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门外汉,一位英国海员依靠中国,打造出全球最大商业银行!

汇丰银行发展历程

香港汇丰银行简称汇丰银行,是一家从事金融银行业的上市公司,崛起于近代中国,这家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的风雨下,慢慢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其背后的历史值得我们了解。

汇丰银行成立于1865年,在香港设立总部。它的创始人托马斯·苏石兰却是一个丝毫不懂金融银行业的门外汉。苏石兰1834年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普通家庭,由自己的祖父母养大,18岁时来到伦敦的半岛东方轮船打工,由于自己的努力和突出的管理能力,逐渐掌握航海技术,20岁被派去香港,得到升迁,成为公司驻港监事。原本的他打算就这样在航海业顺风顺水继续下去,但是一次旅行改变了他的想法,当时他坐船去福建,恰巧船上有一本关于英航业务的杂志,他阅读完后对金融管理产生兴趣。当时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更多的沿海沿江城市被迫开放,西方列强对华贸易进入新的扩张期,更多的外商需要融资,需求量大。他认真思考很长时间,决定自己在香港创建本地银行,提供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来应对膨胀的对华贸易,从而有利可图。

在1865年得到朋友的帮助后,苏石兰创办了香港上海汇理银行,由于定位是中国沿海的贸易和运输,成立之初便获得香港和上海商户的积极响应。最开始香港的外商银行及本地银行数量多,竞争压力大,汇理银行并没有很快脱颖而出。当时香港社会极为特殊,政局动荡,不少银行都会拖欠客户债务和贷款,最后倒闭,而汇理银行却始终坚持按时结算,获得不错的口碑,还赢得官方认可,获权印发香港钞票,更是在1874年承发近代中国第一笔国债,名气迅速大涨,汇丰银行得到初步发展。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汇理银行改名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同年在其新印发的钞票上,印有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为其题写的“汇丰”二字,彰显其地位。汇丰银行近代的发展一直是立足于中国大陆,充当了中国大陆和西方世界的中介,使得新兴亚洲市场可以与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市场对接,然后作为中间商赚差价。汇丰银行发展时购买吞并其他银行,业务扩展到全世界,对于世界金融银行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时汇丰银行的发展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地位变化体现帝国主义势力对于中国的压迫,19世纪90年代前汇丰银行位居同行业榜首,体现英国在中国的独霸地位;一战时期,其优势有所削减,在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暂时削减;1935年汇丰银行将白银移交给国民党中央银行,支持蒋介石进行币制改革,其背后的推手也是英国政府;新中国成立后汇丰银行退出中国大陆,成为港英地区的中央银行,独占港币发行权;改革开放后,在新的形势下返回北京设立代表处,以外资银行身份活动;最后在90年代回归的浪潮中,汇丰银行决定将注册地也迁回英伦本土,结束香港总部近100年的时代。


撰稿人:张查普

银行业门外汉,一位英国海员依靠中国,打造出全球最大商业银行!


银行业门外汉,一位英国海员依靠中国,打造出全球最大商业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