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孤獨的至高境界是什麼?

一半清修


孤獨的旅者,走在喧囂的都市,我的世界裡卻沒有聲響。

車水馬龍的街道,在我眼中,卻是一幕幕慢動作的膠片電影。

我享受著自己安靜的世界,安靜到,只能聽到自己有力的心跳。

沒有人知道我的孤獨,我和他們一樣的笑,一樣的打鬧。

可我的心,卻被冰雪深埋。從未被陽光照耀。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躲在黑暗裡,仰望柔和的月光,獨自享受孤獨帶給我的美妙。

我的嘴角有著孤獨的微笑,我在自己的世界裡,一個人唱著孤獨的歌。


雲智子


孤獨的至高境界是自成一個世界。

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主觀自感與自身之外的人事、社會產生的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並非是一種客觀的狀態。從自感孤單開始到自感圓融通達,就是孤獨的初級到至高境界。孤獨是自身感覺不能融入到一個圈子、切入一個話題、走近不了人心、產生不了交流的感受,承載了無力感、距離感、隔離感。

孤獨與外界環境是否熱鬧、人多人少關係不大,獨處可能自感孤獨,在人從眾眾眾歡鬧的環境一樣可能自感孤獨,它強調的是隔離和疏遠,自身和外界沒有交流。然而人是一種群居動物,社交需求相當大,當孤獨感產生時,往往伴隨而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不開心、鬱悶、焦慮、煩躁、空虛、失落、寂寞、無助、冷漠乃至絕望。但這都是正常表現,正如剛剛練習跑步或者健身的人,腰痠背痛腿抽筋,待你等級練上去了,這些反應自然就消失沒有了。人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孤獨感,因為你不可能和外界的所有都能走近而產生很好的交流,不同的是,有的人因為孤獨而消沉,有的人漸漸習慣並喜歡上孤獨——他們和自己交流。但能和自己交流的人,他得強大到自身就擁有一個小宇宙。他無需和外界交流,自身世界就擁有足夠多的東西任其徜徉,自身個體就如一個黑洞,裡面有源源不斷的信息產出,無需外界,他就可以達到自我平衡、圓融通達的狀態。孤獨,只是我們以為的他的狀態,他自己已然成了一個世界。

這就是我認為的孤獨的至高境界。

我們瞭望星空,天邊的那顆孤星,他孤獨嗎?





押司一丁點


我自認為我也是一名性格孤僻的人,現在已人到中年,時常感覺孤獨伴隨,但就是走不出去,今年被迫一個人呆在房子裡,我利用這段時間看了大量的頭條書架上的書籍,很多都是免費的,非常感謝!沒事幹學習了超級搜索課程,還看了大量的頭條文章,知道了很多的讀書方法,兼職賺錢的方法、網站。以前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幹這些事兒的,今年的疫情反而使我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一樣,讓我徜徉在裡面,樂而忘返。

我在想像,每天的靜坐、冥想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我認為從我的角度:靜下心讓自己的思緒放空到一個浩瀚的宇宙中,與星辰為伴,往來穿梭在天地間,思想的緯度穿越在任意一個空間,完全是自己的童話世界,身體是懸空的,不會感到飢餓,恐懼,心情是欣喜、興奮的。每時每刻都會發現新鮮事物,每時每刻都像剛接觸外界事物的嬰孩兒一樣新鮮刺激,對未知充滿了渴望,忘記疲勞,拋卻了塵世間的一切,不眠不休。

達到這樣的境地,不會感到孤獨,反而會很高興地享受孤獨。但不知道這樣會不會被別人稱之為瘋子,注意把握度。不要因為孤獨讓旁人看成了精神有問題的人。

精神出軌到自己身上,讓我們釀一出精神的老酒,提煉出百年的精華,陶醉在宇宙中間。別人看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超然體外、忘我境地、神遊天地間—這就是孤獨的最高境界吧!


簡單zhu123


選擇孤獨寂寞在精神上是要有強有力的支撐的。自古以來一直有人自甘孤寂,這些人大多是為了自我超越,迴歸精神家園。無論在什麼時代,一般大眾都熱衷於追求時尚,趨趕潮流。一是許多花樣翻新的東西,以強烈的感官效應使人心迷目眩,更有不少陳舊荒謬的東西,被塗上神聖的光彩,為大眾所信奉,遵從。一般人很難擺脫其誘惑。而那些具有獨立思考的人,往往是追求超越一般之上,心懷理想目標的人,他們不為大眾心理所支配,應而也處於孤立和被冷落,被打壓的處境。其二是宗教信仰,真正的宗教家,為了擺脫塵世的大苦腦,寧願孤身一人潛心修煉,以便超越紅塵,超越自我。因而也不怕孤獨!其三是對完善人格的追求,有的人深感世情冷漠,但又不羨慕名利地位,他們深知世事變化兇險難測,因而不趨炎附勢,溜鬚拍馬,只想靜心修養,獨善其身,或專心讀書,或獨遊名山大川,遠離是非之地。從陶淵明及不少賢者詩人身上可以得到見證,他們要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 其四是那些追求精神自由而體驗到的孤獨,他們不願接受陳舊觀念的束縛,敢於挑戰傳統的人,他們的不同舊俗的新觀念,新思想一時不被社會上的人們所接受,甚至遭遇到打擊,因而產生一種沉重的,被壓抑的孤獨感!但為了精神上自由,仍追求渴望孤獨。大詩人屈原就是鮮明的例子,他不願與當時楚國朝廷中的小人同流合汙,自願漂泊江湖之畔,忍受 精神上的孤獨和生活上的困苦。這種孤獨是與醜惡的分離。是超越平庸,流 。力求掙脫束縛,爭取潔身自好,爭取美好自由!顯然,孤獨並非人的本性所 在,而是人的無可奈何的生存狀態。而合群是人最本質的特徵。人是不 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的。人必須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的,修身養性的目的仍是更好地完成對他人,對社會和國家以至對天下人的責任!



浙江湖州羅林


孤獨的至高境界是“無為”。是經歷人世滄桑後的高度凝聚,是看破紅塵後的䜭智生活理念,孤獨是智者唯一選擇的生活方式、它遠離了紛繁複雜的塵囂、遠離了你爭我斗的利益疆場、讓曾經充滿憂煩的動盪心靈迴歸到了寧靜的港灣,再也不為世俗的利益、爭鬥而去費盡心機,所以說、選擇孤獨的生活方式、是睿智者的至高境界的完美體現。是仍然沉迷在凡俗中的芸芸眾生所不能企及的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是人類精神與靈魂的昇華。(個人意風、僅供參考)。


用戶5877499102


孤獨的最高境界是內心不孤獨!

我給你講一個老人的故事。

這位老人經歷坎坷,晚景淒涼,他不嗜菸酒,不尋親訪友,不搓麻閒聊,每天悶在家裡讀書寫作。

他門前掛個牌子,上書:閒聊者止步。

其實這是多餘,這個時代,哪來閒人?何況,誰能和他聊得來?

不過,我是例外,每當和我聊起史記、紅夢,便兩眼放光,滔滔不絕。

我問:你一人在家,不覺得孤獨嗎?

他說:何謂孤獨?你以為燈紅酒綠、朝歌夜弦就是不孤獨?

我啞然。

他說:真正的孤獨,是心靈上孤獨!

我泛舟書海,神交古今,終日和賢者談詩論道何來孤獨?

相反,那些威風八面呼奴喚小之輩,哪些濃妝豔抹、招謠過市之徒,有幾個內心不孤獨?

我問他如何看待人生,他念了一首詩:

人生不在初相逢,

洗盡鉛華也從容。

年少都有凌雲志,

平凡一生也英雄。

念罷哈哈大笑。

我問他有何大作,可否讓我品讀一二?

他揮毫寫下詩一首:

兩間茅屋遮風雨,

一管羊毫寫春秋。

笑看人間興衰事,

週而復始夢未休!

寫罷,擲筆起身說:老夫有些乏累,改天再聊吧。

我默然離去。

其實,精神空虛的人孤獨,反之,追求崇高的人也孤獨。要想做一番事業,要忍受孤獨,繁華盡處是孤獨。

我問自己:你孤獨嗎?

我問讀者諸君:你孤獨嗎?


遙山清風明月


有天,有地,有花草樹木,綠水青山為伴,讓人心寧靜。何淡孤獨。


中上行


孤獨的最高境界,明明有朋友

在你身邊卻感覺千里之遙,明明有千言萬語卻又欲言又止,孤獨是即便你擁有整個世界,卻沒人跟你分享,孤獨是縱然有一天你星光閃耀,卻沒見到想要的人到場喝彩。


裙之韻


孤獨歷來都是文人雅士歌頌和推崇的藝術題材,賦詩作詞,行文吟唱。究其原因,孤獨無非是迥異於他人,與其說是孤獨不如說孤獨是最接近人性真實的情緒之一。

有人喜歡雨夜獨自一人臨窗聽雨,有人喜歡寂靜時仰望星空,事實上,這種喜歡在更多的時候是忙裡偷閒,如果你要是讓他呆上十天半個月,來享受這種意境曼妙的孤獨,絕大部分人會在寂寞難耐中抽身逃離,快馬加鞭揚塵而去,那是義無反顧的決絕。可見,孤獨並非如常人所言,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流連。

生而為人,宿命孤獨。儘管我們有親朋好友,至親至愛,但是人作為天地之間遺世獨立的生命個體,註定是孤獨的。無人取代,無人替代。我們在相聚言歡時,稍縱即逝的某一刻,也就是你在高談闊論的縫隙裡偷窺到內心的一瞬間,孤獨不會因為你在人群中口若懸河而煙消雲散。

學會孤獨,學會與孤獨相處,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當孤獨以萬物無形的意境瀰漫著你,心懷星空大地與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相互交融,那一刻的永恆無疑是孤獨最高的境界。

有時候,孤獨未嘗不是一種迴歸,以孤獨感應生命中的至真至純,以入世的孤獨參悟出世的妙不可言。入世如出,出世如入。

佛曰:不可言。大抵如此。


在塵埃裡相遇


孤獨和寂寞在中文裡原本是同義詞。孤獨在意思上偏重於無人陪伴,而寂寞更側重於沒有聲音。所以,孤獨必然寂寞,寂寞源於孤獨。意義相同,在行文中基本上可以互換。比如“寂莫的駝鳥總是一個人奔跑,孤獨的飛鷹總是越冷越高”中的孤獨和寂寞就是可以互換的。

孤獨和寂寞體現出意義上的分野,是這些年的事。網上有人問:“孤獨”和“寂寞”的分別是什麼?有大神回答:孤獨是你自己不願理人;寂寞是人家不願意理你。這個回答確實是一語中的。

大約十多年前,在網上看到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一段視頻,講的就是孤獨和寂寞的分別。其意思正如上面大神所說一致。孤獨到這裡,變成了一種人生境界,體現出道德上的正面價值,而寂寞做為“孤獨”的對立面;就體現出負面價值。

孤獨在中國文化中,也可以表達一種人生的體驗,面對孤獨時的人生態度,也能體現出人生境界。但這種境界並不是孤獨本身。蘇東坡的《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做》就體現了一種孤獨意象: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在這裡,孤獨和寂寞的意象也是沒有褒貶之別的。孤獨的是人,寂寞的是物。孤獨寂寞的清冷意象,說是一種境界也固無不可,但是,它決不是有意追求的。而中國文化中的人格境界,不論是在繁華中,還是在清冷中,都能體現出來。最簡單的說法是,達到兼治天下,窮能獨善其身。

孤獨與寂寞分開之後,孤獨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自足狀態。而寂寞是面對冷清狀態下的精神不適狀態。這樣,孤獨和寂寞在現代語境之下,成了人生境界高低的分野。

現代人對孤獨的定義,大約包含著許多西方個人主義的內容在裡邊。這樣,孤獨除了個人精神上的自足之外,還包括了現實中的獨處。認為自己精神境界上的富足,便瞧不起精神低下其它人。於是,人滿足在自我的精神世界裡,這種狀態,大約就是所謂的孤獨。

因為孤獨寄予了精神境界上的內容,於是,信奉個人主義者,大約會有意識的追求孤獨之美。比如著名作家張愛玲,就是能夠體驗和享受這種這種孤獨的人,她寧願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而不願意為人所打擾。這種生活態度,大約很難被生長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下,習慣了集體主義的人所理解。

我個人覺得,追求孤獨的人,在哲學上大約受存在主義的影響較大。如果認為“別人既是地獄”,那生活在一起的人除了相互折磨之外,便無餘事。這樣的話,還是獨居的好。在這種語境下,像張愛玲那樣,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死的時候都沒人知道,是一種什麼樣孤獨的境界。

現在回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之下。蘇東坡的孤獨是不是一種最高境界呢?顯然不是。東坡是文學天才,他所寫的孤獨,雖在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卻不是最高境界。他的孤獨是遺世獨立之象,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之象。它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這種孤獨之感,很容易打動懷才不遇者的心。而懷才不遇的孤獨者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認為才華和境界比庸眾們要高得多。按佛家觀點,這就是著了相。因此,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不孤獨。這就是所謂的和光同塵。悟道之前,砍柴做飯,悟道之後,還是砍柴做飯。

最後補充一點,蘇東坡的境界是高的。我文中所說,僅對《卜算子》一詞。

以上,僅是個人理解,未必正確。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