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趁機“囤油”會如何?沙特:可能要“失望”了

最近一段時間,受到國際油價下行的影響,國內成品油不少地區已經重回“5元時代”了,並且已經觸及國內油價最低值了。按照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是每桶40美元。簡單點來說,就是達到最高或者最低價格時,國內零售價就不會繼續變動了。


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趁機“囤油”會如何?沙特:可能要“失望”了

而3月17日的油價調整已經迎來了“地板價”,即便後續國際油價繼續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也不會跟著變動了。下一輪油價調整在3月31日24時,距離調整還有幾個工作日的時間。對此不少人車主好奇,如果趁著現在這個機會自己囤油,不僅價格很便宜,還可以在加油這方面節省不少的成本,事實真的可行嗎?

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趁機“囤油”會如何?沙特:可能要“失望”了

這一問題的答案也很明顯,是不現實的。因為囤油並不是我們想囤就能囤的,就連車開到半路熄火,想去加油站打點散裝油,都需要進行身份證明和說明。有些加油站需要提供社區和派出所開具的證明,否則是不會將散裝油賣給你的。

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趁機“囤油”會如何?沙特:可能要“失望”了

連散裝油都需要經過這麼多步驟,就更不要提自己囤積大量汽油了。不少地區規定,個人購買散裝汽油需要出具本人有效身份證,並且說明購買的用途和數量。之所以對於汽油管理如此嚴格,其實也是為了我們的安全著想。因為汽油屬於易燃品,如果散裝售賣的話,處理不當就容易出現意外事故。

假設真的能夠囤油,自己囤真的能為你節省資金嗎?

國際油價持續下行,趁機“囤油”會如何?沙特:可能要“失望”了

事實並非如此,很多人可能覺得不讓囤油是害怕油企虧損,但是不建議囤油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個。因為汽油易揮發、易爆炸,如果沒有正確的保存,那麼揮發的氣體可能比你去加油站花的錢還多。而且儲存不當的話,還容易導致火災,萬一出現事故的話,豈不是得不償失。

既然我們普通人無法囤油,那麼國內油企是否可以趁機多囤點油,這樣也可以節省不少的資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至少已經拒絕了三家煉油廠增加4月原油供應的要求了。其中這三家煉油廠也都是來自亞洲買家,而沙特雖然宣佈4月份將石油供應提高至1300萬桶/天,不過沙特增加的原油供應主要是輕質原油,對於中重原油的供應依舊有限。

要知道沙特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競爭對手,因此也不會輕易讓非核心煉油廠趁機大量囤油的,想要低價囤油的恐怕要失望了,或許全世界都“撲了個空”。當然在中國進口的原油中,沙特和俄羅斯是主要供應國。雖然沙特無法滿足增加供應的要求,不過中國依舊是沙特的主要目標市場。

伴隨著國內原油進口逐年增加,在原油市場還是應該尋求更多的主動權,這樣才能確保供應的穩定。當然國內也在積極推進節能技術,開發新能源,相信往後對於原油進口依賴的局面會有所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