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九子奪嫡,為何八爺黨四人敵不過四爺黨二人呢?

蘋果知名達人


誠邀,如題。這個問題其實沒有邏輯,因為奪取太子位並不是打架,不是人多就可以的,這方面更重要的是腦子,所以九子奪嫡中與其說八爺的勢力不如四爺,不如說雍正的智謀遠高於八爺。

其實皇八子胤禩前期是很得康熙喜歡的

據史料記載,早在康熙第一次親征葛爾丹時,年僅16的老八就隨徵大漠,並且受命辦理火器。康熙曾讓老八辦理廣善庫,老八藉此機會廣結分緣,充沛施展才華,深得朝野人心,甚至於有人將其與宋朝的“八賢王”相提並論

但是八爺敗就敗在一個“賢”字上。

其實八爺過於賢明導致三教九流的人前來攀附,導致這些人犯了錯動輒就扯到”八爺黨“身上,樹大招風。而且八爺過於君子,導致在做出有違道義的決定的時候,優柔寡斷缺乏果敢之氣,說白了不如雍正心狠手辣,這是為君者大忌。

除此之外,八爺還有一圈豬隊友

俗話說,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八爺本身賢明,但八爺黨內其他阿哥如九阿哥十阿哥卻不明理,只會到處得罪人,導致八爺沒有很得力的政治助手和盟友。這也是八爺後期缺乏支持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編的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得從兩個人的行事風格來說。

先看老八。此人有賢王的美稱,又像是個狹王,受人尊敬。當時的人提起他總是能找到很多讚美的詞來形容他。無論是皇室宗親還是下屬,都對他讚美有加,這明顯是一個朋黨,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能看出來,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個陰謀,憑藉康熙皇帝的能力,老八這點花花腸子是瞞不過他的,他想當儲君,說白了相當皇帝,看到這一層也就不難理解老八的所作所為了。老八隻好空名,做事極其高調,但能力卻是一般,皇帝交給他的事情他辦的總是那麼不盡人意。還有,你看他周圍的那些人,都是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論惹事一個比一個厲害,論辦事一個比一個蠢材。看一個人如何,看他身邊的人就是最好的證明,所謂啥人找啥人,他的水平和他身邊的人也差不到哪裡去。

再來看老四。此人深諳權謀,這是作為皇帝最最重要的技能。原本他和儲君毫無干係,但經過自己的運籌成功登上皇位。康熙坐朝時,讓老四去辦的事情,老四以非常低調的姿態把事情完美做成,這些康熙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且老四對人感覺都一樣,沒有過分照顧誰,也沒有過分討厭誰,最起碼沒有老八表現的那麼明顯。而且僅有一個謀臣,還是個內室謀臣,外人幾乎都沒啥印象。但這個謀臣和明成祖的姚廣孝非常像,好像生來就是個野心家,只為證明自己那曠世奇才,別無所圖。而老八身邊那些人綁在一起也頂不過這個坡腳謀臣。另外就是年羹堯,這是個執行力超級強的下屬。而唯一強有力的外援就是老十三,這是個在軍隊裡有超高威望的悍將,一旦得到他的支持,這就成功一半了。事實證明,在康熙死後,老四差點控制不住局面的時候,老十三一來,大事已定。

通過對比,就會發現老四確實比老八優秀,尤其是那極深的城府,是皇帝的不二之選。


野史集001


只說其中兩條理由。但都非正史記載。

一,八爺黨過於傲氣,太輕視某些臣子;二,又加上一個豬隊友十阿哥胤䄉。

恭喜八阿哥,賀喜八阿哥。

八爺黨過於輕視的康熙臣子有兩位,一位是張廷玉,另一位是衍璜。

表面上,張廷玉升官升得極慢,康熙60年才就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但是,張廷玉從很早就身居內廷,“久持講握,簡任機密”。他的經歷有點像秦朝的李斯。官職看似不高,卻能時時接近康熙皇帝,偶爾三言兩語,天長日久,也足以改變康熙的心境。

跟電視劇不一樣的是,其實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跟張廷玉接觸得非常早。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是胤禛的老師,所以兩人很早起便有所交往。張廷玉經常在康熙身邊,他的一些話,康熙很聽得進去。

在這一方面,胤禛可算是佔了大便宜。

和碩顯親王衍璜是肅武親王豪格的曾孫,為第四代肅王。從表面上看,衍璜在九子奪嫡中並不顯眼,但是,八爺黨偏偏輸給了這不顯眼。

衍璜輩份小,也比雍正小著十來歲,小小年紀襲了世爵,看似是個富貴閒人。但是,歷史上真實的衍璜卻是個特務專家。他利用他的不起眼,替雍正處理了很多“江湖事”。很多人都知道,雍正有一個最出名的特務部隊“血滴子”,也叫“粘杆處”,在暗裡幫助雍正做了不少事,而這其中,衍璜居功甚偉。

衍璜受雍正的信任到什麼程度?雍正8年,由他打理潛邸也就是雍和宮的事務。正常來講,當時原四爺黨的皇族功臣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都在,怎麼會輪到一個小字輩的衍璜來管理潛邸呢?可見他被雍正看重到什麼程度。

另外,雍正13年,也就是臨死前,又解除了衍璜的職務,這是為什麼?恐怕是覺得衍璜萬一坐大,可能對即將登基的乾隆不利吧。至於乾隆登基後,令衍璜總管鑲白旗覺羅學,這就是後事了。

在野史裡,曾提到衍璜根本是個特務頭子,從衍璜的奇葩經歷看,也不像是空穴來風。

十阿哥胤䄉,由於11歲時生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病逝,他一直跟隨八阿哥,是八爺黨裡的鐵桿核心成員。《清史稿》中對他的描述很短,但是在民間,這位十阿哥卻有“十閻王”之稱。由於胤䄉出身高貴,沒什麼人敢指責他的為人處事,使得這位十閻王越發驕縱跋扈,隨意打罵責罰官員,自己名聲不佳,也間接使八爺黨得罪了很多人。

在他這,沒道理可講。甚至說,這位十阿哥胤䄉的心裡根本不存在那些禮儀概念。

胤䄉的奇葩舉止,一直到他被圈禁也沒改。長達十三年的圈禁生活,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跟八、九兩位阿哥全然不同,終於活到了乾隆2年,最後被放了出來。


純鈞LHGR


清朝的皇位,競爭最激烈,關係最複雜的恐怕就是康熙帝的兒子“九子奪嫡”之爭了,這也是康熙帝最初沒有想到的。

康熙帝在位期間,能夠善待他的所有兄弟,康熙是順治的第三個兒子,能夠選他繼承皇位,除了他生過天花有了免疫力,還有就是能善待兄弟這一點了。



康熙對於自己的兄弟非常的敬重,成年的兄弟全都被他封為親王,並且讓他們帶兵打仗,握有兵權,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兄弟能夠長壽安度晚年的,沒有多少人。

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夠“兄謙弟恭” ,可是事情遠遠出乎他的預料,所以當出現幾個兒子為了奪嫡而互相拆臺,落井下石的時候,康熙很生氣,是很失望的。

那麼九子奪嫡中,為何八爺黨四人卻敵不過四爺黨兩人呢?“四人”“兩人”之說只是表像,真正的實力都在背後。

01

四爺初期一直追隨太子,恪盡本分,中規中矩,看似沒有野心。

這讓太子黨和八爺黨都忽視了他,以為他沒有野心。其實四爺是個務實派,善以靜制動,鄔思道說這叫“不爭就是爭,坐山觀虎鬥”。太子第1次被廢時,四爺還為太子說好話。





反觀八爺黨在太子失勢後以為機會來了,八爺帶著九爺胤塘、十爺胤誐、再加上後來的十四爺胤禵,為了奪嫡上竄下跳忙個不停,迫不及待讓支持他的朝臣推薦他,朝中一多半的大臣都推薦八爺,這讓康熙帝一下子警惕了,特別是八爺對太子落井下石的做法,與康熙帝的“兄謙弟恭”南轅北轍,惹得康熙帝厭煩。

相比之下,雖然四爺替太子說好話被康熙斥責,但在維護兄弟感情這件事上,四爺做得很好。

02

八爺黨只注重朝中內閣權臣的拉攏,急於求成,過早的暴露了奪嫡意圖,康熙最討厭朝臣結黨,結黨營私歷來是帝王之大忌。

(1)本來八爺是很有優勢的,因為他討好到了康熙的哥哥裕親王,裕親王經常在康熙面前誇讚他,康熙是很尊重他這位哥哥的,所以比較喜愛老八,在幾位皇子中是最早給予重任的。

幾位內閣大臣中,九爺和十爺母族親屬佔了一半,而且達成共識,支持八爺,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



太子因為德行有失被廢,康熙廢太子的初衷,就是不想朝廷分化成兩派,使皇帝和太子處於對立的狀態。太子胤礽被廢之時,多位皇子和朝中大臣一起出來支持八爺為太子,一下子就觸到了康熙的逆鱗。

康熙13歲繼位,經歷過清理輔政大臣的兇險,八爺黨的小動作根本就不夠他看的,反而使他有了警惕。之前大爺身後的明珠,以及太子身後的索額圖,二人之爭群臣分為兩派就是前車之鑑。在康熙眼中,八阿哥的野心比廢太子更可怕。

(2)四爺胤禛為人低調寡淡,前期一直追隨太子,太子被廢之後,他有了奪嫡之想,開始默默的經營自己的人脈,軍政一齊上。

當時年羹堯深受康熙器重,時任川陝總督,西垂重臣,年僅30歲,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於是四爺就娶了年羹堯最痛愛的妹妹,拴住了年羹堯。

張廷玉身居內廷,“久持講握,簡任機密”。張廷玉的父親是胤禛的老師,兩人早就過從甚密。張廷玉經常在康熙身邊,康熙的一些想法偶爾流露,問張廷玉意見,張廷玉有意無的說四爺好話,康熙也能聽得進去。在這一方面,四爺胤禛可算是佔了大便宜。

03

相同的出身,不同的撫養過程,為四爺加分。

四爺和八爺親生母親地位都不高,四爺胤禛自小便被寄養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宮中,而八爺胤禩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身份上就差了一個檔次,可惜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的早,不然四爺胤禛的奪嫡道路還會加碼。



即便這樣,胤禛還是白撿了一個時任九門提督的舅舅,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親哥哥——隆科多。隆科多管著京城佈防,只要他一聲令下,九門一封,整個京城一個人也出不去。有了他的支持,四爺如虎添翼。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父親佟國維卻是支持八爺的,與他兒子隆科多不是一路。也可能是奪嫡之爭太過兇險,佟佳氏家族想兵分兩路留個後手吧,畢竟未來誰也看不透。

04

結束語。

八爺黨只在朝中拉攏朝臣,使得朝臣開始選擇佔隊,惹怒了康熙帝。而四爺黨在暗中佈局,不顯山不露水,按部就班,使得康熙帝覺得胤禛做事穩妥紮實,不驕不躁,加上張廷玉的美言,康熙對胤禛的印象越來越好,逐漸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分派他去做。







暗地裡有那麼多人幫助胤禛,康熙分派的工作當然做得很好,讓康熙看到了胤禛的能力,更加滿意。雖然表面上看八爺黨人多勢眾,但四爺黨每個人一個蘿蔔一個坑,位置都很關鍵。

最關鍵的是四爺黨手中握有兵權:一位是川陝總督年羹堯,後被康熙調回朝中執掌軍務;一位是九門提督隆科多;還有一位是十三爺,少年時跟隨康熙出行最多,在城外兩營威信頗高。有了兵權,八爺黨怎麼與之抗衡。

所以成事者不在人多,而在精,在謀。


妖百慧1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但在比時運、比手段、比能力的政治鬥爭中這句話並不適用。康熙年間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隨著清宮劇的熱播,不斷演繹,已經成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鬥爭,隨著鬥爭的不斷深入,大阿哥、太子黨先後淘汰,最後演變成以胤禛、胤祥等組成的“四爺黨”和以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禎等組成的“八爺黨”之間的決鬥,而最後,看似實力不濟的“四爺黨”脫穎而出,成為最後贏家,“眾望所歸”的“八爺黨”一敗塗地,最後結局悲慘。仔細分析,“四爺黨”的勝出是必然的。

一、看似康熙盛世的後期實際千瘡百孔,何人能夠查漏補缺才是最佳人選。康熙8歲即位,智擒鰲拜、平定三藩、親征蒙古、收回臺灣,一生文治武功,被稱千古一帝。在位60年,後期難免政事懈怠、吏治不興,據說雍正繼位時,國庫僅有800萬兩白銀(對比一下雍正逝世時是6000萬)。做為一代明君,康熙肯定也知道大清帝國存在的問題,也肯定一直在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那麼,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人一定是優先考慮的。

二、為什麼能解決問題的是胤禛而不是胤禩。吏治不興的根源在於為帝仁慈,康熙是因為年紀老邁,身邊一眾老臣拉不下面子。胤禩號稱“八賢王”,更是以仁愛著稱,不管是性格使然,還是戴著偽善面具,這頂“賢”的帽子她戴的死死的,摘都摘不下來;而眾臣又一力推舉胤禩上位,一旦登基,眾臣又有擁立之功。雙管齊下,可以想見,胤禩更難刷新吏治。而與之相反,胤禛號稱“冷麵王”,更是揚言要做孤臣,關係簡單,鐵面無私,在這種人手上何愁吏治不清。這一點,康熙肯定看的清清楚楚。

三、但康熙在世時,並沒有明確儲君之位,使得雍正繼位撲朔迷離,過程也驚險萬分。但“四爺黨”人數不多,確都是精兵強將,手握重拳。隆科多,掌管禁軍,康熙駕崩和新帝繼位這段真空時間,他的表現決定走向,幸運的是,他支持胤禛;年羹堯,鎮守西北,牢牢看顧著手握重兵的胤禎,讓他難以與京城“八爺黨”遙相呼應。而“八爺黨”雖然人數眾多,能力也不凡,但“槍桿子出政權”,手中沒兵,也翻不起巨浪,只能接受失敗的命運。

所以,胤禛得到康熙的認可,又有能臣幹吏的支持,終於有驚無險打敗“八爺黨”,順利登基,笑到最後。





南揚沐哥


關鍵在康熙。做為康乾盛世的開創者,康熙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清朝能夠有二百多年的江山,康熙是最終的確立者,文治武功不愧為一代大帝。但英雄遲暮,加之身在高位,本有暗疾,帝王病就發作起來,這是奪嫡之禍的根本原因。

生命將盡,迴天無力,做為一代雄主,也犯了戒之在得的毛病,回首一生,縱已繁華無限,但更有不甘,多想再活五百年,而兒子們呢都長大了,眼巴巴想接班,朝中大臣不管是忠是奸也開始關注接班了,這讓老皇帝心情複雜了煩躁,權力已成為他最大也是唯一的得,如一心一意寵愛的絕世美女,成了心尖肉和禁孌,誰想動,甚至多看一眼都恨不得咬死誰,而且隨年齡愈老而愈狂。

這樣悲劇開始了,幾十年培養的太子成了眼中針,鍾愛兒子因為是法定接班人,因為眾臣擁戴,因為幹練處理軍國大事,讓老皇帝有同槽爭食的危機與憤怒,雖有不捨還有下口咬死了,但午夜夢迴,也難免心痛,太子畢竟也成了他自身的一部分,面對必然交出的權力,心理更加失衡,這個時那些遠不如太子重要的兒子誰靠過誰玩完。

長子心動了,並且有了行動,差點掉腦袋。八爺溫良謙虛,有賢名而自得,更讓老皇帝噁心的不行,認為是虛偽的妄想最高權力,特別是老八出身低微,就一句話,你孩子也配!越多人加持老八,他就敗的越快。

太子廢后,長子也關押了,老四地位在法統上正當了,加之是嫡出,自然在心目中就重起來,主要是老四用陰狠幹事,自甘孤獨和汙名,表示了對權力這個老皇帝禁孌的疏離,滿足了康熙的心理,最終必然勝出。

這其實不存奪嫡…


西魯


首先,在康熙朝晚期出現的“九王奪嫡”事件中以皇四子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勢力集團並不是只有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兩個人,還有皇十六子胤祿和皇十七子胤禮。至於實力強大的“八爺黨”為何沒有爭過“四爺黨”,個人認為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八爺黨”看似實力強大,人數眾多,但其內部組成人員並不團結甚至並不一心。首先,“八爺黨”從以皇八子胤禩為首再到後期以皇十四子胤禵為首的變化就能看出來,這個勢力集團並不穩定。皇九子胤禟雖然能夠提供財力支持,但皇十子胤俄就是一個行事放縱的公子哥,什麼忙幫不上不說,還經常給這個集團惹麻煩。

“四爺黨”則不同,這個集團雖然人數不多,但各個都在險要位置,對奪嫡之爭能起到關鍵作用。九門提督任上的隆科多、川陝總督任上的年羹堯,都在奪嫡的最後關鍵時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點:胤禩等人在奪嫡策略上犯下了致命錯誤。胤禩等人從一開始就將太子胤礽作為自己最大的敵人,認為只有先將太子扳倒,才能擁有奪嫡成功的絕對勝算。殊不知,胤禩等人將太子扳倒的同時,也被其他人漁翁得利了。胤禩等人在扳倒太子的同時也得罪了康熙皇帝,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胤禩失寵,“八爺黨”黨首換成了皇十四子胤禵。

第三點:康熙皇帝背後相助。隨著“八爺黨”黨首皇十四子胤禵被康熙皇帝任命為大將軍王,遠往西北征戰,“八爺黨”就成了群龍無首的尷尬局面。雖然京中有皇九子胤禟和胤禵書信往來,時刻傳達京中動態和康熙皇帝身體狀況,但畢竟遠在西北,遠水不救近火,這個時候已經基本確定了“八爺黨”的失敗。而這個時候的胤禛正在加緊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現,爭取改變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以獲得聖心。康熙皇帝雖然在康熙六十年將胤禵召回京城一次,但很快又讓胤禵返回了西北,這給胤禛等人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再加上制約西北大軍糧草的年羹堯和掌管京城九門的隆科多鼎力相助,即使胤禵面對胤禛獲得皇位以後,用帶兵造反的心,也難以形成事實。所以,康熙皇帝在此期間對胤禛的直接或間接幫助非常大。

所以,這個看似實力強大的“八爺黨”到底沒能爭得過“四爺黨”。


正說清代十二朝


八爺之所以沒有勝過四爺,其中有兩條重要原因:1、朝政需要改革,2、人心不齊,各懷鬼胎

一:朝政需要改革

太子組、八爺組、四爺組,康熙末年為了爭奪皇位,他的這些兒子們簡直快要鬧翻天了。可是無論他們怎麼鬧,用什麼方法鬧,康熙皇帝始終看的清清楚楚。他不去幹涉,他要從眾人中找出一位有心機、有能力、有責任心的皇子出來繼承皇位。

康熙臨終前對雍親王說的一番話足以證明,他想要的繼承人是什麼樣子:“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仁,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十四阿哥,胸襟狹小可他膽子過大,用於治兵尚需謹慎得當,用於治國則必然壞事。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可他嫉惡如仇不會權變。

朕把這千斤重擔交付於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

由此可見,康熙皇帝需要的是,一位能夠敢於改革吏治的人,而不是寬仁溫和的。所以八阿哥一開始就輸了。


二:人心不齊,各懷鬼胎

八爺組四人分別是: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

老八最貪心,不僅想要皇位而且還很貪財。這一點,從他被抄家後竟然還能拿出十萬兩銀票,就可以得到驗證。

老九、老十思想就簡單多了,他們擁護老八,就是因為老八“寬仁”,允許他們貪財。

老十四不貪財,只不過自從做了大將軍王,他也動起了爭皇位的心思。

而反觀四爺這邊,文有足智多謀的鄔思道,武有帶兵多年老十三,最主要的是他們二人沒有其他想法,只是一心一意的輔佐四阿哥。

“兵在精,而不在多”。八爺一夥是‘四個人卻有三個想法’的一團散沙,而四爺這邊卻是能文能武的鐵三角。因此,八爺必輸。


毛驢兒談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一個誤區,人多不一定就勢大,不一定就力量大。而人少更不意味著示弱,力量小。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八阿哥胤禩在場面上給人的印象是無論走到哪裡,身旁都有人跟隨左右,尤其是九阿哥和十阿哥兩位,幾乎是形影不離,加上時不時的在一起的十四阿哥胤禵,給人的印象是八阿哥胤禩的勢力強大,八爺黨當中就有包括八阿哥胤禩在內的四個皇子,更不要說還有更多的以戶部官員為首的各部堂官,八阿哥胤禩的勢力著實的不容小覷。

而反觀四阿哥胤禛,自始至終歡喜緊密的皇子就十三阿哥一個人,況且這個十三阿哥在康熙朝的後期基本上是在圈禁當中度過的,四阿哥胤禛幾乎就是個“光桿司令”。

但是,最終勢力強大,實力不俗的八阿哥胤禩卻在奪嫡之爭當中一路潰敗,失去了爭奪皇子的機會,而四阿哥胤禛卻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最終贏得勝利。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八阿哥的所謂八爺黨,卡死強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從結果看,雍正登基之後的雍正四年,允禩帶領八爺黨向雍正發起來一次決定性的“逼宮”,但是在整個的“逼宮”,除了老八、老九、老十這三位王爺和雍正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八爺黨所謂的黨羽遍佈朝野就是個笑話。八爺黨的成員並非所謂的“烏合之眾”,他們大多是“機會主義分子”,是一種利益的鏈條把他們連在一起。

八爺黨當中的老十四胤禵就是一個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在一個巨大的利益面前,“機會主義者”之間是很難達成一個可信度較高的協議的。

而老九和老十這兩位鐵桿兄弟,儘管忠誠度比較高,但是,能力擔當實在不敢恭維,除了給老八找些麻煩消耗實力之外,整個電視劇基本上就沒什麼看見他們幹過什麼為老八分憂添彩的事兒。

最重要的一點,人稱八賢王的八阿哥胤禩,卻錯誤的選擇了自己的對手,尤其是把康熙當做太子的後臺進而以康熙為對手,不斷的依仗自己的所謂八爺黨的勢力和康熙掰手腕,這是八爺黨在九子奪嫡當中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

從八阿哥胤禩分管戶部造成國庫空虛開始,他和康熙之間的矛盾和對立就逐步的尖銳。查刑部的大案,他把心思放在如何抓住太子的把柄逼康熙廢黜太子上,讓康熙開始對他產生極大的厭惡,連罵三聲“其心可誅”!

在熱河狩獵,他又藉著康熙安排他接待朝見的的蒙古王爺的機會,耍小聰明,試圖綁架輿論。

直到太子第一次被廢,公開舉薦新太子的時候,胤禩開始完全不顧康熙的感受,聯絡上書房首輔佟國維開始瘋狂的“拉選票”。

這一波操作下來,其實八阿哥胤禩的實力已經徒有其表,看似人多勢眾卻已經變得“貌合神離”。

八阿哥胤禩奪嫡失敗,其實是他選擇和康熙對立的結果。他樹立了一個最不該樹立的“對手”。

和康熙鬥,他非輸不可。

反觀四阿哥胤禛,他的奪嫡策略非常明確,那就是牢牢地緊靠康熙這顆大樹,寧肯得罪滿朝文武王公貴族也不得罪康熙,相反只要有機會胤禛一定會想方設法為康熙分憂,竭盡全力辦好康熙交代的差事,絕對不會暴露出一點點對太子之位的“覬覦之心”,這才是四阿哥胤禛能笑到最後的根本原因。

胤禛的團隊,儘管就那麼幾個人,但是,卻能夠真心實意的以四阿哥胤禛為核心,就是被圈禁的老十三也是竭盡全力幫助四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禛的團隊在執行層面上要比八阿哥胤禩那些只會空談,最多是紙上談兵的“官場油條”們厲害多了。

有了康熙的逐漸認可和支持,胤禛奪嫡之路儘管依然坎坷,但是一定前途光明,畢竟在誰來接班的問題上,唯一有決定權的僅康熙一人而已。


步武堂


相信“九子奪嫡”這個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康熙的兒子們為了爭皇位而兄弟反目,最終四阿哥胤禛勝利,成為了雍正帝,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故事是怎麼回事吧。

事實上並不是九個康熙的兒子在爭皇位,而是分成了三股勢力,擁立其中最有能力的人去做皇帝。這三個黨派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以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黨,以·四阿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三個黨派中,八阿哥的團體中人數最多,但多並不一定會贏,最後八爺黨是失敗最慘烈的。

八阿哥自幼聰明,從小就待人親和,早年時期他就被康熙喜愛,在康熙第一次封皇子時,他就被封為了貝勒,是其中的年齡最小者。據史書記載,八阿哥很有風度,完全沒有身為皇子的架勢,這讓他很受一些人的喜歡,在黨派中屬他的黨派最多也有這一方面的原因。

他的陣營裡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和十四阿哥胤禎,正是因為自己的親和力他贏得了很多的資本,但這裡面也存在著很大的隱患。這些人有些並不是真心的支持八阿哥的,比如後來因失意加入的大阿哥胤禔就在他的團體中攪局,給八阿哥惹了很多的麻煩,當初大阿哥選擇進入八爺黨,不知道是不是專門來給他添亂的。

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許多人都推薦立八阿哥為太子,再加上之前的辦事不力,這導致康熙很是生氣,說他結黨營私,這讓八阿哥離皇位之路希望渺茫。之後八阿哥沒有了想要皇位的心,十四阿哥突然崛起,八爺黨因為這也分崩離析了。在雍正也就是四阿哥上位後,八爺黨是他首先想要解決的,也不顧手足相殘的罵名,將他們都一網打盡,八爺黨的結局很是悲慘。

除了最後勝利的四爺黨之外,另一個就是太子黨了,和太子聯手真正支持他的阿哥就只有三阿哥胤祉,三阿哥學習能力很好,但他的政治眼光卻不高,還就太子一個朋友,太子又經常的被排擠,到了最後太子變得·眾叛親離也不是很特別的事情。

胤礽是康熙的妻子赫舍裡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所以很早就被立為了皇太子,這樣的身份地位,他能夠登上皇位是理所當然的,但他總學不會收斂,總是想要挑戰皇上也就是他父親的權威,這樣的肆無忌憚再加上被人傻傻的利用,他不失敗都是不可能的,只能成為這場戰爭中的失敗者。

據正史記載,康熙和太子撕破臉,也就是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是說太子和索額圖暗地裡謀劃,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來說明太子謀反,但也可以看出來太子動機不純。康熙對於太子謀反這件事的處理很到位,他把索額圖定位了主犯,太子只是從犯,受他蠱惑才會想要謀反,只是警告了他一下。

如果太子能夠想到他父皇的一片心意,想來還是能有機會上位的,畢竟康熙並沒有放棄他。但太子顯然是衝昏了頭,總是想鋌而走險去挑戰康熙,在他後來又重回太子之位後,又再次挑戰康熙的底線,最後又被廢再無上皇位的可能,還落了個悲慘結局。

要不說四阿哥很聰明,他能夠避開其他兩個黨派的錯誤,四阿哥生母身份低微,早期並沒有受到康熙的喜愛,但這正是他能成功的優勢。正因為他沒有表現的特別出眾,將自己的真實目的很好的隱藏起來,所以前期的時候他能通過信佛和淡然的心態很好的保護自己,看著他們去爭鬥,自己獲得權益。在太子被重新被立的時候,他藉機收穫了很大的資本。

四爺黨的人也都是很忠誠的人,他的內部成員有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其中的十三阿哥是最能幫助四阿哥的。在十三阿哥犯錯被康熙打壓的時候,他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罪名,保護了整個四爺黨,這也是四阿哥對於十三阿哥喜愛的原因。十三阿哥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跟四阿哥二人強強聯合,四阿哥最後能勝利也沒有什麼意外。

四阿哥最後能勝利也是因為他在康熙面前表現的很孝順,將自己的兩個兒子介紹給了已經是老人的康熙,其中的弘曆讓他很是喜愛,更是把他養在了皇宮中,正因為這樣讓康熙很是開心,在心中兒子們的評分中給四阿哥增加了好幾個層次。獲得了康熙的支持,胤禛自然離皇位更近了一步,最後成為雍正帝也是順理成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