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上一篇文章,咱们提到,传说中所谓人的“灵魂”,很可能就是纯能量的意识体,它并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在肉体消亡之后存在于广阔的宇宙之中,相当于一个能量场。在这个能量场中,记录着个体的记忆和思维。

“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那么,作为一个承载着个体记忆和思维等大量信息的意识体或者说能量场,其本质就是一大堆高度运转的粒子,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其中必然隐藏着人类还没有参悟的道理和规律。

对于人类来说,它以大脑作为控制中心,将人的感官、语言、情绪以及身体纠集在一起,共同作用来接受和处理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同时也借此向这个世界发送信息。

“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但是更高阶的宇宙文明可能并不受制于肉身,倘若他们已经破译了大脑这个神经中枢的作用原理,那么他们就可以摒弃大脑和身体,而是将嫁接到一个超级的量子计算机中,量子科学和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或许就可以实现以纯能量场的形式进行信息互换,而这或许就是我们传说中的“意识交流。”

那么,如果反过来推,倘若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所谓的“意识交流”,那么人类是不是也有望实现这种不受时间、距离、通讯设备限制的高效沟通方式呢?

理论上来说,完全有这个可能。

“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人体的大脑就相当于是一个超级计算机,它所做的除了指挥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之外,就是把我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转换成能够识别的语言。

倘若我们能够破译大脑的信号和工作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读懂大脑的全部信息。其实,这个工作已经有人在开始做了。

在医学上,人类已经可以借助一些设备对大脑进行扫描识别,弄明白大脑的不同区块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而且也能通过设备知晓脑部到底是不是有病变或者潜在病变的可能等等。

“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然而,这些还只是对大脑比较初级的了解,要想破译大脑的全部信息和基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已经有人在这条路上耕耘了。

2008年的时候,有个专家团队编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的目的是用来识别大脑成像。

通过给受试者不断观看特定的图片,并利用核磁共振实时记录受试者大脑的变化,再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规律,从而描绘出受试者到底看到的是什么图片。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修正,其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90%以上了。

“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在随后的实验中,科学家又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大脑已经比我们做决定那一刻早7秒已经做出了决定。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和我们觉醒时的意识同步的,而是比我们的想法早7秒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这就说明,其实我们的潜意识才是我们的大脑,而我们的思想或者意识是受大脑控制的。也就是说,其实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控制着我们的意识。

如果我们能够彻底破译人脑的活动模式和信号,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捕捉的大脑信号得出准确的信息。反过来,也可以通过输入大脑能够读懂的信号向大脑传递信息。

“起心动念”与“意识交流”,并非只是传说,科技终能实现


这不就是所谓“意识交流”的再现吗?只不过,由于大脑极为复杂,特别是在处理多了事项的时候就更为复杂,所以要彻底破译大脑的密码,恐怕现有的技术无法支撑。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解开大脑的密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识交流”将是迟早的事吧。

而我们老祖宗所说的“起心动念”,其实说的就是意识对于物质世界的影响。如今量子物理学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意识决定物质”有其科学性,而上面咱们提到的决定早于思想7秒的实验结论,这些都在向我们解释,或许大脑很可能就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起心动念”的源泉,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领悟其中的奥秘而已。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