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前不久我在父母學堂寫過一文:《時代需要熱血青年》,讀者朋友反饋被一百多年前指揮東北鼠疫大戰的伍連德和施肇基二個海歸年輕人所感動。我覺得大學精神,最可貴的最值得推崇的是: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投身社會。

昨天的燕語世界談到哈佛大學一位知名教授說:大學的意義在於讓學生有明辨的能力,能聽懂什麼人在胡說八道。 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和許知遠的對話中有一句話很切合現實:現在的大學是比較讓人失望的。這個世界是正在亂的時候,新的理想沒有出現,舊的理想被放在一邊。

我們沒有機會再培養一批所謂知識分子,我們現在知識分子是網絡知識分子,是檢索機器,不是思考者。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作者青年時獲得的五四獎章

在新冠病毒肺炎爆發的期間,我們更加清醒地看到了當今世界的問題:沒有信仰、沒有意義。任何偶像、榜樣,很快會在捧殺中倒下。 無論誰,都有可能陷入網絡絞殺。說這段時間非常痛苦寫不出來文章的人,被網絡罵了一通。積極記錄每天在家裡寫疫情的人,也被罵了一通。年邁的院士在前線打仗,網絡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聲音。

價值觀念的混亂,導致今天的社會,一些良心的聲音,很難深入人心。

現代世界好像都陷入某種精神危機。許倬雲說,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找不到目的,找不到意義,於是無所適從。而世界上誘惑太多,好似很難保持獨立。

世風日下,物慾橫流,追名逐利,信仰危機之時,正是青年修為之際。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作者在為大學生主講勵志報告

在新的理想來臨之前,在舊的理想被放在一邊的時刻,也正是青年思考人生與社會的時候,今天父母學堂的主題:青年應該投身社會。

近日讀到《新青年》高語罕的相關文章,瞭解這位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高材生,當年曾是中共的建黨骨幹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籌建者之一。一生追隨陳獨秀。

陳獨秀拒絕蔣介石的官爵許諾,高語罕目睹日本侵略,祖國山河破碎,卻請纓無路,報國無門,風風雨雨,轉眼老矣,不禁感慨萬千,寫出了“蒼茫倚劍獨哀吟,偶瀉天靈自吐吞。眼底戰場應有我,那堪憔悴作詩人”的詩篇。

1947年,高語罕貧病交加,於1948年春病故。死後無以為殮,幸得原安徽二農學生王特華之力,方能安葬。墓碑由於右任題寫,其墓在南京南門外花神廟旁(舊名花田),離《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的墓很近。 雖晚景淒涼,但他當年的政論卻振聾發聵。他寫《青年與國家之前途》,講青年人精神之發揚,道德之培養,志趣之導正,先要研究青年之障礙,人生之究竟,瞭解國民之責任。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作者在海南島三沙市採訪全國優秀退伍軍人鄒志

我們的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幸福生活無外乎是衣食住行,都希望儘快實現小康生活,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多為家庭生活所累。近二十年來更是如此,一套房子二套房子,就能套住青年所有的理想。還有以升官發財為目的,努力的目的就是光宗耀祖門庭顯耀。如有人有點新潮思想,或理想主義,或容易被家人朋友笑話。教育功利化,難以激發青年承擔社會義務,卻容易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社會功利,青年人所接受的社會影響,是奢靡之風,是沉淪之音,是抱怨之氣,是焦躁之態。時間一長,年輕人耳濡目染,志氣墮落荒於嬉戲。

而社會名人如果不以身作則,不給青年人積極的引導,價值觀正模糊不清的青年,正是尋求社會偶像形成思想的時機,這樣帶來的社會影響有多深? 我因採訪過一些社會精英,有機會了解他們的青年時代。

在我看來,越是青年時期有理想有意志、深入社會參與實踐的人,他們也更有成功的可能。如國家超算中心天河總指揮劉光明,中學時期就開始小發明,他在初中時期想辦法通過小實驗收聽了電臺廣播。

如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原副院長周澤奇,青年時期生活非常艱苦,父親早逝,他一邊幹農活一邊求學。為了解決當時農田水稻的病蟲害防治,他和小夥伴製作了誘殺燈。正是青少年時期這樣投身社會實踐的經歷,他考上了大學的遺傳系。後來又申請美國留學,在哈佛醫學院畢業。在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向全球公開邀請科學家時,他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

在社會潮流中, 青年人應該以什麼樣的人生態度面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還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青年人的思想正是錘鍊時機,會有一些人因家庭環境影響,有將就心態,得過且過;有的不願意接受鍛鍊,享受安逸;有的今朝有酒今朝醉,過一天算一天,沒有危機意識。有的想法很好,卻從不去付出努力。有的好高騖遠,不願意吃苦,卻期望早早享受生活。

在我的生活觀察中也發現,青年時期朝三暮四,東想雲南西想四川的人,對自己的人生髮展和職業規劃以及應該承擔的社會角色沒有清晰定位的人,中年以後還是渾渾噩噩,找不到努力的方向。這樣的人,對下一代的教育和影響,也是負面消極的居多。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為我之事也。我覺得青年要投身社會,也需要從這些方面修煉。瞭解社會,學習求知,向社會要知識要經驗。這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通過投身社會,可以判別是非善惡,看清政治良莠,瞭解官吏忠佞。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作者參加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公益活動

去田間地頭學習稼穡之勞,去市井生活感受民生多艱,去生產車間體驗流水作業,去災難現場扶危濟困,去貧困地區觀察鄉村現實,去物流中當回快遞員,去商貿交易中嘗試買賣不成仁義在,去服務窗口實習琢磨工作滋味。去建房現場搬一天磚,去敬老院服務一天,去兒童福利院陪小朋友玩一天,去社區當一天志願者。青年學生投入社會實踐,比貓在家裡守著電腦摸著手機好。

獲悉3月20日中央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我以為這是看到了青少年不珍惜勞動、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問題。青少年如果連勞動技能和勞動意識都沒有,怎麼會有公共服務的精神,怎麼會有主動作為的精神?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父母大學堂相關文章深受讀者喜歡

社會是個豐富的學堂,社會是一所綜合的大學。任何人無論從哪裡畢業,最後都要回到社會的熔爐。早一點了解社會真相,早一點樹立人生理想。即使你不做社會前進的擔當者,也可做個有預見能力的先知。而生存於世,不做烏合之眾的清醒之人,也難能可貴。

主筆簡介

海燕:青年要投身社會

海燕,作家、編劇。父母大學堂全國巡講、青少年勵志報告主講。全國家庭教育巡講團講師。代表作《媽媽養育心經》《孩子我想讓你幸福》。長篇小說《小康之路》作家出版社即將出版。影視作品《陳香梅與飛虎將軍的一千個春天》《民國第一家庭:宋美齡的傳奇人生》。原創公眾號燕語世界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