10月8日起每月償還。

錢站APP客服與借款人各執一詞

3月24日,針對巫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聯繫了錢站APP一位自稱姓王的客服主管。該客服主管表示,每一筆貸款都有合同,合同會發到借款人的郵箱和錢站APP平臺的賬戶裡。記者對此再次向巫先生確認,巫先生表示已經多次查看,沒有看到之前的6筆貸款合同。

對於貸款年利率,該客服主管稱,這些在合同裡都有體現,應該不會超過36%。

針對巫先生疑惑的“借少放多”和放款划走相關金額的問題,該客服主管表示不存在“借少放多”的情況,借款人可能沒有看清楚。根據巫先生打印的申請借款金額和銀行流水,記者看到與該客服主管的說法存在出入。如,2018年9月25日巫先生提交的申請借款金額是20000元,但是銀行流水顯示的進賬是22400元,進賬後當即被划走2400元。該客服主管表示,划走的金額是“首期手續費”,“我們是一個平臺,幫助出借人(企業或個人)和借款人撮合達成借款後,我們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對於巫先生所稱的第7筆14463元貸款在銀行流水單上未體現的問題,錢站APP另一名客服告訴記者,經過查詢,這筆貸款的申請時間為2019年9月27日,放款時間為2019年10月8日,如果借款人認為有問題,可以打印銀行流水向他們進行反映。

雙方各執一詞,到底孰是孰非?本報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