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以上的六層樓板房有改造的價值嗎?

大國掘起


30年的房子從房子壽命來看,不會倒塌,結構、戶型也不好。按說應該拆除重建,但是建新房的錢誰出啊,開發商通過計算按照現有的標準拆遷,他們無力可圖不會投資做慈善。現有房主希望用舊房換新房,希望通過拆遷免費換新房和更大的房子。但是這個錢有誰出合適?總之:目前等待政府出錢或者開發商出錢的房主太多,可是政府沒有這個能力,開發商不是為人民服務到的慈善機關。我看30年前的房子即使不好的房子,也很難啟動蓋新房!


陽光234231735


特別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為安置下鄉返城人員的安置房。優點是:樓層不高,普遍都是4--6層,佔地面積大。由於建設早,地點一般都是在主城區周圍,交通方便,生活配套設施齊全。但缺點是:牆體基本都是紅磚+石灰,樓層隔斷都是水泥預製板,地基末澆築,下沉開裂都很嚴重。這種房子如果遇上地震,不知道會死多少人。可以拆除重建成高層建築。


用戶303104504903196


對於老舊小區應該是推倒重建的時候了。政府每年對老小區改造總要花幾百萬元。但也還是看不出錢用那去了。以前的房子一般在六到七層。沒電梯。現在住這些房子的一般老人比較多工薪階層比較多。房子結構設施比較陳舊。不如推倒了原來的三憧樓建一憧十八層那地盤就出來了。房子有電梯了。戶型改善了。每年新村改造錢不用化了……。空出來的地盤可以建商品房出售……


漫步人生45700756


三十多年的磚混結構預製板樓房,從防震減災考慮已不適合在保留這是其一,其二這麼多年人們對住宅的要求絕大多數人家已經進行過一到兩次的裝修,有些人家甚至將房屋經構進行了拆除,上下水管線也做了改動,同一單元上下樓改動的方式,地方都不一樣,對樓房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三老樓房建造時不能嚴格執行國家建標,樓間距,密度基本上不達標,造成現在結構不合理,沒多餘的合理空間,於現在準備舊改規劃不相合,所以舊改可能會有很多具體問題難以解決,將來效果不理想,甚至得不到認可


手機用戶58122764733


我也盼著我住的老破樓能拆,但是這次國常會說的很清楚是對老舊小區進行水電氣路網的改造和完善。對有條件的樓房加裝電梯,強調了不大拆大建。所以想拆舊換新的人們就只能再等等了




高原風清


我家的房子是市政府1976年唐山地震前蓋的預製板房,樓房無圈樑,牆皮是砂加少量白灰抹成,手勁大的直接能把鐵釘按進牆裡,配線是黑皮鋁芯線,電器一開就掉閘(開燈還行),有一戶安空調是通過供電單位施工,直接從街上拉了線接上空調,前幾年市裡通過預製板房改造計劃,耿到任後沒理這回事直到今天。三十年以後的磚混結構預製板房基本沒有改造價值,不如推倒重建的社會效益好。


朱小丁859


我住的是七八十年代大學院校自主改建教職員工宿舍,現在看來相當好!結構合理,層層圈樑,預製板鋼筋焊接頭。結構力學都比現在樓房好!不想動遷。[贊][贊][贊][贊]


阿卿64421052


不改造怎麼辦?等待商業拆遷重建很不現實,即使五六層的多層住宅區,住宅密度那麼大,拆遷成本那麼高,從蓋新樓,要賣多少錢才能有錢賺?商業資本不是慈善家。有人還指望政府出錢?更是不現實,即使政府出錢,也應該首先考慮幫助無房戶。


V天堂牧歌V


過去的老房子不是兩間半就是一間半,要不就是一間設計,側所小還沒客廳,加上老化,再加裝這個管那個線,再蓋上小房,那還有什麼空間和現代接軌,加裝電梯就和架拐差不多,即美化不了環境,又擴大不了空間,其價值在升何在,不如拆舊能騰出一大半空間,可以大有作為。


一米陽光286596221


別說30多年的房子,就是20多年以上的房子已經沒有改造的價值了。修修補補、浪費投資,住不了幾年還得拆除,得不償失!如果遇到地震,居住的百姓就要承受大害了,對百姓對政府都沒有好處。對老房子一步到位——拆除後,國家和居民都花點錢蓋新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