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水果竟被稱為維生素寶庫!你知道忙?

沙棘果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的果實,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種小漿果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這個水果竟被稱為維生素寶庫!你知道忙?

先介紹一下產地我國是沙棘屬植物分佈區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的國家。目前有山西、陝西、內蒙古、河北、甘肅、寧夏、遼寧、青海、四川、雲南、貴州、新疆、西藏等19個省和自治區都有分佈。

沙棘的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1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同時沙棘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脂肪、蛋白質、糖類、鹽類和維生素,並且含量豐富。據測定其果實中含有多種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其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每100克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可達到825—1100毫克,是獼猴桃的2—3倍,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據報道,每100g沙棘果汁中含維生素C 500mg-400mg、維生素E250mg-400mg、維生素B1含0.05mg-0.3mg、維生素B2含0.03,g-0.15,g、維生素B12含0.2mg-0.88mg、維生素K族化合物115、P族維生素20mg-350mg。


這個水果竟被稱為維生素寶庫!你知道忙?

外形特點: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l-5米,高山溝谷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著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1、沙棘是陽性樹種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鬱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很嚴格,在粟鈣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黑護土上都有分佈,在礫石土、輕度鹽鹼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區也可以生長但不喜過於粘重的土壤。

2、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沙棘對溫度要求不很嚴格,極端最低溫度可達—50℃,極端最高溫度可達50℃,年日照時數1500~3300小時。

3、沙棘幼苗期比較嬌嫩,畏強光、高溫和曝曬,也畏積水。但一旦苗根伸展開來,則適應性增強。5-8釐米高的1年生幼苗,可以安全越冬。沙棘生長從第二年起加速,第一次生長高峰在4—6年之間,此後生長轉緩。間隔4~6年,又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但不同地區因環境有別,生長高峰期也有不同,如祁連山地區第一次生長高峰期在8—10年間,間隔8~10年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期。

4、沙棘通常3年生開始結果,至5年生時進入盛果期,大約維持4~5年,往後枝條部分乾枯,內膛空虛,樹勢轉弱。待隔3年左右,枝條更新,樹勢轉旺,又可迎來新的結果盛期。沙棘的單株產果量隨各地區條件不同變幅很大,在盛果期間株產2~5千克。


這個水果竟被稱為維生素寶庫!你知道忙?

下面我們說一下沙棘果的種植:

1、生長週期:沙棘的生長分幼苗期、掛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四個階段,定植後二年內以地下生長為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3~4年生長旺盛,開始開花結果,成年沙棘樹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進入旺果期,一般樹齡15年後進入衰退期。

2、種植密度:沙棘樹每畝種植220株左右,株行距1.5×2米。沙棘樹是雌雄異株,栽植時注意雌雄合理的配比,一般8株雌株配植1株雄株,樹穴的規格樹苗的大小而定,一般為直徑35釐米、深35釐米,苗齡以二年生的嫩枝扦插苗為好。

3、整剪樹形:沙棘樹要及時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並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分別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

4、促花分化:沙棘樹體掛果的大小年使得樹體承載失衡,既影響均衡收益,也影響果園樹體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環刷促花王2號一次,即可大大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抑梢狂長,徹底均衡大小年。

5、病害防治:沙棘主要病害是幹縮病,在栽植時應選擇抗病品種,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定期鬆土,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化學防治是在4月下旬開始,開穴澆灌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每月1次,連續3~5次。

6、蟲害防治:沙棘常見的害蟲有春尺蠖、蘋小卷葉蛾、沙棘蚜蟲和蛀幹害蟲柳蝙蛾等,在春尺蠖、蘋小卷葉蛾害蟲發生期用25%滅殺斃25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3000倍液噴灑,防治沙棘蚜蟲可噴灑10%吡蟲啉2500~3000倍液。

7、適時採收:沙棘果的成熟期以特有的顏色和果實大小為標誌並依此決定採收期,由於長有許多棘刺,果實小,皮薄易破,果柄短不能自然脫落,給採收帶來許多困難,所以採收所用的勞動幾乎佔栽培沙棘勞動的90%。

過去的沙棘果都是拿去釀酒,現在做成的果汁也不錯的推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